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山梨花

2016-08-15 19:53杨真彭云龙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钢钎肩挑养牛

杨真+彭云龙

“有女莫嫁川岩村,肩挑背驮苦一生。”曾经苦不堪言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大湾罗乡川岩村而今已面貌一新:建了水泥路,修了水渠,还通了自来水,村民大都通过养牛走上了致富路……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对村里的女支书杨来娣称赞不已,说她是侗乡的“山梨花”。

川岩村是一个石头寨,属喀斯特地形。由于地表土层浅,蓄水能力差,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全村204人,残障人就有39个,杨来娣的丈夫也是残障人。

为了让乡亲们摆脱贫困,杨来娣不顾家里人反对,2002年主动站出来,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也就是这一年,村民姚秋林和儿子姚白云误食鼠药中毒。当时村里青壮男子汉都进城打工了,杨来娣火急火燎只喊来几个妇女,没办法只好先把姚白云抬到医院抢救,再回来抬姚秋林。山路荆棘丛生,从川岩村去县城医院,来回一趟整整花5个多小时,等杨来娣她们翻山越岭回到村里,姚秋林等不及刚好咽气。“山路不通害死人哪!这肩挑背驮何时是个头!”眼看着一个大活人因为路不通耽误了抢救时机,杨来娣心痛极了,当场就哭了。“拼命也要修路!”

经测算,要打通这条路,至少需要80多万元。杨来娣多方汇报争取到了上级立项支持,但仍然有近20万元的缺口。于是她发动村民集资,26个残疾人实在没钱,杨来娣当场把自家的猪卖了垫上。

挖掘机进山以来,杨来娣把自家的鸡每天杀一只招待挖掘机师傅。一段时间后,挖掘机师傅说:“杨大姐,这条路石头多,太难挖了,机器损耗大。你家的鸡我吃了无数只,这工程不做对不起你,做下去我不但没有赢利,还要倒贴钱呀!”杨来娣忙说:“你放心,钱不会少的,只是付款时间拖后些,我们就是卖鸡卖猪,卖米卖苞谷也要把路修好。挖掘机挖不动的地方,我们用钢钎凿开,你看怎么样?”挖掘机师傅被她的执着打动了。

杨来娣带领乡亲们在崇山峻岭间破石开路。没有炸药雷管,她带头抡起十多斤重的铁锤砸钢钎。开始一锤下去,钢钎只在石板上留一个白印,手却震得发麻。后来一锤一锤下去,坚硬的石板终于裂开一条长长的缝。钢钎慢慢变短,手上老茧慢慢增厚。一段一段地修路,像蚕吃桑叶,钢钎磨损上百根,撮箕挑坏了千多担。

5年后进村公路终于完工通车。在杨来娣努力下,川岩村先后修建了13.2公里村级公路和入户道路,村民们肩挑背驮成为历史。2011年,杨来娣全票当选为川岩村党支部书记。

饮水难是村里最头痛的问题。如遇天旱,水库干了,稻田龟裂了,村民要走数十公里到山脚下挑水喝。她带领村民投工投劳,修建蓄水池12口、水窖26个、水渠3.4公里、电排灌站2座,村民饮水和稻田灌溉难题得以解决。在她的努力下,全村农网改造工程也顺利完工,村里“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三座大山从此被推翻。

眼看着条件好了,可是村民生活依然没有好起来。杨来娣又愁起了新问题。

川岩村田少、土少,且土地贫瘠,抗自然灾害能力差,靠天吃饭,搞种植业没有希望。于是杨来娣想搞养殖,听说养鸡能挣钱,就买了近千只刚孵出来的雏鸡喂养。可缺乏经验,防疫跟不上,雏鸡长成仔鸡时全部病死。几番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当她正绞尽脑汁寻找突破口时,杨来娣发现川岩村山上到处是野草,适合养牛。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后,她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当地肉牛公司合作,带领群众走养牛致富的路子。2011年,群众自筹资金8万元修建牛栏,养牛107头,当年收入25万多元。尝到甜头后,群众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杨来娣又组织七家养牛大户集资20多万元成立养牛合作社。去年,村里新修能养100头牛的牛栏2处。目前,全村肉牛年产值达3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570多元。

村里富裕起来后,杨来娣的子女要接她去城里享福,她却还想建一座村级敬老院,同时想扩建养牛场,建设3000亩草坡草场,养牛1000头以上,带领全体村民奔向小康……

猜你喜欢
钢钎肩挑养牛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一肩挑”后如何走稳?——基层对“一肩挑”的感触
“一肩挑”挑得可好?——“一肩挑”运行状态观察
钢钎静探设备的研制及其在输电线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Tujia Masons
新型测量钢钎
——一款接地电阻测量钢钎的研制与应用
徐丽红:柔肩挑起“千斤担”
肩挑希望
探索养牛模式 打造养牛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