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近十年发展情况分析及启示

2016-08-16 19:50周琼韩军伟
银行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投资银行大通摩根

周琼 韩军伟

摩根大通公司是金融控股公司,其主要的银行子公司是摩根大通银行和美国大通银行,主要的非银行子公司有摩根证券有限公司等。以资产规模计,摩根大通2007年至今一直为美国第一大银行。在投资银行、消费者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业务、金融交易处理和资产管理领域,摩根大通都是领导者之一,也是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大的赢家之一。多年来,摩根大通始终坚持“服务全球的客户、社区和国家,为股东创造利润”的企业使命,坚持“以第一流的方式从事第一流的业务”(杰克·摩根语)这一座右铭,秉承稳健的经营理念,持续地在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等方面加大投资,成功地渡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持续保持发展。本文主要以2006~2015年摩根大通年报为基础,结合Bankscope和Wind的数据,分析了摩根大通近年来的发展特点、收入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并从中归纳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摩根大通的发展特点分析

资产规模从增长到主动调整下降

2006~2015年,摩根大通的资产规模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2008年的快速增长。2007年,摩根大通资产规模增长15.56%,2008年因兼并了贝尔斯登(增加资产规模2890亿美元),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部分资产(增加资产规模2640亿美元),而且由于在金融危机中客户资金恐慌性涌入更安全的大银行,资产规模增长了39.74%;第二阶段是2009~2014年平稳增长。2009年,摩根大通存款下降了709.1亿美元(摩根大通认为是危机过后恐慌性涌入的资金流出,恢复常态),银行同业存款减少750亿美元、交易资产减少989亿美元、贷款减少1198亿美元,总资产规模下降了1500亿美元,比2008年降低6.88%。2009~2014年,资产规模年均增长5.32%,发展较为平稳;第三阶段 自2015年开始的资产规模主动调整。2015年,摩根大通资产规模为2.4万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0.22万亿美元,系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与2009年资产规模下降不同,此次资产规模下降是主动调整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应对监管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带来的资本压力(见图1)。

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2004~2015年,摩根大通的净利润从45亿美元增长至244亿美元,增长了4.42倍,年均增长40.18%。在此期间,除了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2013年受非利息支出增加575亿美元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保持相对稳定或较快的增长。得益于税收和非利息支出的下降,2015年摩根大通的净利润达到244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更重要的是,摩根大通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财务目标,包括优化资产负债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附加资本(从4.5%降到3.5%)以及削减支出等。在净利润创新高的同时,由于资本要求提高、低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普通股每股收益率降至13%。但摩根大通认为,通过优化资本使用、提高市场份额,并通过简化和数字化流程提高成本效率,可以抵消资本要求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每股收益率仍能保持15%的水平(见图2)。

主要业务板块效率指标同业领先

摩根大通的业务主要包括四大块,即消费与社区银行、公司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由表1可知,摩根大通四大主要板块的效率指标在同业中均处于较优水平。其中,四大主要业务板块的成本收入比接近于“同业一流”(摩根大通自己确定的参照),消费与社区银行、公司与投资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ROE收益优于同业一流。

四大主要业务板块优秀的业绩表现,与摩根大通各主要板块的经营策略密切相关,具体来看:

消费与社区银行。摩根大通以“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深化客户关系”为战略重点,努力提高客户信息安全水平、提升客户数字化服务体验,并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支付方式创新。2015年,摩根大通为50%的美国家庭提供金融服务,信用卡、借记卡、预付账户总计超过9000万。以透支额为基础计算,摩根大通是美国第一大信用卡发卡行。摩根大通在数字应用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其Chase.com网站是美国最受欢迎的银行门户网站,有将近4000万在线活跃客户,手机银行Chase Mobile APP有2300万活跃客户。庞大的客户规模使摩根大通能够使用强大的杠杆开展投资,并能够使用先进的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摩根大通注重移动银行渠道建设,2016年其客户将可以通过手机而不是借记卡取款。

公司与投资银行。根据行业分析公司Dealogic的数据,2015年摩根大通投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为7.9%,全球投资银行服务费排名第一。摩根大通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并且从产品创新等方面强化其市场领先地位。在产品创新方面,摩根大通在创新团队中引入技术专家,并且加强与公司内部团队的合作,拓宽新技术应用领域,同时建立了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托管和基金服务领域,摩根大通也在通过投资不断强化其市场地位。2015年,摩根大通资金管理业务(Treasury Services)全球排名第2,客户涵盖了80%的全球500强企业,包括全球最大的25家银行。摩根大通的整体规模较大、业务较为完整和覆盖全球的网络,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其公司与投资银行服务也采用与商业银行业务板块合作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中型企业业务、大型企业业务、商业长期贷款、商业地产业务。2015年,摩根大通通过建立专业的行业模型,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更好的管理风险。大型企业业务方面,摩根大通目前拥有15个重点行业业务团队,客户数量超过9000家;中型企业业务方面,2015年是摩根大通连续推行中型企业业务扩张战略的第六年,客户数量增加近2000家。截至2015年末,中型企业业务贷款余额110亿美元,存款余额80亿美元;摩根大通的商业地产业务包括商业长期贷款、房地产银行业务和社区发展银行业务三类协调发展的业务。其中,最令摩根大通引以为傲的是社区发展银行业务。2015年,社区发展银行业务团队为近100个项目融资,建设了超过1万套保障性住房。此外,在跟公司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快速支付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同消费与社区银行合作,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资产管理。摩根大通认为长期性和一致性是其资产管理的两个成功要素。摩根大通通过长期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是其他机构难以复制的优势。其资产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和高级投资组合管理人才长期在该行工作,相对比较稳定(2015年,资管部门有3300多名员工已在此工作15年以上,其中近1000名已工作25年以上。留住了95%以上的高级投资组合管理人员)。摩根大通认为,人才和技术是其资产管理业务成功的核心要素,为了做好资产管理业务,他们注重这方面的投入。2015年,摩根资管有20975名员工,其中客户顾问有2778人(消费者和商业银行板块共有客户顾问2931人),组合管理经理600多人,研究分析师250人,市场策略师30人。

摩根大通的收入结构分析

业务板块收入结构分析

2006~2011年,摩根大通的收入板块分为:投资银行、零售金融服务、银行卡及汽车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资金及证券管理、资产管理等。2012年四季度后调整为:消费者与社区银行(包括零售金融服务和银行卡及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收入板块结构基本稳定。由表2可知,2006年以来,摩根大通的消费与社区银行净收入占比一直在45%以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由于抵押贷款相关头寸和杠杆贷款产生了100亿美元的减值,导致公司与投资银行业务板块收入损失严重,消费与社区银行净收入占比达到了54.96%,之后虽有所下降并且低于危机之前的水平,但也没有低于45%。金融危机以后,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占比稳步提高,并于2012年首次突破10%,2015年已达12.54%。

消费与社区银行利润贡献增大。除去个别年份出现异常值之外,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前后摩根大通净利润结构基本保持以消费与社区银行、公司与投资银行为主的结构,两者大约贡献了70%的净利润。具体来看,金融危机之前,消费与社区银行的净利润贡献率约为40%,公司与投资银行约为30%;2010年、2011年出现反转,公司与投资银行的净利润贡献率约为40%,消费与社区银行约为30%;2014年、2015年恢复金融危机之前的格局。资产管理和商业银行对净利润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见表3)。

利息与非利息收入结构分析

非利息收入占比接近50%。金融危机之前,利息收入占比达到60%。2008年,随着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摩根大通在两房的优先级证券上损失约10.7亿美元,导致其非利息收入占比较2007年下降约10个百分点,利息收入占比达到71.9%。金融危机以后,摩根大通非利息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到2015年已达到49.5%,比2006年高近10个百分点。利息收入在收入构成中的比重迅速下降(见表4)。

证券业务收入占比迅速提升。2006~2015年,摩根大通贷款利息收入占其总利息收入的比重稳步提升,由2006年的56.04%提高到2015年的65%,贷款收入仍然是摩根大通主要的利息收

入来源。此外,证券业务利息收入占比迅速提升,由2006年的7.02%提高到2015年的16.20%(见表5)。

资产管理及佣金收入占比稳步提升。摩根大通投行收费和资产管理及佣金收入发展良好,在总收入的占比稳步提升。其中,资产管理及佣金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提升到15.6%,为近十年的最高。信用卡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6%左右(见表6)。

摩根大通的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总体结构

资产分布比较均衡,贷款占比相对较高。2015年,摩根大通的资产结构中,占比排名前四位的是贷款、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同业存款、证券总额,比例依次是35.6%、14.62%、14.46%、12.37%,其他资产所占比例都不超过10%,分布相对均衡。贷款占资产比例从2006年的35.75%下降至2014年的29.43%,但2015年又重新升至35.6%,主要是因为2015年该行加大了对工商业和商业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2006~2015年,摩根大通的资产结构中,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抵押贷款服务权、其他无形资产占比有较大幅度下降,而银行同业存款、证券总额有较大幅度上升,其余资产占比相对稳定(见表7)。

贷款结构

消费贷款整体占比下降,批发贷款整体占比提升。2006~2015年,消费贷款占比从44.19%下降至41.18%,批发贷款占比从38.03%上升至43.12%,信用卡占比从17.78%%下降到15.70%,总体而言虽有波动,变化不大。2008、2009年,消费贷款占比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由于摩根大通从华盛顿互惠银行收购了消费贷款。由于这些消费贷款信用风险较高,摩根大通在2009年计提了16亿美元的贷款损失准备(见表8)。

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逐年降低。近几年,除2011年之外,摩根大通小微企业贷款(指单户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贷款,此数据来源于美国小企业局)余额均保持在250亿美元左右,但占其贷款和总资产的比重逐年下滑。从2010年到2013年,摩根大通小企业贷款占商业贷款的比重从20.4%下降至15.3%,占总贷款的比重从3.62%降到3.4%,占总资产的比重从2.3%下降到1.9%。根据美国小企业局的统计,2008~2013年,摩根大通的小企业贷款余额在美国银行业保持在第三位,位列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之后。

消费贷款结构

住宅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而其他消费贷款占比较低。摩根大通住宅房地产贷款占消费贷款的比例长期超过70%。2006~2014年,不含购买信用受损的房屋净值贷款占比从28.64%下降至17.88%,抵押贷款占比从19.93%上升至37.28%。同期,其他消费贷款中,汽车消费贷款占比从13.7%上升至18.49%,占比相对较大(见表9)。

摩根大通的负债结构分析

负债结构较为多元,存款占比较高。2015年,摩根大通的各项负债占比中,存款、长期债务占比分别为60.82%、13.72%,其余负债科目占比均未超过10%。从2006~2015年的发展趋势看,存款、长期债务占比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别从51.69%、10.8%上升至60.82%、13.72%,而购买的联邦基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交易性负债有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从13.12%、11.97%下降至7.26%、6.03%,商业票据、其他借入资金占比波动较大,应付账款及其他负债占比相对稳定(见表10)。

摩根大通的经营指标分析

从总收入和净利润来看,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摩根大通总收入同比下降了28.27%,净利润更是下降了63.52%,但全年仍实现净利润56.05亿美元,与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的负利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以后,摩根大通总收入与净利润都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净利润增速高于总收入。2013年,摩根大通总收入增长2.92%,净利润却下降了15.79%,主要原因在于营业支出较2012年增长了8.9%。因此,从2014年起,摩根大通开始控制成本,2014年、2015年分别裁员9837人、6661人,营业支出分别下降了13%和4%,在总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1.42%和12.31%,成本收入比也由2013年的72.39%下降到2015年的63.09%。

从资产质量来看,摩根大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吸收能力稳步提高。2015年,总资本充足率达到16%,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3.7%,两项指标均为近十年最高值。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已由金融危机后2009年2.45%下降到2015年的0.77%。

从盈利能力来看,如前所述,金融危机以后净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从贡献因素分析,利润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营业费用下降,营业收入的贡献仍不高。ROA与ROE不断上升,盈利能力逐渐恢复。其中,2015年ROA为0.99%,高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0.51%的平均水平。净息差保持稳定。2010~2014年,美联储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摩根大通的净息差由2010年的3.39%下降到2015年的1.97%。从近三年来看,净息差基本保持在2%的水平(见表11)。

摩根大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摩根大通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稳健经营。摩根大通在2015年全球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14,在2005年排名第15,是五家十年后仍在前20名榜单中的公司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家银行。自成立以来,摩根大通的风险管理文化中始终强调稳健和审慎,这种文化是数代人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体现的是一脉相承的竞争意识,与时俱进的竞争策略,以及纠错和自省意识。除此之外,不论市场环境如何,摩根大通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都一直在8%以上,没有大幅提高扩张自身杠杆比率,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水平,凸显其经营与风险管理的稳健性。在金融危机中大量的金融机构被重新洗牌,但摩根大通却兼并了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成为危机的大赢家。正是因为摩根大通坚持了稳健经营的理念,经营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持严格的财务纪律。虽然也出现过2012年“伦敦鲸”事件等风险事件,但总体上都还在损失可承受范围内。

业务多元化发展。从资产结构来看,摩根大通资产分布比较均衡,2015年贷款占资产比重为35.6%,这是摩根大通发展成熟阶段的多元化资产选择。摩根大通的收入板块结构基本稳定,消费与社区银行的净收入、净利润占比都一直维持在40%以上,公司与投资银行的净收入、净利润占比保持在30%以上,资产管理的净收入、净利润占比保持在10%左右,其业务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虽有所提升,但占比仍然较低,对利差收入依赖较高。2015年,16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26.1%。我国商业银行仍需要继续通过提升业务多元化水平来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提升客户体验。摩根大通的商业银行部门,与公司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快速支付,也同消费与社区银行合作共同服务客户,进而提升客户体验。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也需要积极加强部门、条线的横向合作,通过交叉销售、综合营销,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加大科技投入。摩根大通认为自己不仅是一家投行,也是一家科技公司。2015年,摩根大通共聘用4万个技术专家,包括1万8千个开发者来“创造知识产权”,科技预算为90亿美元,占投资规模的三分之一,这是摩根大通罕见的增加开支的领域。2016年,摩根大通发展重点之一就是积极探索新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应用和机器人技术。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加大科技投入。这不仅包括用新技术改造银行的业务、流程,还应以更高、更超前的视野,积极谋划服务新技术客户,以及伴随新技术而出现的新的经济业态,从而抢占新经济发展中的制高点。

(作者单位:周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韩军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猜你喜欢
投资银行大通摩根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长着空洞的男孩
摩根大通拟从一创摩根证券撤离
大巧若拙
欧盟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投资银行的作用
狄摩根的年龄
狄摩根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