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摘 要: 新课标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为语文改革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快课程交流互动步伐,坚持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丢,更注重方法教育,实现新课改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 中专语文教学 观念转变
长久以来,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枯燥、样板戏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下,社会各界众多的批评扑面而来。对于一门基础工具性、长期存在严重问题、待改革的学科来说,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的课程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此时新课改的出现对于现在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及时雨、雪中炭。
一、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改有机融合
新课改用好教材、用多种教材,起到引导作用,可以将网络、信息引进,通过补充网络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多更充分地了解文章、了解文章作者、了解作者相关文章,善于激发学生兴趣。除上课时间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外,可以把课余时间当做第二课堂。只有善于引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学习知识,避免纯粹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课堂、课外的积累,终能厚积薄发,取得成效。此种情况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应时时备课,不断通过网络、日常生活等各种手段补充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充分地引导学生学习,不会因为信息技术等的引入而没能把握好课堂,起到反作用。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语段学习,打破课文由先到后的讲授法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沿袭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拓展思维。
三、朗读课文,增加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到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情感,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增加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师满堂唱“独角戏”引不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更不用说实现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能够触景生情,积极参与,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通过文中真善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四、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解答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地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传授知识。
五、注重方法指导,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更应该将其应用到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知识固然重要,如果我们能在授予知识的同时将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教给学生,我想他们的成长道路是无限宽广的。同时教会他们灵活运用新方法,在学的同时更加注重用,只有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学到新知识。道理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将道理变做教学中的实践。
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又可塑造学生的自信。
六、重视课堂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课堂的主导方向,要充分依据新课改提出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此处的人应是学生,而不能再是老师。新型课堂要改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重视课堂的交流互动,课堂上切不可是老师讲学生听。要通过课堂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充分融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主导并不意味着一切以学生至上,不能将课堂变成毫无秩序、思维混乱的课堂,应是在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此外,在课堂当中可以适当穿插德育、学习方法等教育,此举不单单是让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关键期的中专学生来说,对其今后的各方面成长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七、激发情感,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要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感悟,调动其情感参与至关重要。白居易曾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体验与思考,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阅读时,学生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引入对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职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少一些报怨,多一些尝试;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既借鉴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又保留传统的优良的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突出实践教学,做到“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教,企业愿意要”,即“学习—教学—服务”为一体的教学思路,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片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