杜斌 张治河
[内容摘要]健全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对于转轨经济的中国而言,正视技术创新面临的“一高三低一偏差”现象及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尚未有效形成等难题,厘清技术创新内外在关系,明晰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运行机理,释放各主体的创新潜能,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本文剖析了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构成要件,构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以市场导向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型,探析了以企业为主体、社会为平台、市场为核心、政府为椎手的功能定位,规划了技术路线运行图,试图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三位一体”系统模型
一、引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建设创新型经济体已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普遍共识,作为这一战略实施要件之一的技术创新担负着关键重任和起着核心作用。技术创新有两个鲜明的属性:一是新颖性,表现为新技术及其带来的新成果;二是价值性,表现为市场商业价值的实现及其转化扩散为社会效益。由此,市场担当了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桥梁”和“媒介”作用(王缉慈,2002)。理论上,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实属必然。然而,在现实中,市场机制的发挥却受到一国资源环境、政策体制、市场发育程度及经济发展规模阶段的制约,市场失灵及技术创新的“非效率”时时显现,即便是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确保市场调控的有效性及时效性,释放技术创新潜能,增强竞争优势,已成为各国对待技术创新的普遍做法。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需具备两个重要前提:其一,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表现为高效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较为完备的要素及产品市场,相应的规则、制度、政策及配套的保障体系;其二,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官产学研用协同。企业的本质及动机决定了技术创新应以市场导向为纽带,推出异质性新产品,寻求差异化的市场结构,获取溢价效应,赢得竞争优势。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运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及不成熟的微观创新主体始终制约着我国创新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带来经济增长效益及结构转型升级的困难。如何厘清市场导向机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甄别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普适性及特殊性,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有效实施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成为理论学术界面临的重大命题。本文试图在这一领域展开探索,力图有所突破。
二、文献回顾及述评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理论流变与关系探索
时至今日,学者们关于技术创新概念莫衷一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的理论观点,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进新工艺;(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其中,(1)(2)属于技术创新,(3)(5)适应技术创新,(4)依赖技术创新。之后,技术创新研究大致沿着两条路线,形成四种学派:一是沿袭新古典范式从宏观角度探索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技术创新新古典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二是秉承熊彼特传统从微观视角研究技术创新过程机制的新熊彼特主义和结构视角研究创新系统化的创新系统学派。虽然这些学派分别从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制度一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环境等维度展示了技术创新作用及“黑箱”运行过程机理,但将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探索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变过程、运行机理及传导路径略显不足,Nelson,Winter运用生物进化的演化视角探索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我们提供一新的视角,但无法克服价格机制及层级融合等难题。Joseph E.Stiglitz关于市场社会主义与创新的论断,为我们在转轨经济背景下构建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激励机制提供借鉴,但构建系统化完整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尚需假以时日。对转轨经济的我国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技术创新的独特性、传递性及可实现性更具现实意义,也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
市场导向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度成为营销学关注的兴趣点。经历20世纪20年代初现、50年代高层管理关注、60年代中期概念性研究、70~80年代经验性衡量及90年代后突破性研究等几个标志性阶段,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1)组织文化观(Narver,Slater,1990L*j)涉及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和部门间沟通三个方面,开发了MKTOR量表,用以评价企业实施市场导向的程度;(2)行为观(Kohli,Jaworski,1990)包括市场情报产生、情报传播与情报反应三个方面,开发了MARKOR量表。(3)系统观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计划系统、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五项基本管理子系统。学者们利用或改进MKTOR量表及MARKOR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抽样等方式,构建结构方程,运用统计软件,分国别、行业、企业等实证检验市场导向的绩效及执行。但目前的研究大多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涉及发展中国家较少,国内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适合发达国家的市场导向理论及量表衡量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于转轨经济的发展大国?
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关系一直备受争议。争议话题集中于:市场导向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是否市场导向强的企业越倾向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及组织绩效三者的关系如何;等等。学者们主要从组织文化观、行为观、顾客中心及竞争战略等角度探讨,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史江涛等,张婧、段艳玲等认为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起关键作用,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和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首要前提;任峰、李垣认为市场导向有利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规避风险,满足顾客当前需求,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但抑制了根本性创新行为,造成“短视”;Rapp等,Dauda等认为市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路线轨迹,技术创新侧重经济理论探索,由宏观领域逐步深入到微观视角,重视对技术创新本源、主体、过程、扩散、系统等实质问题的探索,复归到企业组织层面,市场导向以营销管理层面出现,逐渐上升到理论指导及绩效检验,注重现实运用,二者在组织绩效评价上找到“接洽点”。这种“接洽点”证实了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其一,技术创新的自身属性及特征决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本质,“市场导向一技术创新一组织绩效”是技术创新持续运行的生存线;其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逐利本质使企业不得不面临市场选择,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获取垄断优势及利润的关键手段,“技术创新一企业竞争优势一溢价(创新)利润”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变现利益诉求的必然选择。
(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国别经验比较
根据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式不同,世界各国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型国家;二是依附型国家;三是创新型国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分析典型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导向模式及经验,可以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健全有所借鉴。
依据资源禀赋、发展路径及水平不同,本文选取创新领先发达大国美国,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德国、日本,后进奋起赶超先进的韩国以及创新特色鲜明的芬兰、瑞典及丹麦作为分析对象(如表下所示)。比较发现,各创新型国家尽管技术创新模式有所差别,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不变;创新瞄准市场需求,以市场导向为主线,政府及附属机构起着辅助服务之功能;重视自主创新和建立国家创新系统,注重与创新对应的体制机制设计、政策协调及配套保障是各国普遍做法。
(三)我国技术创新市场导向进程: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始于1978年,经历了一条市场排斥论—市场辅助论—市场结合论—市场主体论的艰难道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进入相对成熟市场经济时期。然而,我国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依然并存诸多难题,如市场发育不全、不对称、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国内外市场区别对待;要素市场化严重滞后于产品市场化进程,要素资源扭曲、错置、流动障碍等现象;市场机制的发挥过多存在各级政府干预及控制,寻租活动、挤占现象、政绩导向、默许行为此起彼伏。对应于市场化的不同时期,我国的技术创新之路呈现出“三步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重整套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关注引进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而对技术转移和学习的重视不足,外来技术对国内开发技术的挤出效应远大于溢出效应,技术依赖现象严重;二是“国家科技计划引领高新技术,市场换技术政策招致外资涌入”。“973”及“863”等科技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然而跨国公司的引进并未通过其“溢出效应”实现获取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初衷,外资通过本土化战略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相当数量的产业被外资所垄断,关键核心技术依附性并未减弱。三是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于2006年1月确立,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目前,对比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及衡量标准,我国的技术创新面临着“一高三低一偏差”难题。“一高”是指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创新型国家均在30%以下,而我国仍维持在40%左右。“三低”是指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技术创新主体成熟度低、创新成果转化率低。2013年前,我国的研发强度一直低于2%(2013年为2.08%、2014年为2.05%),而创新型国家研发强度超过2%(见图1),近年来我国的研发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我国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2011年,我国企业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全国R&D人员中博士学位总数的13.39%,而同期美国高达35%。在西方发达国家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60%,而我国企业只有万分之三。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较少。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占33.3%,技术发明奖企业仅占9.7%。我国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大约为25%,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一偏差”是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差异过大。2014年,江苏、广东等6个省(市)研发支出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58.3%,而广大的中西部省区所占比重较小。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与渐进的市场化改革、恶劣的市场环境紧密相连。(1)政府、市场及社会边界不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受限。技术创新主体错位,资源倾斜于科研机构,企业受“短期”利益驱使寻租政治资源产生“政治资源诅咒效应”而弱化技术创新投入,致使创新水平及效率低下。(2)科技成果价值评判“失真”。科技成果的“价值”往往以获得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文数、获奖状况及发明专利数等来确定,只注重其“技术价值”,忽略其“市场价值”,转化应用率低,技术与市场严重脱节。(3)区域不均衡发展策略,分割的市场结构及“地方保护主义”政绩观等限制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缺乏有效整合、互动的合作机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技术创新的地区差距。(4)创新的软环境尚未形成。受传统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的影响,我国强烈的民族自强精神与创新文化氛围尚未有效形成,创新观念与意识所需的社会环境有待加强。
破解我国技术创新发展困境,提振技术创新动能,必须研究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理顺市场导向机制对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作用机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进而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三、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构成要件
(一)执行主体——企业:动机、诉求与抉择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组织,担负着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角色。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表征上看其研发投入、产出、成果商业化所占比值的绝对比重,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本质及动机属性决定了企业理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主体地位贯穿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体现在创新决策、研发、投资、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的主体性上。这需要明晰三个问题: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动机;二是技术创新收益;三是技术创新的适宜条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在于塑造长期的“动态能力”及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追踪需求潜力,这一动机决定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获得创新收益,表现为改变市场条件形成的垄断市场超额利润及新产品或新工艺带来的溢价利润,二者加总即为创新收益。事实上,这一创新收益很难由企业全额获得,原因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完备的创新机会及有无外在干扰。创新机会包括适宜的社会环境、创新资源的可获得性及激励制度安排等;外在干扰包括市场的突变性、模仿的速率及技术风险的不可控。这些创新约束条件极有可能使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跌入“死亡之谷”,即便跨越“死亡之谷”,企业的创新收益也要由企业内在的创新“互补资产”可控程度和外在的竞争对手“模仿跟进”难易速率共同决定。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需要企业明确目标市场(显性的市场或潜在市场),选择能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技术(渐进或突破性技术),制定战略,专注于技术及市场的高效投资,并进行财务管理,整合资源,重构组织,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发掘机会,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和累加的创新收益。
(二)配置方式——市场:机制、路径与反馈
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计划,二是市场。在我国,政府长期占据着创新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由于政府无法事先掌控经济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动向,主观性、盲目性及滞后性使其在创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显出弊端,造成技术与生产脱节,技术成果对经济贡献率低,配置扭曲,效率低下。当市场经济确立,市场化水平渐趋成熟,市场开放度达到相应水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则实属必然。技术创新资源包括资金、人才、物力、信息等,涉及要素市场及产品(服务)市场,创新资源的独特属性及其不当干预使得创新要素市场体系的成熟度明显滞后于创新产品市场,致使市场在决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复杂度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实现效率最优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在不断培育与完善要素市场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则,消除各种壁垒,推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在“阵痛”的不断试错过程中推进研发机构运作的市场化、科研经费的市场化、科研过程的市场化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一般地,市场以价格为信号,调节供求,通过竞争与风险实现优胜劣汰,即市场运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的交互作用调节着市场主体与客体,实现均衡与优化。
(三)监管协调——政府:定位、引导与安排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是否意味着政府可以弱化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与技术创新脱离关系呢?事实上,就连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虽一直对政府干预市场抱有怀疑态度,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紧密相连,近年来更有加强趋势。一般地,政府干预技术创新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具有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使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技术创新本身的高投入、高风险、收益的滞后性与非独占性使单纯市场调节具有明显的不足,难以达到社会所需的最优水平;二是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保持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和战略意义,这依赖于政府对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引导。对转型期的我国而言,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正确定位,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从直接干预型转变为间接政策引导型,从重点关注创新成果的产出转变为重点鼓励创新成果的转化、扩散,重视创新环境的塑造,注重政策协调,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最大限度消除有关障碍,弥补市场缺陷,发挥对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支持与服务性作用。
四、市场、政府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型运行机制与路线规划
构建市场、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是以社会为平台,立足社会的基础载体,以市场导向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决定性作用,通过政府的协调、扶持等功能性定位,实现融社会、市场、政府为一体的完善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长效机制(如图2所示)。
(一)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机理
企业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既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关乎抢占先机,关乎利润诉求。按技术创新对象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最终产品市场和中间要素市场,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传导机制可从先动型、反应型及诱致型市场三个维度进行剖析。
(1)假定前提:创新面临的环境动态变化;市场体系及市场机制较完备,价格杠杆不受外在干扰;创新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具有学习、纠错和选择动力;报酬可变,利益诉求是永恒目标。(2)过程传导:a.先动型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着眼于潜在顾客市场,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协调各组织部门、有效沟通领先用户及反复的市场实验验证,率先实现突破性创新,压缩创新产品上市时间,以品牌品质抢占并垄断市场,实现超额垄断利润;b.反应型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着眼于当前显性市场需求及短缺的市场供给规模,以生产为导向,挖掘工艺技术创新及渐进性产品创新,关注竞争者反应及供应链的衔接,通过成本优势夺取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满足不同偏好的差异化策略,实现范围经济;c.诱致型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着眼于稀缺要素资源的供应,为克服稀缺要素相对价格昂贵及供给“瓶颈”,诱发出稀缺要素节约型技术创新,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整合替代或弱化对“物质性”资源的依赖,强化动态比较优势,实现技术创新整体链条的价值增值。在成本一收益的约束下,各类市场发挥其导向机制反馈至创新源,在导向一反馈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循环流转的技术创新过程。(3)成果实现:创新技术的成果实现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创新型企业直接利用,通过有形或无形产品市场实现其价值;二是间接地通过技术市场的技术转让、交易、扩散,经由第三方实现其价值。
(二)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推手”作用
对于转轨经济的我国而言,合理界定政府权限,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从“导向”转变为“服务”的功能定位,发挥协调保障的“推手”作用至关重要。其推手作用体现在:其一,对具有强外部性、社会福利性、大规模投资性的近似公共物品类技术创新如基础性、前沿性、社会公益性、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需政府重点投资,注重投资的效率及官产学研用协同效应的发挥;其二,对技术创新所具有的高投入、高风险、收益延迟性及环境的动态性等不确定因素需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制度和法规加以引导和激励,营造良好的市场导向外部环境;其三,开展外交努力,参与国际组织,创造合作平台,打破区际壁垒,整合国内外市场,打通全球创新链条,注重国际技术创新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国际环境;其四,营造层级创新体系,做好内外部协调保障服务。
五、结语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本文系统梳理了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相关理论,结合创新型国家经验比较,联系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实际,构建了市场、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模型。基于上述研究脉络,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组织,其逐利动机和能力塑造决定了其技术创新的诉求,并成为技术创新的执行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是其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2)技术创新的价值属性决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客观要求,系统属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融于社会环境系统,并受诸多因素制衡。(3)政府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功能服务型定位及“推手”作用对于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