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2016-08-19 14:15杨新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生存质量老年

杨新利

【摘要】 目的 评价分析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 治疗组采用介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 高于对照组的7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但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65±1.29)d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冠心病治疗总时间(9.82±2.16)d, 均短于对照组的(10.74±2.15)、(13.58±2.4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介入治疗方案对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介入治疗;冠心病;老年; 生存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26

冠心病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和社会公认的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极大的疾病, 中老年人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 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冠状动脉介入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对冠心病实施治疗的措施, 该项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死亡率明显降低, 应用价值较高[1]。本次研究为评价分析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 并对比分析了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源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获得明确诊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7.4±3.9)年;男25例, 女21例;年龄63~88岁, 平均年龄(71.4±7.6)岁;心脏功能2级患者19例, 3级患者16例, 4级患者11例;治疗组患者冠心病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7.7±3.5)年;男26例, 女20例;年龄61~86岁, 平均年龄(71.2±7.9)岁;心脏功能2级患者21例, 3级患者16例, 4级患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冠心病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案, 主要措施为:首先对患者实施常规经皮动脉穿刺处理, 第一时间建立血管静脉通路, 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处理, 并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 将冠状动脉支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冠状动脉造影者, 术后1 h将体内的动脉鞘拔出, 冠状动脉支架患者, 术后4 h将体内的动脉鞘拔出, 并应用100 U/kg的肝素, 动脉鞘被拔后每12小时给予1次一定量的低分子肝素, 连续3 d[2]。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冠心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冠心病治疗效果、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冠心病治疗总时间。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胸痛等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 心脏功能达到1级, 或改善幅度超过2级;有效:胸痛等冠心病症状明显减轻, 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心脏功能的改善程度超过1级;无效:胸痛等冠心病症状仍然没有任何改善, 或患者的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常规治疗后, 对照组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1.7%,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 2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 治疗后, 两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但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冠心病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治疗后(10.74±2.15)d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冠心病治疗总时间(13.58±2.43)d;治疗组治疗后(7.65±1.29)d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冠心病治疗总时间(9.82±2.16)d。治疗组各指标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 临床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要有意识的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在日常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 将介入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情况向其进行讲解, 不断加深患者对疾病治疗措施的认知程度, 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及时了解, 告知治疗效果[4]。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交流、播放音乐等有效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给予患者必要鼓励和支持, 特别加强心电图监护, 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尿量及穿刺部位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防止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等不良事件, 对手部皮肤的温度进行测量并观察颜色, 有异常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患者在康复阶段的锻炼也非常重要, 在胸痛症状消失后,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异常的症状表现, 护理人员就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恢复情况, 耐心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患者的心率水>110次/min且有异常问题出现时, 就应该立即停止各项锻炼计划的实施。加强健康教育, 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戒烟戒酒, 对血压水平定期定时进行测量,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5]。

综上所述, 应用介入治疗方案对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辰浩.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5):757-759.

[2] 胡凌云, 田杰, 张树堂, 等. 老年综合评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17):3795-3797.

[3] 谢睿彬, 彭育欢, 张小新, 等. 冠心病危险因素对PCI预后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3):119-120.

[4] 宋雅玲, 闫慧霞, 赵丽, 等.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 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5):380-382.

[5] 容志毅, 范咏梅.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 9(7):82.

[收稿日期:2016-03-14]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生存质量老年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