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鑫,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语气副词“的确”“实在”比较分析
张伊鑫,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的确”“实在”是近义语气副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存在差异。句法环境上,“的确”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可以灵活位移,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而“实在”不可;二者都可以出现在转折复句中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语义背景上,二者出现的语义背景并不完全相同。语气上,“的确”侧重于[确认],“实在”侧重于[强调],此外“的确”还可以表示委婉语气,“实在” 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
的确;实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语气
1.研究角度。
“的确”和“实在”是现代汉语中非常相似的两个语气副词,留学生想要正确掌握这两个词就必须要正确区分二者的语义。关于二者语义的阐释,我们查阅了有关工具书,对它们的解释如下。
(1)的确。《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可以表示所说的客观情况完全符合实际,其真实性肯定无疑的意思,做状语。有重叠式,用以表示强调或加强语气;[1]
《现代汉语虚词手册》:表示十分肯定,带有强调语气,相当于“确实”;[2]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双向学习手册》:表示完全确定、实在;[3]
《现代汉语虚词英译》:有“完全真实、实实在在”的意思,用来强调行为或状态的肯定性。[4]
(2)实在。《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表示所说的客观情况完全符合实际,其真实性肯定无疑的意思,做状语时可以与“的确”互换;[1]
《现代汉语虚词手册》:表示确认,有“的确、确实”的意思;[2]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双向学习手册》:有“真、的确”的意思,表示对情况的确认。[3]
通过分析上述工具书对于二者语义的解释我们发现,“的确”和“实在”从语义上来看十分相近,有些辞书将二者进行互训,仅从语义的角度很难对二者进行正确的区分,因此很有必要从语义之外的角度对二者进行辨析。本文将从句法环境、语义背景以及语气三个方面对“的确”和“实在”这两个词进行比较分析,力求归纳出二者与语义相比更为突出的异同点,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前人相关研究。
关于这两个词的差异,前人已经做过相关研究。肖溪强(2007)归纳出二者在句法、语用上的差异;[5]谢蓓(2008)对二者在句式语义和形式分布上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探讨了它们在语用上的特征;[6]王叶萍(2008)从语义特征、主观评注性、搭配情况、句中位置等方面比较了二者的异同;[7]
还有一些将二者其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描写或者与其他语气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李劲荣(2007)指出,“实在”的语法意义就表现为“对事物性状高程度的主观确认,这一语法意义规约着进入句子的词、结构或句式所必须具有的相关特征”;[8]许娜(2008)对再肯定连接成分的语篇功能、语义和语篇衔接进行了比较和解释;[9]魏红(2010)从共时层面上分析了“的确/确实”主观性程度、出现的语境、出现的语体已经用法方面存在的差异;[10]杨雪梅(2012)运用语义结构分析的方法对“实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在”的三种意义并拟构了这三个义项间的关联和演变方向,建立了共时语义演变模型。[11]
1.句中位置。
二者都可以位于句首和句中充当高层谓语和低层谓语,当位于句首时是“在命题外对命题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当其位于句中时,是在命题内对谓词性成分进行确认”。[12]如:
(1)他离去的背影让我深深地感到,现在,他[的确]是独自一个人了。其实我们谁又不是这样呢?(残血《名人之死》)
(2)[的确]至今连立案也困难。似乎大不了算一桩民事纠纷。(莫怀戚《陪都就事》)
(3)老耿身子单薄,干这些山里活路[实在]吃不消,后来就挑货郎担走村串寨,贩卖些针头线脑,镜子蓖子扣子之类小百货,赖以维生。老耿奔走辛苦,收入微薄,一日三餐常以木薯充饥,经年不闻肉味。[实在]馋不过,一次,试着吃老鼠肉。(叶蔚林《灭鼠英雄——山中传奇》)
(1)(2)中“的确”分别位于句中和句首,修饰的分别是谓词性成分“独自一个人了”和句子“至今连立案也困难”;(3)中“实在”分别位于句中和句首,修饰的分别是谓词性成分“吃不消”和句子“馋不过,一次,试着吃老鼠肉”。
“的确”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属于“可移动副词(movable adverb)”,它可以从句中移位到句首,也可以由句首移位到句中。徐烈炯(2001)指出“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词语在语序方面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由于算子语序位置不同,全局的语义焦点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句子的语义真值”,[13]以(1)(2)为例,“的确”位移后原句仍成立,但是句子焦点发生了改变:
(1b)他离去的背影让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确]他是独自一个人了。其实我们谁又不是这样呢?
(2b)至今[的确]连立案也困难。似乎大不了算一桩民事纠纷。
“的确”由句中位移到句首之后,句子焦点由“独自一人”变为“他”,由“至今”变为“立案”。而“实在”的句法位置没有那么灵活,它在句中时不能自由的位移,位移之后句子不成立,上述(3)就不能变为:
*老耿身子单薄,[实在]干这些山里活路吃不消。
*馋不过[实在],一次,试着吃老鼠肉。
“的确”可以单独使用,而“实在”则不具备这种句法功能,如:
(4)孙有元摔坏腰后,就很少讲叙那个让我们感到不安的祖母。他开始习惯独自去回忆和祖母共同拥有过的昔日时光。[的确],我祖母和他之间的往事,也只有他能够品尝。(余华《在细雨中互换》)
(4)中,“的确”后用逗号隔开,单独成句,充当句子高层谓语修饰后面整个句子。
2.句子选择。
“的确”和“实在”属于表示主观大量类1语气副词,[14]因此二者都可以出现在陈述句中表示对一个事件的确认或强调。
“的确”还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的是非问句中,表示对上文某一情况的再次确认,如:
(5)如果不是这位受到美国教育的、文弱美丽的孙夫人当面这样讲,他会把这些话看做纯属共产党的宣传而不屑一顾的。但是,当这些话出自当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孙夫人之口时,他就不得不认真考虑她的直接见证人地位,以及她所叙述的真实性了。“孙夫人,这些是您的真实想法吗?您的确是这样认为的吗?”斯诺仍旧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宋氏家族全传》)
(5)中斯诺没有想到宋庆龄会这样说,他对她的说法表示怀疑,因此他要进一步进行确认。而“实在”则不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在是非问句中,问题的发出者是要确认某件事“是”还是“不是”,所以需要用表示“确认”的“的确”而非表示“强调”的“实在”来表达。[15]
二者都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但是“实在”在句中多和“太……”共现,而“的确”多和“很……”共现,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中选取了老舍、王朔、刘心武三位作家的作品进行封闭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1 “的确”“实在”与“太”“很”共用统计
当“实在”和“太”连用时多表示程度过头,经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包含主观色彩;“的确”和“很”连用时主观色彩较低,多用于客观事实判断,如:
(6)下班后,也就是听听戏呀,看看歌女呀,还可以换换脑筋;简直没有别的办法。读书吧,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已把书读通;现在简直没有什么可读的。家眷又不在这里,在屋里呆着,实在太苦闷!只好找地方去消遣消遣!(老舍戏剧)
(7)四爷把姑爷如何有钱,讲得天花乱坠。光是待客的美国香烟就取之不尽。美国香烟的确很值钱,谁不愿意来参加婚礼,白捞几支呢?(老舍戏剧)
(6)中主人公自己不愿意待在家里,认为在家里带着太苦闷,这种判断包含主人公的主观判断;(7)中美国香烟值钱是一种客观事实,无论主人公怎样认为,这种客观事实都不会改变。
二者都不可以用在祈使句中,因为祈使句是要求别人去做某事,而“的确”“实在”表示对事物的确认和强调,二者的语义特征不相符。
1.的确。
“的确”的语义特征为[确认],[7]那么它的语义背景我们可以归纳为:
语义背景:A1陈述某个现象或者情况,B1对这种现象或者情况进行确认或者评判。
语义结构模式:A1,的确B1。如:
(8)我知道在以前,那些五元十元的人民币,一经占领市场,就称雄二三十年。我想,这[的确]没什么意思,即使它们是又金贵又宝贝的钱,让人握久了也会感觉麻木,心生厌倦的。 (刁斗《伪币制造者》)
语义背景:A1陈述某个现象或者情况,B1对这种现象或者情况进行确认或者评价,1C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语义结构模式:A1,的确B1,但是C1。如:
(9)我的确不懂那本书的价值,但我看懂了他的眼睛——从那里面放射出来的一种让人颤抖的金光。(郑万隆《李大学问》)
语义背景:A1陈述某个现象或者情况,B1对这种现象或者情况进行确认或者评价,C2对这种现象进行同义重复呼应上文。
语义结构模式:A1,的确B1,的确C2。如:
(10)这种豪华车坐起来[的确]使人飘飘然,A老是开车的老手,很懂得车子的好坏,正如他过去是骑马的老手,很懂得什么是好马一样,他叫驾驶员把车开了出去,在马路上兜了一圈,他还亲自开了一段试试,[的确]不错,机动灵活,安全舒适,有空调和一套柔和的立体声音响设备。(马识途《专车轶闻》)
语义背景:A2陈述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行为,B2目的。
语义结构模式:A2,的确B2如:
(11)我说别别,我还是吃苦在前的好,长征的时候毛主席还把马让给战士骑呢。可他们还是不干,说现在是和平年代,领导应该有所特殊。于是,我出发时挎了一身女式小包,到最后连自己的军用书包都不用背了,[的确]感到身轻如燕。(刁斗《伪币制造者》)
语义背景:A1陈述某个现象或者情况,B3对这种现象进行同义重复。
语义结构模式:A1,的确B3。如:
(12)“五一”前夕,春红要回沈阳,她问我是否也有回家的打算,我犹豫了一下,如实说没有。我的确没有回家的打算。(刁斗《伪币制造者》)
2.实在。
语义背景:A1陈述某个现象或者情况,B1对这种现象或情况的主观评价。
语义结构模式:A1,实在B1。如:
(13)曹干事下意识地加快步子,他怕尹冰看见他,看见了大家都尴尬。等跑远了,曹干事认真地停下来回身望去。尹冰和吕明艳仍然站在那里,朝霞从他们身上流过,于是地上便有两条身影,那身影在曹干事看来实在是很亲近的。(何继青《一段行程(下)》)
语义背景:A2陈述说话者主观上想达到的某个目标,B2表示与这种目标相反的情况。
语义结构模式:A2,可是/但是(转折连词)实在B2。
(14)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强迫自己不去想它,可是[实在]就是做不到,一连好多天,我就像是得了精神病一样,许多当年住在府佑大街时的景象,又浮现在跟前。(林希 善人坊——《府佑大街》)
语义背景:A1陈述某种现象或者情况,B1对这种现象或情况的主观或者客观评价,C1根据这种评价而做出的某事。
语义结构模式:A1,实在B1,所以(因果连词)C1。如:
(15)中国人多,地方又大,奉系的人说给你立人下民众巷恭立的善人坊,皖系的人不同意,要想一致,还得打一仗,[实在]也太麻烦,所以直到今天也没有哪户人家立成天下民众恭立的善人坊。(林希 善人坊——《府佑大街》)
有时因果连词可以省略,如:
(16)这个人在“文革”时被诬为“三家村黑店小老板”,[实在]受不住了,决定自杀。(张长弓《超脱》)
王叶萍(2008)指出,语义特征上,“的确”表示[确认],而“实在”表示[强调],[7]如:
(17)科学主义之所以重视、崇拜科学,其直接动机就是希望从科学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有用性,而科学本身也[的确]内含有巨大的有用性。(北大语料库)
(18)这一年多来,每一夜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自然而然就想起做试验的事来了。不过我还没有最后打定主意,这种事不是随便打得定主意的,但是那种诱惑实在是太强烈了。”(残雪《名人之死》)
“的确”除了可以传达确认语气之外,还可以表示和强调语气和委婉的语气,如:
(19)“五一”前夕,春红要回沈阳,她问我是否也有回家的打算,我犹豫了一下,如实说没有。我的确没有回家的打算。(刁斗《伪币制造者》)
(20) 中国有没有世界名牌?应该承认目前还没有。去年年底评出的世界百家名牌,中国一个没入选。我没再往下看,不过大概看到200家也不会有。再以联想为例,在中国它的确是一个名牌了,但在世界上恐怕连名牌的小老弟也算不上。(北大语料库)
(19)中“我”前面已经明确表示没有打算回家,后句中用“的确”目的不在于确认而在于强调自己的这种打算;(20)中说话者想表达的是联想在国际上影响力不足,但是处于对联想的尊重没有直接表达,而是先认可了联想在国内的地位,然后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的确”出现在转折复句中时,往往表达的是一种委婉的不赞同,即在肯定别人的前提下再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用法估计到了对方的面子,同时使自己的反对显得不那么生硬,符合礼貌原则,但是“实在”则不具备这种用法。
“实在”除了表示强调语气之外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如:
(21)“你要有闲心,”临出门时他说,“哪天跟我一块儿去玩会儿,请您看看我的手上功夫,见笑见笑……虽然说是快打绝了,讨路的飞禽总还是有的,[实在]没有还有野兔垫底儿呢。”(中杰英 《猎杀天鹅》)
(22)16年前,我知道得了直肠癌,好像心都不知掉到哪里去了。脑袋里只装了两个字:完了!我爱人知道了我只能活两年,就趴在我面前哭。我不敢哭,因为我要是一哭,她会哭的更厉害。可我实在想哭。眼里的泪水打着转还强装笑脸唱歌安慰她。她说:“别唱了,你还不如哭呢。”说完放声大哭。我实在绷不住了也跟着哭。 (《人民日报》1995-2-10)
(21)中,“实在”表示退而求其次的意思,即使没有飞禽还有比飞禽次一点的野兔可以吃,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22)中“实在绷不住了”表示“我”已经努力地克制到了极点但是却没能坚持住,“实在”表示几经努力到极点的语气。
文章对现代汉语中用法相近,留学生不易区分的语气副词“的确”和“实在”进行了辨析。“的确”“实在”作为近义语气副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存在差异。在句法环境上,“的确”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可以灵活位移,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而“实在”不可;二者都可以出现在转折复句中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在语义背景上二者出现的语义背景并不完全相同。在语气上,“的确”侧重于[确认],“实在”侧重于[强调],除此之外“的确”还可以表示委婉的语气,“实在” 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
注释
①本文对语气副词采用齐春红按照主观量大小对语气副词分类的方法。
[1]卢福波. 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晓琪. 现代汉语虚词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宋立.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双向学习手册[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4]陆国飞、汤艳. 现代汉语虚词英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5]肖溪强.略论“的确”“实在”的句法语用差异[J].语言研究,2007:74-78.
[6]谢蓓.评注性副词“的确”与“实在”的对比分析[J].科教文汇,2008:45-47.
[7]王叶萍.副词“的确”和“实在”的多角度辨析[D].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8]李劲荣.“实在”句的语义格局与句法制约[J].世界汉语教学,2007(2):40-53.
[9]许娜.再肯定连接成分“的确、实在、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
[10]魏红.“的确/确实”的主观化与语法化---兼议“的确”与“确实”的差异[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5):46-51.
[11]杨雪梅.副词“实在”的语义分析及教学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12(1):124-132.
[12]汲传波.强调范畴及其若干句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72.
[13]齐沪扬.语气词和语气系统[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4]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15]陈颖.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Class No.:H1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 Que" and "Shi Zai" of modal adverbs
Zhang Yixin, Zeng Chuanlu
(The literature collage of Gui 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indeed", "realism" as a close modal adverb,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yntactic environment, semantic background and tone. In the syntactic environment, really can be used alone, can be flexible displacement in a sentence can appear in is no questions, and "reality" can not be; the two can appear in trans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but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emantic context, the semantic background of the two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tone, "indeed" focus on [OK], "real" focuses on stresses that besides "indeed" can also said the tone of euphemism, "really" can also convey said retreat and beg next and said several efforts to reach the pole tone.
indeed; reality; syntactic context; semantic background; tone
A
张伊鑫,在读硕士,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YY1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9YJC740020)、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GZYB5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硕士点项目(项目编号:12SSD014)的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6)08-0151-4
H14
曾传禄,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师范文学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