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时代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现代人力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技能,同时,掌握各类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与用人单位的青睐。那么如何提升中职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得出提高中职信息技术有效性的方法。对此,本文将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职 信息技术 有效性
中职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它以培养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面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知识。目前好多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多数学生在先前的求学阶段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风气。同时,多数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与智能手机,然而对学校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与反感态度,认为此种课程了无意义。而中职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此亦颇感烦恼,原因在于教学组织困难重重,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怎样结合现时代中职学生的特质及其特定学情,为中职学生创设效度化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根据自身实践,笔者认为应立足于下述方面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高效信息技术学习情境
罗杰斯曾在其研究中指出学习情境对于学习者知识习得与技能掌握的重要意义。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将使中职学生获得全新的知识学习与技能习得体验,从而为其提供了智识得以健全发展的平台。作为中职教师而言,应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授业者身份,而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学生作答的不足给予引导,对于学生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给予科学的引导。唯有如此,方才能够促成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同教师实现充分的知识互动,进而满足其个性化学习诉求。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情差异,因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授课理念,改变先前的单向知识讲解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它们分成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及技能来开展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藉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探求,实现对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同时,教师应以“启发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之中,以便为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引,从而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模式,使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均从中获益,既使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重塑了学习的信心,又使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满足。
三、激发学习兴趣
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热情的关键要素,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科学引导与适度的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论证过兴趣对学生成绩提升以及知识习得所发挥的不可取代的关键效用。因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是死搬硬套地讲教材,而是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给学生设计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型模式,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喜好,从而立足于学生的视角,为学生创设契合其兴趣着眼点,能够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学习任务,进而使学生藉由学习兴趣的形成以及兴趣对学生所发挥的驱动效用,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习得与技能的掌握。
四、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学生是否能够具备创造性,取决于其自身创造欲望的强弱,而为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欲望,教师必须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对其创造欲望进行激发。现今诸多中职院校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惯常出现下述情况,(1)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观点,并将此种观点作为结论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未能通过多种观点的讲解与对比,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激发,举例而言,在世界上首部计算机研发者的问题上,学界基本达成一致观点,不过也存在一些争议,然而多数教材回避了争议观点,只简单列出学界的通说性观点。这种教材内容的遴选模式,直接使学生失去了对不同学术观点的了解机会,也无法使学生对于科技史形成深刻的认知;(2)多数例题均由教师直接为学生布置,无形中使学生失去了知识学习的主导权。例如,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完了以后课本上早就给学生准备了几道练习题,对作品的内容,很多学生也不再去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学习和生活中还能解决什么更好的内容,很多学生也不再去思考用所学知识再学习和生活中还能解决什么更好、更有意思的问题。有鉴于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学习诉求,以便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五、结语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简单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而是旨在培养与提升学生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同时能够在学习和掌握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获取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钻研将新知识为己所用。有鉴于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科学编排教学体例,进而使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得以增进,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屹、祝智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2(01).
[2] 李翠白、李芒. 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任务驱动式学习方法[J]. 中国电化教育,2001(12).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