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兰
【摘要】 目的 分析及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分别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于腹腔镜术后给予孕三烯酮联合治疗, 研究组患者于腹腔镜术后给予GnRH-a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指标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研究组的缓解率为78.95%, 高于对照组的52.63%;复发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10.53%(P<0.05)。结论 与孕三烯酮相比,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更为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三烯酮;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2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疾病, 但存在复发率较高等问题, 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疗效, 因此临床常通过术后联合药物辅助治疗, 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1]。本研究收集本院妇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于患者腹腔镜术后给予GnRH-a联合治疗, 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妇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76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入组标准:①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均
经B超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③均符合腹腔镜相关手术指征;④均具有性交痛、周期性疼痛及不孕等表现;⑤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子宫、盆腔等慢性炎症;②具有相关手术或药物治疗史;③具有相关药物禁忌。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31岁, 最大46岁, 平均年龄(38.43±4.12)岁;AFS分期:Ⅲ期24例, Ⅳ期14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32岁, 最大47岁, 平均年龄(39.12±4.67)岁;AFS分期:Ⅲ期22例, Ⅳ期16例。两组患者年龄、AFS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构建人工气腹后, 于腹腔镜下常规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 术毕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盆腔, 且将手术切除的病灶送检。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孕三烯酮经口服用药治疗, 于月经来潮前5 d用药, 2.5 mg/次, 2次/周, 连续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GnRH-a经肌内注射用药治疗, 于月经来潮前5 d用药, 3.75 mg/次, 1次/月, 连续治疗6个月。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H、FsH、E2、催乳素(PRL)等生殖激素水平与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3]:①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盆腔检查未见肿块;②改善:偶有临床症状, 程度明显缓解, 盆腔检查未见肿块, 且未见其他阳性体征;③无效:盆腔检查未见肿块与其他阳性体征, 但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④复发:患者治疗后再次出现盆腔肿块及其他阳性体征, 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SH、LH、E2等指标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PR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10例, 发生率为26.32%;对照组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11例, 发生率为28.95%,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盗汗、阴道出血、潮热、体重增加、阴道干涩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缓解率为78.95%, 高于对照组的52.63%;复发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7.89%(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指在女性宫腔外出现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 且持续生长而使患者产生性交痛、周期性疼痛表现, 虽然该疾病属于良性病变, 但依然存在和癌症相类似的种植生长及远处转移行为, 其中又以腹膜种植与盆腔脏器种植最为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合并多种症状, 对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 但由于术中无法将患者的全部病灶切除, 遗留的微小病灶于术后会再次生长, 并且该术式本身即可导致患者病灶的种植、扩散、浸润, 从而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术后复发率[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腹腔镜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术后遗留的微小病灶,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
GnRH-a是天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同功异质体, 其可对卵巢分泌性激素进行抑制而产生暂时绝经, 从而导致患者术后遗留的微小病灶萎缩退化, 发挥促内膜细胞凋亡及对其增殖进行抑制的效果, 并且其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有效治疗本病[6]。而孕三烯酮则是临床常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药物, 其能够对FSH、LH、PRL的释放进行抑制, 减少孕激素和E2的分泌, 抑制异位细胞的生长, 进而有效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 与孕三烯酮相比,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更为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芸, 周明, 曾秀华, 等.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220例临床分析. 广东医学, 2011, 32(15):1987-1989.
[2] 胡碧洪, 李莉芳, 王帅, 等. 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10):751-753.
[3] 刘冬, 宋豪, 郭春, 等.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分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1(5):415-417.
[4] 高霞, 张毅, 岳艳, 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2):5212-5215.
[5] 李琳, 成莉, 周敏, 等.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34):71-72.
[6] 关菁, 沈浣, 刘亚南, 等. 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45(4):264-268.
[收稿日期: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