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民族精神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始终支撑着各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精神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将是新时期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历史教科书充满强烈的民族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铸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生动教材。现结合长期工作实践,谈谈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以史明志,以史育人的一点体会。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最宝贵的中华民族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题,历史教育应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形式。通过学习历史,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明,让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激励着学生学习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重点内容,紧紧抓住爱国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懂得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如学习中国古代史时,结合有关图片突出介绍我国是人类祖先最先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的民族,中华文明带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一个辉煌接着一个辉煌,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我国古代文明长期处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在教学中,满怀激情,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古代中华辉煌的文明,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培育学生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虎门销烟”、“血肉筑长城”等史实时,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创造生动的情景,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总是把个人荣辱融入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中,他们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儿女为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民族气节,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警示未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自强不息,奋发读书,长大后更好地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二、突出优秀传统美德教育
优秀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基因。我们民族历来是推崇以德立人的民族,以美德懿行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把道德修养作为最崇高的事业。从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辉煌往往就是从学校开始的。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知识、情感需要为本,帮助他们培育民族精神和健康人格,树立美好的道德观。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更好地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道德观念是历史的积淀。千百年历史中,伟大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传统美德,无数优秀的前辈和先人身体力行,发扬德性,垂范于后世。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发奋忘食,乐而忘忧”,岳飞戎马一生,精忠报国,苏武北海牧羊,不辱使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课堂教学中,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史实时,充分运用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内容,以突出介绍先人们忠于国家、一身正气、天下为公、舍己为人、发奋刻苦、温良恭信、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感受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淳厚民风,崇高气节,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感人魅力。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广泛渗透于道德规范、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中,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始终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始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正是这种把群体道德视为道德核心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特有的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优良传统、美好品德总是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介绍了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张云泉等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这一个个闪光而伟大的名字,无不闪烁着高尚道德的光辉和美好的人格魅力,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听了介绍后,深受感动,十分敬佩,激发了感情。通过学习感受古今优秀人物、英雄模范的高尚情操、美好品德,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