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性格对幼儿的影响研究

2016-08-15 23:21张晗萍
考试周刊 2016年63期
关键词:同伴行为习惯性格

张晗萍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成长。本文从性格四个基本特征入手,研究教师性格对幼儿性格、行为习惯、同伴交往及学习兴趣与效果等产生的影响,从而构建一个优秀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性格特征框架,以促进学校及个人对幼儿教师性格的指导与培养。

一、幼儿教师的性格对幼儿的影响

(一)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影响,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先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和受教育影响的结果,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从幼儿心理和教育理论来看,0-6岁是一个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是最有可塑性的阶段,也是人的智能和性格奠基最坚实的阶段,而3-6岁的幼儿正处在性格形成的水泥期阶段,也就是关键期,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学校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性格是影响幼儿的主要因素,如果这时候教师的良好性格可以给幼儿以榜样,那么幼儿的性格就可以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教师的行为习惯是基本定了型的,在幼儿园里,他们的行为习惯幼儿都能观察到,并且幼儿正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榜样作用,孩子们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常说“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这样做的”等类似的话,可见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伟大的”、“高尚的”,教师日常情绪态度对幼儿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幼儿社会行为多半在幼儿园与老师和同伴间的交往,几乎一整天都要和教师和同伴们待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同伴交往主要指儿童和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最大特点在于儿童和同伴之间有明显的平等性,而且同伴群体是由儿童自己选择、建构完成的。同伴间的交往有利于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发展。在4-6岁时,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迅速,而成人在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幼儿最强有力的人物。幼儿对外界很多看法都受到教师对其评价的影响,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切忌对幼儿做出一些负面评价影响幼儿同伴交往。

有些幼儿教师的性格是活泼开朗的,乐于与他人交往,平时教学生活中,教师表现的都是积极的一面,面带微笑,平易近人,与配班老师、保育员合作得十分愉快,与幼儿的相处也是轻松欢乐的。幼儿在这种教师的带领下,受到教师性格魅力的感染,就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像老师那样与其他人和睦相处,慢慢地幼儿的社会化交往就会轻松自在,成为容易与人相处的人。

幼儿教师是一项伟大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担当此任,继而成为幼儿的帮助者、指导者、引领者,奠定幼儿教育的基础。优秀幼儿教师具有如下性格特征:1.积极而稳定的情绪;2.热情而开朗的性格;3.耐心细致、冷静沉着;4.温和宽厚、真诚自信;5.有事业心和爱心;6.有坚强和耐挫的意志;7.善于学习,不断进取。

二、幼儿教师性格培养的启示

本研究中,幼儿教师的性格是影响幼儿的主要因素,从性格出发,研究性格特征的差异,以及对幼儿多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下来,幼儿教师的性格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优秀幼儿教师的素质标准,希望对在职或即将入职的幼儿教师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环境,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一)学校

幼儿教师入职前接受的学校教育,大多是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教育,涉及心理素质和性格培养的课程活动不多。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专业知识和钢琴、舞蹈等必备技能,繁忙的学业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关注不够多,学校开展的相应课程不多,导致入职后有些人发觉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或者在工作中受到难以排解的压力,造成这些的原因很可能是职前性格培养和心理素质锻炼不够。因此,学习学前教育的大学生不要忽视自身性格和职业的关联,学校需要开展一些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性格与即将从事职业所需性格的差异的课程活动,培养他们缓解压力、释放负面情绪的处理能力,带领他们多到幼儿园学习,多和幼儿接触,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便入职后不会产生太大心理差异。

(二)个人

个人性格在成人以后基本已经定型,但是可以通过锻炼改变。首先个人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态度,从小事做起,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自我克制,磨炼意志,并且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修养自身性格。面对不良情绪的干扰,幼儿教师必须学会一些方法调试自己的心情,譬如,自我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宣泄法、交往调节法等,适当运用这些方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给幼儿以良好的示范,也可以令自身素质提升。

幼儿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幼儿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幼儿模仿心强,好奇心强,但辨别力较弱,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给幼儿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有些父母或家长会忽视孩子性格的培养,面对幼儿不良性格习惯,不予以批评纠正,久而久之,幼儿的性格逐渐定型,很难改变,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起着良好的模范作用,给幼儿优质的学习对象。在对待事物的态度,调控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如何融洽相处等各个方面做出正确的榜样,用行动教导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性格。

猜你喜欢
同伴行为习惯性格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猫的性格爪知道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