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培 贾德梅
[摘要]分散学习效应是指随着重复间隔的增加重复项目的记忆效果增加。根据学习阶段提取假说,只有当第二次呈现刺激时能成功检索到首次呈现的记忆信息时才会出现该现象。在语义表征相同的情形下,背景或结构信息的变化对信息检索起促进还是阻碍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以维汉双语为学习材料,以0和4为重复间隔类型,分别进行正字法与语义水平以及正字法水平上的实验研究,调查双语表征水平上重叠度对学习阶段检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正字法与语义水平任务上,存在分散学习效应,而在正字法任务上消失。说明正字法和语义规则共同被激活才能产生成功的语义检索。如果只是正字法水平的表征被激活,学习阶段检索并不会发生,结果在自由回忆中分散学习效应也不会出现。
[关键词]分散学习效应 正字法 语义 学习阶段提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245-02
学习阶段提取假说认为,在进行重复学习时,第一次和第二次呈现的背景信息的变化会被自动与记忆项目一起被编码,背景信息会被纳入重复项目的记忆痕迹,会随间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间隔越长背景信息越复杂,成功提取首次记忆痕迹的难度就越大,投入认知资源量也越多。因此,记忆效果也越好。学习阶段信息的成功检索是分散学习效应出现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这已经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在Johnston和Uhl给被试分散或集中呈现一系列词汇,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词的新旧(首次呈现为新,重复呈现为旧),随后进行自由回忆任务,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写出之前学习过的词汇。结果表明,只有在那些能正确判断新旧的项目上出现了分散学习效应。[1]Thios和DAgostino对检索和非检索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检索条件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词汇(分散或集中),首次呈现一个短句(如管理人员搭乘快速列车),第二次呈现首次呈现的部分词汇(如快速列车),并要求被试检索首次呈现信息,将句型变为被动名(如快速列车被管理人员搭乘)。在无检索条件下,词汇只是被简单重复。结果发现,在检索条件下存在显著的分散学习效应,而在非检索条件下分散学习效应消失。[2]
尽管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重复项目在学习阶段的检索是自由回忆任务中的分散学习效应的必要条件。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学习阶段检索机制本身的一些影响因素。Toppino等人发现,间隔的长度对学习阶段检索有负向影响。并且,学习阶段检索的失败主要是由背景信息改变的数量所决定的。[3]在Verkoeijen等人的研究,将呈现背景分为相同和不同(如白—白,白—灰)两种条件,结果发现,在相同背景下间隔重复效果要好于不同背景。[4]鉴于不同背景条件下,单词重复的意义并未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语义水平上的表征完全相同,Verkodijen认为学习阶段检索对重复项目的外在特征很敏感。但是,随后很多研究却发现识记项目物理结构的变化,并不会导致记忆效果的变化。Glanzer和Duarte等人采用英语-西班牙双语被试,对相同语言和不同语言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语言条件下集中学习效果要好于相同语言,这是由于双语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编码信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分散条件下,双语重复与单语重复记忆效果并无显著差异。[5]这与Verkondijen等人的研究并不相同,即表层的正字法水平的差异并不会影响学习阶段编码信息的检索。
Glanzer和Duate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两个方向去进行推论。首先,学习阶段的检索发生在重复项目的语义水平上。第二,虽然学习阶段检索是自动化的被动过程,但是由于被试知道随后会进行自由回忆,可能在刺激第二次重复出现时刻意进行主动检索。也就是说,被试能够将两种不同形式的词语整合入相同的语义加工单元中。也就是说本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有目的的学习指导造成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学习阶段提取要求重复项目只是语义水平的,还是语义和正字法水平上的,这并不能完全确定,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对此问题进行验证。实验一要求被进行语义和正字法水平的加工,实验二要求被试只进行正字法水平的加工,并且两个实验中被试在学习结束之前都不知道,随后会进行自由回忆测查。
一、方法
(一)被试
选取维吾尔族本科生30人(男女各半)年龄19—24周岁,均为右利手。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入大学学习后通过国家汉语水平考试(MHK) 四级乙等以上,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非语言文字或心理学专业,未参加过类似实验,无神经系统及精神疾患。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实验,实验后有少许报酬。
(二)实验材料
从《维吾尔语小学、初中语文教材高频词表》中选取词频在500以上,长度在3—5之间的词语54个,与相应汉语组成词对。其中一半词对代表的是非生命词,一半代表的是生命词。维吾尔语字体为 ALKATIP Kitab Tom,汉语为楷体,字号为48,输入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文档中,设置底纹为黑色,字体颜色为白色加粗,用screener_plugin截图,最后将图片在Adobe Pho-toshop CS5中制成2cm×2cm的BMP格式的图片。
其中选取10个词对作为练习,让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另外,再选取8个词对(生命与非生命词各半),分成两半,作为填充材料分别放在实验的开始和结束,用于避免近因和首因效应。正式实验中,选取36个词对,共分为三组。组一包括12个词对,只呈现一次(维吾尔语和汉语各半);组二包括12个词对,两次连续重复呈现;组三包括12个词对,两次间隔重复呈现,中间间隔4个词语。
(三)实验设计
实验一和实验二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设计。首先,本实验整体是一个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包括单次学习和重复学习两个水平。而重复学习本身是一个2(语言类型)×2(间隔类型)的组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一为组间变量,两个水平:单语(维—维、汉—汉)和双语(维—汉、汉—维)。自变量二为组内变量,两个水平:lag0和lag4。因变量为自由回忆阶段的正确率。
(四)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自由回忆阶段。被试事先并不知道学习之后要接受自由回忆测查。在学习阶段,首先在屏幕上呈现“+”注视点500ms,然后呈现800—1200ms之间(M=1000ms)随机的空屏,之后呈现词语,不同类型的被试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3000ms内被试不做反应则直接进入下一个trial。
在实验一中,采用生命词判断任务和愉悦度判断任务,如果在词语的右边出现#,被则对所呈现词语作出有无生命的判断,有生命按“F”键,无生命按“J”键。如果词语的右边什么都没有出现,被试需要对词语的愉悦度做出判断,如果被试觉得该词语能带来愉快情绪,则按“F”键,否则按“J”键。
在实验二中,被试需要进行的判断任务是:如果出现维吾尔语,被试需要对维吾尔语包含几个字母做出判断,包含3个字母按“F”键,包含5个字母按“J键”,如果是4个字母则不做反应。如果出现汉语,被试需要对字体的结构做出判断,如果是独体结构按“F”键,非独体结构则按“J”键。
在自由回忆阶段,学习之后被试进行5分钟左右与实验无关的数字实验,然后进行自由回忆。被试的任务是在纸上写出自己可以回忆到的学习过的词语。如果该词语是以单语言形式呈现的,那么写出相应语言形式的词语。如果是以跨语言重复的形式呈现的,被试需要同时写出两种语言形式的词语,只要其中一种语言形式写正确,就记为正确回忆。自由回忆的时间为10钟。
二、结果
(一)实验一的结果
首先,进行频率效应的检验,对单次和重复学习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单语重复条件下,重复学习的正确率(27.30±2.91)显著高于单次学习(13.23±1.33),t(29)=5.27,p<0.001,在双语重复条件下,重复学习的正确率(30.56±2.64)也显著大于单次学习(13.23±1.33),t(29)=6.63, p<0.001。
对重复学习进行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间隔类型主效应边缘显著(F(1,29)=3.49,p=0.07),重复语言的主效应并不显著(F(1,29)=1.72,p>0.05)。总的来说,分散条件的自由回忆率(31.15±2.98)高于集中条件(26.72±2.57),双语重复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30.57±2.64)与单语重复条件(27.30±2.91)无显著差异。而间隔类型和语言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1,29)=5.33,p<0.05),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单语条件下,分散学习的正确率(32.30±3.28)显著高于集中学习(22.30±2.54),t(29)=2.49,p<0.01;在双语条件下,分散学习效应消失t(29)=0.43,p>0.05,即分散学习(31.13±2.59)与集中学习(30.00±2.68)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为了探究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学习条件下语言类型的差异,结果发现在集中条件下,双语记忆效果(31.13±2.59)要显著好于单语条件(22.30±2.54),t(29)=2.29,p<0.05,而分散条件下,双语(30.00±2.68)与单语记忆效果(32.30±3.28)并无显著差异,t(29)=0.76,p>0.05。
(二)实验二的结果
首先,进行频率效应的检验,对单次和呈现两次的条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相同语言条件重复下,两次呈现的正确率(27.30±2.91)显著高于单语条件(13.23±1.33),t(29)=2.74,p<0.001,在双语重复条件下,重复学习的正确率(30.56±2.64)也显著大于单次学习(13.23±1.33),t(29)=4.01,p<0.001。
对两次呈现条件进行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间隔类型主效应和重复语言的主效应并不显著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三、讨论
当刺激第二次呈现时,成功检索到首次呈现的记忆表征是分散学习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实验一为学习阶段检索成功提供了很有意义的信息。在分散条件下,单语和双语记忆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学习阶段成功检索是建立在语义表征水平上的。但是,拥有共同的语义表征并不足以产生学习阶段检索。也可以认为只有在两次呈现条件下语义都被激活学习阶段检索才会发生。这也从另一方面暗示如果阻止了语义水平的加工,那么分散学习将会消失。为了验证该假设,实验二,让被试只进行正字法水平的加工。结果发现无论单语还是双语条件下,分散学习效应都消失了。
四、结论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说明正字法和语义规则共同被激活才能产生成功的语义检索。如果只是正字法水平的表征被激活,学习阶段检索并不会发生,结果在自由回忆中分散学习效应也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Johnston,W.A.,& Uhl,C.N.The contributions of encoding effort and variability to the spacing effect on free recal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 Memory,1976,2(02):153-160.
[2]Thios,S.J.,& D'Agostino,P.R.Effects of repetition as a function of study-phase retrieval[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1976,15(05):529-536.
[3]Toppino,T.C.,& Bloom,L.C.The spacing effect,free recall,and two-process theory:a closer look[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2002,28(03):437-444.
[4]Verkoeijen,P.P.J.L.,Rikers,R.M.J.P.,& Schmidt,H.G.Detrimental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change on spacing effects in free recal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2004,30(04):796-800.
[5]Glanzer,M.,& Duarte,A.Repetition between and within languages in free recall 1[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1971,10(06):62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