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共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8-16 18:55朱广娇
金融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能结构性

朱广娇

5月4日,在“五四”运动97周年到来之际,在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的第一年,由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协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青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从不同角度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了深入研讨。

中国供给侧改革思想和

西方供给学派的区别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某种学术理论,也不能说是一种学派,而是一种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经济思想。西方供给学派主要源于新古典主义的思想,源于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主要的供给学派的实践是在里根总统任期,以减税、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等政策作为主要内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带领美国走出滞胀,但同样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和批评。

为什么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西方的改革有所区别呢?首先,背景不同。西方是应对滞胀,中国是为了应对长期经济潜在增速下降的问题。第二。制度不同,主要是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是小政府、大市场的结构,如果要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间有限,主要措施集中在减税。中国政府可发挥的空间更大,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些思路。我们有占比非常大的国企改革这样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需求侧是不够的。正是因为背景和制度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方的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是不同的。

西方正是从萨伊定律出发,与需求理论相对立,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改革开放的经验。所以,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某种学术理论,也不能说是一种学派,而是一种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经济思想。

全球化新形势和供给侧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贾晋京从“全球化新形势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国际视角,解读中国当下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经过对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和理论背景梳理,贾晋京认为可以把供给侧改革概括成“一二三四五六”和“六五四三二一”。

新形势,关键字是“六”。世界经济仍处在调整期,低增长、低需求、低通胀,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风险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当前经济面临新形势的六个基本特点,这是非常深刻的,这是全球经济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它相应带来低增长,高失业、低需求和高泡沫,也就不能简单地通过重复过去所采用的手段,例如,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通过结构性的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新方针,关键字是“五”。实际上不是五个方面,而是两个“五”,十个方面。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给出了一个中长期的五大政策支柱,以及一个短期的。这五大政策支柱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我们可以看到中长期的政策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与此同时,中央又提出了五大关键任务,“三去一降一补”作为2016年的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新经济,关键字是“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这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促进和发展的新经济。这绝对不只是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带有巨大的结构性变革的因素。

新动能,关键字是“三”。一是双创,也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双引擎,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义,双引擎是指传统动能的转型和新经济的异军突起,也就是传统增长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共同构成的双引擎。三是在李克强总理关于催生新动能的讲话中讲到的“互联网+”。

新优势,关键字是“二”。实际上概括出来就是通过中国的创造和市场,共同促进形成中国的新优势,新优势的两翼就是中国创造和中国市场。

新空间,关键字是“一”。这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是传统的自贸区,也不是传统的经济合作模式,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它是长期的百年大计。

创新金融供给,助力动能接续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吴琦博士以“创新金融供给助力动能接续”为题,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新的发展形势。首先,从国内来看,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接续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从全球来看,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高增长通道,我国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

与此同时,我国实体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挑战,产能过剩状况进一步恶化,运营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强,下游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放缓等问题逐步呈现。因此,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而实现新旧动能接续需要宏观调控从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顺应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新旧动能接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速推进,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新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金融机构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切实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首先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供给侧入手,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其次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多元化的个性服务需求,从供给侧入手,着力创新业务模式,提升高效的服务。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捷化、便利化的现实需求,从供给侧入手,着力整合业务渠道,提高金融技术数据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

制度供给的结构性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视角,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经验及中国模式。

“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制度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二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包括减税在内的财税体制的改革。三是“一带一路”急需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四是要实施面向“一带一路”的高层次的自贸区网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适合“一带一路”合作贸易投资的经贸规则,这是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五是要构建“一带一路”沿线跨境经贸合作区,更好地实现“一带一路”各个地区的一体化,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六是在电子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实施跨境电商,这也给制度供给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一带一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一是优化金融结构,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股票市场的作用,增强对“一带一路”的企业贡献。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包括成立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缺口。三是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但绝对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我们要汲取其中的营养。这里有里根经济学、撒切尔主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中国模式。

我们需要总结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国际产能的合作经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在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基础上,把国内性价比最优秀的产品、最优质的产品、最好的产品贡献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上,和沿线国家进行产能的合作。 □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能结构性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