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枫光 庹闽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妇产科 广东 惠州 516002)
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与母婴垂直传播情况相关性分析
李枫光庹闽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惠州516002)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和母婴垂直传播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50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收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50例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同时分析观察组产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和母婴垂直传播情况的关系。结果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高危型感染者占88.40%(221/250),低危型感染者占11.60%(29/250);单型感染占82.00%(205/250),多型感染占18.00%(45/250)。观察组患者分娩新生儿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生率为47.60%(119/250),均属于隐形感染。其中外阴分泌物和咽拭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独阳性率分别为20.40%(51/250)、22.80%(57/250),外阴分泌物和咽拭子同时感染者11例,占4.40%。50例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和孕妇感染分型相一致,另69例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和孕妇感染分型不一致。结论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主要为高危型、单一型感染,其可通过垂直传播途径造成宫内感染和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隐形感染,然而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和孕妇感染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母婴垂直传播;相关性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近年来该病毒感染率逐渐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1]。相关研究表明,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2]。本研究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和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50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收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50例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为(26.48±3.25)岁;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3.10±0.51)次;产次为0~3次,平均产次为(2.11±0.82)次。观察组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6.05±2.78)岁;孕次为2~5次,平均孕次为(3.31±1.23)次;产次为1~4次,平均产次为(2.34±0.92)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排除妊娠期合并症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所有孕妇均在阴道镜下取活检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阳性孕妇在分娩时取羊水、新生儿咽拭子分泌物、胎盘、新生儿外阴分泌物和胎儿脐静脉血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检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首先提取人乳头瘤病毒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以及显色人乳头瘤病毒分型。≥2种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为多型感染,同时存在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为高危型感染。
1.3判定标准PCR检测阳性表明发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新生儿外阴分泌物和咽拭子检测显示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则表明新生儿感染[3]。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妊娠结局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观察组患者中高危型感染者221例,占88.40%,其中16型43例(17.20%),58型42例(16.80%),52型33例(13.20%),其他型114例(45.60%);低危型感染者29例,占11.60%,其中6型9例(3.60%),11型7例(2.80%),其他型2例(0.80%)。观察组患者中单型感染205例,占82.00%;多型感染45例,占18.00%。
2.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观察组患者分娩新生儿中119例发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占47.60%,均属于隐形感染。其中外阴分泌物和咽拭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独阳性率分别为20.40%(51/250)、22.80%(57/250),外阴分泌物和咽拭子同时感染者11例,占4.40%。50例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和孕妇感染型别一致,另69例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和孕妇感染型别不一致。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对皮肤亲和性较高的病毒,会导致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疾病,且女性为主要感染对象,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妊娠期孕妇所占比例较高,这与此时期孕妇机体内性激素水平较高、外生殖器血运丰富相关[4]。而目前对妊娠是否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因素,尚不能完全确定。
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分型中16、11、56、58、52型为最常见,其与非妊娠期妇女感染的分型相类似。在本研究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所占比例最高,为17.20%,其次为58型,占16.80%,52型占13.20%。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单型感染居多,占82.00%(205/250)。过往通常认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为性传播,但后来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非性途径传播也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其中母婴垂直传播会显著提高胎儿和新生儿的感染率。但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分娩新生儿中发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占47.60%(119/250),均属于隐形感染,并且其中50例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和孕妇感染型别相一致,说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能够通过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魏振玲等[5]研究结果类似,说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不会影响妊娠结局。研究结果显示,在妊娠期孕妇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部分新生儿外阴分泌物、咽拭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呈阳性,并且羊水、胎盘等均可检测到人乳头瘤病毒。所以其可能不仅是通过产道感染,可能胎儿在宫内已存在感染。
综上所述,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主要为高危型、单一型感染,其可通过垂直传播途径造成宫内感染和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隐形感染,然而新生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和孕妇感染型别无相关性。
[1]安庚,张文,高兴成,等.妊娠期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类型的临床探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132-133.
[2]姚恒,李静文.妊娠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28-29.
[3]刘卫红,张秋玲,刘玲,等.妊娠期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者的新型护理模式[J].武警医学,2013,24(7):611-612,615.
[4]吴倩,林竞,赵丽华,等.基因芯片检测妊娠期HPV感染情况及分型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196-3197,3207.
[5]魏振玲,黄华.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分型与母婴垂直传播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14.
2015年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Y154)。
R 71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012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