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夏代全,李明海△
(重庆市血液中心:1.机采成分科;2.业务部,重庆 400015)
2015年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布特征
李军1,夏代全2,李明海1△
(重庆市血液中心:1.机采成分科;2.业务部,重庆 400015)
目的分析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分布特征,为加强重点献血者招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个人资料,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别统计分析。 结果2015年重庆市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9 213人次,男女性别比为3.08∶1;18~<25岁无偿献血者占20.9%,25~<35岁占42.8%,35~<45岁占22.3%,45~<55岁占13.2%,55~<60岁占0.8%;学历普遍不高,大专及以上仅占32.8%。 结论应加强高校学生的宣传和招募以及固定献血者保留。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分布特征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偶尔也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特别是单采血小板。因此,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推动单采血小板采集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分析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部分信息分布特征,为加强对重点献血者招募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1调查对象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9 213人次。
1.2收集方法通过献血者登记表和血液中心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信息,结果按照其血型、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别统计。
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9 213人次,其中男6 954人次,女为2 259人次,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为3.08∶1(表1);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年龄分布比例结果显示(表2),18~<25岁的献血者占20.9%,25~<35岁占42.8%,35~<45岁占22.3%,45~<55岁占13.2%,55~<60岁占0.8%;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文化程度结果显示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普遍学历不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32.8%,见表3。
表1 2015年重庆市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型及性别分布比例[n(%)]
表2 2015年重庆市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分布比例
表3 2015年重庆市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比例
2015年全年血小板采集量为9 213人次,其中男性6 954人次,女性为2 259人次,男女性别比为3.08∶1(表1)。男性献血者人数明显多于女性,说明男性仍是献血队伍的主军,这与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致[1-2],但重庆主城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出现这种差异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状况(月经、妊娠、哺乳)等因素有关,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比例可能进一步提高。
从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年龄分布比例(表2)显示,重庆市18~<25岁无偿献血者占20.9%;25~<35岁的无偿献血者占42.8%;35~<45岁的无偿献血者占22.3%。 综上所述,重庆市年龄在18~<45岁无偿献血者占献血总人次的86.0%,青壮年仍然是我市参加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主要力量,与国内其他地方报道一致[1]。
从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文化程度(表3)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32.8%,其他9.3%的人群可能是认为学历和参加无偿献血无直接联系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透漏自己的学历。单采血小板采集时间长,采血过程献血者不易接受,受献血地点的限制等,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较全血具有更大的难度。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主要分为社会群体和学生团体两大类。学生团体具有献血积极性高、易管理等优点,但在寒暑假会出现血源紧张;社会群体对环境和服务要求均较高,难以管理,但相对固定,不会出现季节性空缺。学生和社会群体可通过相互补充、适宜安排,满足单采血小板的需求[3]。因此,笔者根据2015年及以往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部分信息分布特征分析,提出加大对高校的宣传和招募工作。在校学生理解能力好,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也愿意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相对于单采血小板宣传和招募工作,献血者保留才是重中之重[4]。固定的献血者是安全、充足血液供应的保障,尤其是单采血小板。在献血后向献血者提供回访、献血结果反馈,利用短信系统提供生日祝福、节假日问候、献血间隔提醒等增值服务;利用各种节日,以新颖、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回馈献血者,营造全社会自愿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促使献血者本人成为固定献血者,还可以使其成为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动员身边的亲友加入到献血者队伍中来[5]。注重对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讲解和服务,充分沟通,解答献血者的疑虑,能有效缓解献血者的焦虑,确保献血者轻松、愉快地完成献血,让越来越多的献血者将定期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周倩,于晓燕,刘志永,等.北京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特征的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2014,36(2):137-138.
[2]王小芹,朱正理.南通市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的分布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55-257.
[3]赵宏祥,戴为人,袁秀珍,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5):88-89.
[4]陈涵薇,林卉,谢松丽.武汉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保留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7):825-827.
[5]李新建,武丽娟.表彰奖励方法对招募献血者影响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7):75-76.
2016-02-01修回日期:2016-05-05)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5.060
B
1673-4130(2016)15-2191-02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