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杨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叙事“隐性进程”层创性实时意义的建构
胡杨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动态地揭示了语言的深层建构过程,其层创结构为叙事“隐性进程”的解读提供了新思路。通过阐释层创结构在叙事“隐性进程”中的认知运作机制发现:(1)概念整合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普适性;(2)该机制对文学作品中语言、人物行为、人物心理的叙事“隐性进程”发挥建构作用。从概念整合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且可深刻揭示叙事语篇背后的认知机制,并极大地深化文学文本的显性及隐性主题。
概念整合;层创结构;叙事“隐形进程”
叙事“隐性进程”(covert progression)与情节发展并置前行,是一种具有高度“隐蔽性和间接性”的叙事运动。发现并深入分析叙事隐性进程有助于读者挣脱枷锁,更真实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交际者建构话语意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认知活动有着很强的解释力。[1]117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作为概念整合的核心,在解读语言创造性的同时,动态阐释了语言建构的生成机制。概念整合中生成的层创结构能够实时建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为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解读提供新理据;[2]198-206与此同时,概念整合模型为阐释叙事文本中情绪表达的认知机制提供可能;其多域性为叙事诗的合成度提供了支配机制,二者相互作用有助于作品“叙事升华”。[3]26-31本文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层创结构探讨叙事“隐性进程”的建构,以期揭示文学语篇背后的认知机制,深化文学文本的显性及隐性主题。
1.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又称概念融合理论或概念合成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认知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提出,是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完善和概念隐喻理论的补充。心理空间可用来描述思维和语言过程中的动态映射模式,是建构在人的稳固知识结构上针对某一特定概念域的临时性的表征结构,“是人们在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4]95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源域和目标域映射的构想,[5]129主要用于解释新奇隐喻。基于二者尤其是概念隐喻在解释意义上的局限性,Gilles Fauconnier与Mark Turner对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作了修补,建立了概念整合理论。
图1 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6]
在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图1)中,共有四个心理空间参与意义的建构,分别为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Ⅰ1, input spaceⅠ2)、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类属空间由两输入空间共有抽象成分或组织的映射形成,合成空间则源于两输入空间成分或组织的选择性投射(selective projection)。
2.层创结构形成的意义。
作为合成空间的核心,层创结构的生成需要提取两个输入空间里的部分元素或结构。Fauconnier[7]93指出层创结构是经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个认知过程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即:层创结构的形成首先需要组合输入空间的因子,生成输入空间中不曾存在的关系;其次,组合而成的结构通过吸收大量的背景认知结构与知识得以完善;最后,根据整合中的原则与逻辑,想象性的心理模仿使整合得到进一步扩展。[4]95但层创结构的生成并非具有任意性,它还需受到关键关系等的制约,动态地展示人类深层认知机制,合理地阐明话语的语用意义。由此可见,层创结构虽然吸收了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但并不是对其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推理结果,其深层意义远远超越两个原始输入空间。[8]43
3.叙事“隐性进程”的层创性建构机制。
申丹[9]48指出,在不少叙事作品中,存在双重叙事进程,一是情节运动,也就是批评家们迄今所关注的对象;另一个则隐蔽在情节发展后面,与情节进程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走向,在主题意义上与情节发展形成一种补充性或颠覆性的关系。这种隐蔽的叙事运动即叙事的“隐性进程”。尽管叙事“隐性进程”贯穿文学作品始终,但其游离于文本之中,无固定的表现形式,对于理解情节发展影响甚微,不易察觉,如何有效挖掘服务于叙事“隐性进程”的琐碎文本细节方能合理地揭示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仍有待研究。
图2 叙事“隐性进程”的概念整合模型
概念整合理论中,层创结构可动态地展现语言意义建构过程的深层认知机制,因此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层创结构挖掘叙事“隐性进程”不失为一种可行途径。根据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文学作品中叙事“隐性进程”的概念整合涵盖四个心理空间:原文空间、读者空间、类属空间、隐性进程空间。各空间里的元素通过映射共同参与叙事“隐性进程”层创性实时意义的建构。基于叙事“隐性进程”概念整合模型,其层创性实时意义建构机制如图2:原文空间和读者空间通过提取共有的相似元素,相互映射形成类属空间。然后,原文空间、读者空间和类属空间共同作用选择性投射生成隐性进程空间,最后,隐性进程空间里的元素进行完善、扩展后最终生成层创结构,实时揭示叙事“隐性进程”背后语篇的深层建构机制。
文学语言集理解、表达于一体,其中情节发展与叙事“隐性进程”交织前行。有效剥离叙事“隐性进程”成为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由此,读者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对作品文体特征、创作背景等信息予以了解,同时充分调动长期积累的知识体系或已有意象图式,建立读者空间。原文空间与读者空间相互映射,选择性投射至隐性进程空间,经过认知加工,进而生成层创结构。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巅峰之作,被誉为“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小说以他者视角,通过叙事“隐性进程”面纱下的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灵动地勾勒出“爵士时代”和“迷惘的一代”,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叙事作品隐性进程层创性实时意义的建构以各心理空间的概念映射为基础,剖析该建构过程有利于隐性进程表层下语篇建构机制的清晰呈现。由此,本文将从语言、行为、心理三个层面,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探讨叙事隐性进程的层创意义,揭示小说创作的深层认知机制。
1.语言层创性建构。
语言编码抽象的思想并使其具体化,其实现方式通过符号的使用得以践行。符号是语言的最小信息单位,由形式(口头的、文字的或手势的)和与形式约定成对的意义构成。[10]6由此可见,语言的形式呈多样化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广度。就文学语篇而言,其语言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通过文字的铺陈,叙事“隐性进程”能被作者巧妙地镶嵌在作品之中,对作品人物形象等塑造起到积极建构作用。
例1:And as the moon rose higher the inessential houses began to melt away until gradually I became aware of the old island here that flowered once for Dutch sailors’ eyes — a fresh, green breast of the new world. Its vanished trees, the trees that had made way for Gatsby’s house, had once pandered in whispers to the last and greatest of all human dreams…[11]171
小说结尾,尼克把盖茨比初次与黛西相遇时的惊奇和荷兰水手初次踏上美国这块土地时的感觉相提并论,[12]95并将其视作“新世界”(the new world)和“梦想”(dreams),这二者如何得以类化并深化主题可通过概念合成阐释。根据叙事“隐性进程”概念整合模型(图3),读者浏览原文了解其字面意义,同时大脑不断捕捉与之对应的概念,提取出“黛西”“重拾旧爱”,形成读者空间。两输入空间相互映射提取共有元素形成类属空间;然后,在类属空间参与下,两输入空间元素选择性投射形成隐性进程空间;最后,该空间元素结合“新世界”与“梦想”分别具有“充满吸引力”“难以触及”的特征,完善并扩展最终生成层创结构,即充满魅力的黛西就是盖茨比的新世界,重携昔日恋人之手成了盖茨比遥不可及的梦想。通过该层创结构,叙事“隐性进程”背后的语篇建构机制得到显化,无形地降解了作品主题解读的难度。
图3 语言层面叙事“隐性进程”模型
2.行为层创性建构。
根据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说话本身即是实施某种行为,因此行为一定程度上是话语机制运行的基本动力之一。叙事学视角下的叙事涉及环境、行为等,其中行为则以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为中心,具有外显和内在两种形式,是对相关刺激因素的能动反映,并常伴随动作产生。鉴于言语行为理论与叙事学的关联性,叙事学层面的行为可视为一种言语。本文分析的行为主要是文学作品的人物动作,通过人物动作的建构,叙事“隐性进程”的建构被进一步隐化,更易被忽略。
例2:He stretched out his arms towards the dark water in a curious way, and, far as I was from him, I could sworn he was trembling[11]25。
图4 行为层面叙事“隐性进程”模型
此处尼克应黛西之邀前往用餐。餐后返回居所时,尼克首次捕捉到盖茨比的怪异举动:“双臂张开”(stretched out his arms)、“身体颤抖”(trembling),这二者如何借助类化达到隐化叙事“隐性进程”建构之目的可运用概念整合给予解读。结合叙事“隐性进程”模型(图4),读者初步了解所述行为的产生背景,进而还原其真实动机,即“拥抱”“担忧”,建立读者空间。原文空间和读者空间的共有抽象元素跨空间映射至类属空间。以该空间为基础,两输入空间元素选择性投射至隐性进程空间。考虑到“张开双臂”具有向往或渴望的特征,隐性进程空间的元素对其进行完善、扩展形成层创结构,层创的实时意义为:盖茨比渴望拥抱黛西,但现实令他忧心忡忡。此时行为层面的叙事“隐性进程”被具体化,便于读者发现该行为表层下的深层建构机制。
3.心理层创性建构。
戴维·赫尔曼认为,认知叙事学指的是故事讲述实践中与心理相关的研究。[13]3作为认知叙事学的发展成果,心理叙事学着重关注与文本特征及叙事结构等相对应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表征,[13]51其研究对于内心世界的解读具有推进作用。由此可见,文学语篇的心理叙事有其研究意义。本文提及的心理的具体体现为表达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名词,心理词汇的运用使得叙事“隐性进程”内化,相关的文本也因此显得零散,难以服务于同一作品主题的解读。
例3:I began to like New York, the racy, adventurous feel of it at night, and the satisfaction that the constant flicker of men and women and machines gives to the restless eye.
At the enchanted metropolitan twilight I felt a haunting loneliness sometimes, and I felt in others...[11]57
图5 心理层面叙事“隐性进程”模型
小说中尼克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他不仅是小说的主要参与者,更是小说的叙述者。有别于盖茨比,尼克出生名门,在父亲许诺提供一年费用的条件下,他决定从事证券。后几经辗转,他只身来到纽约。逐渐适应美国的生活后,尼克的心理呈现矛盾状态,“喜欢”(like)与“孤单”(loneliness)彼此蔓延,这二者何以得到类化并凝聚文本细节可借助概念合成诠释。在叙事“隐性进程”模型下(图5),读者以原文为参照,通过自身经验或具身性等认知体验,提炼出尼克的“兴趣”与“失落”所在。由此原文空间与读者空间相互映射,通过提取其中共有的相似元素形成类属空间,紧接着,原文空间和读者空间的元素经过选择性投射生成隐性进程空间。与此同时,隐性进程空间的元素对“喜欢”体现外在感受这一信息进行组合,进一步完善、扩展产生层创结构,其建构的实时意义是尼克看似喜欢纽约,实则对当前生活感到失落。
叙事“隐性进程”层创性实时意义的建构涉及各心理空间元素的相互映射,其对于揭示作品背后的语篇建构机制,深化作品显性及隐性主题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阐释概念整合视角下叙事“隐性进程”运行机制,并结合文学文本实例,发现该机制对文学语篇语言、人物行为、人物心理层面的叙事“隐性进程”同样发挥建构作用,分别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隐性进程凸显、文本信息整合三个方面。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后续认知关照下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维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金胜昔,林正军.译者主体性建构的概念整合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116-121.
[2]谢建平.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空间层创性实时意义的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198-206.
[3]李昌标.概念合成的多域性与谢默斯·希尼叙事诗的合成度——以希尼的四首诗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1):26-31.
[4]苗菊, 王少爽. 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试析翻译准则[J].中国外语,2014(1):94-99.
[5]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Fauconnier, G. &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7]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李瑞.合成空间理论对外交模糊语言的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2012(4):42-45.
[9]申丹.何为叙事的“隐性进程”?如何发现这股叙事暗流?[J].外国文学研究,2013(5):47-53.
[10]Evans, V. & M.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11]Fitzgerald F. S. The Great Gatsby [M].England:Penguin Group,1990.
[12]张金凤.置身其中,游离于外——评析尼克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起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93-96.
[13]张万敏.认知叙事学研究——以鲍特鲁西和迪克森的“心理叙事”为例[D].扬州大学,2011.
Class No.:H04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he Emergent On-line-meaning Construction in Covert Progression
Hu Y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China)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has dynamically revealed the deep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language. Its emergent structure provides new metho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vert progression. By illustrating the cognitiv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emergent structure in covert progression, this paper has found: (1) conceptual blending has a broad explanation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research; (2) such a mechanism could exert an impact on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of covert progression in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literature analysis could be profoundly disclosed by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and be greatly deepened its overt and covert themes.
conceptual blending; emergent structure; covert progression
A
胡杨,在读硕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1672-6758(2016)08-0099-4
I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