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晖
[摘要]新闻发布会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径,具有信息传播、沟通宣传的作用。发布会现场口译译文在一定时间内是有关消息的唯一权威来源,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意义重大。本文对以往文献进行研究之后,选择释意理论作为理论支持,结合对新闻发布会本体特征的分析,对两会新闻发布会进行个案研究,提出此类口译的建议处理方式。与释意理论提出的口译三步骤相呼应,本研究提出,通过译前准备,掌握发布会所涉及的各类知识及信息,是脱离原语外壳、精准把握语意的必要条件;解释和省略是在这一特殊语境下目的语重构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 口译 释意理论 脱离语言外壳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78-02
一、新闻发布会口译研究的重要性
国际化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公共外交成为了一个国家塑造维护国际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新闻发布会则是公共外交活动中实现信息高效传播的途径之一。
在新闻发布会这一跨文化外交场景下,口译工作承担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新闻发布会往往涉及国家政策、国际事件等严肃问题,因此对口译质量和信息传达效果都有极高的要求。然而中西方思维模式与陈述结构存在明显差别:西方文明通常较重视言语语篇结构的逻辑性、层次性及抽象性,讲究条理分明,重视结论;东方文明重“悟性”,重直接的情感、意会交流,不重线性言语表达。(鲍刚,1998)基于此,对于新闻发布会这一特殊场景下的口译研究是具有必要性的。
二、新闻发布会口译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口译场景,由于新闻发布会通常由“信息发布”和“记者提问”这两个环节组成,发言人及其发言内容随机性较强。此外,新闻发布会通常为某一受国际关注度较大的问题而召开,因此发布会上的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
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权威组织或机构召开,为官方发布重要信息的渠道,通常与政府及外交活动相关。就其语言特点,政治及外交色彩浓厚。在此场景下,各国记者及官方媒体都会密切关注发布会所传达的信息。因而要求发言人及译员谨慎选择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在新闻发布会场景中,发言人除了信息发布者,还有媒体记者,因而译员的口译工作通常也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双向翻译。
三、释意理论在新闻发布会口译实践中的应用
释意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长久以来一直被应用于口译研究。在新闻发布会这一特殊场景下,释意理论的应用对于其口译活动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释意理论
释意学派认为,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释意派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和非语言的意思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根据释意理论,可以将口译活动分解为三个过程,即源语理解、脱离语言外壳、目的语表达。这三个过程构成了释意学派提出的三角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理解”即对源语信息全面、彻底的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即从源语信息中获得意思;“目的语表达”即将获得的源语意思用目的语重新表述出来。
(二)新闻发布会口译的难点
1.现场的不确定因素
新闻发布会常常伴随问答环节,从而造成现场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环节中,媒体所提出的问题及发言人所做的回答都是无法预先给予口译员参考信息的。有时,某些提问或语言的内容可能对发言人、主办团队、相关官员或是某个民族具有攻击性,甚与主题毫不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发言人可能不愿直面回答这些问题。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口译员充分考虑到政治因素,用最适合的语言进行目的语产出。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体可能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国籍、年龄、性别及口音等都存在差异及不确定性。而口音对口译工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而来自媒体的不确定性也给新闻发布会口译工作带来了困难。
在一般口译场景中,发言人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通常有书面文稿,因此信息发布时逻辑清晰、语速平稳,利于译员预测语段及间隔的长度。然而,当回答媒体提问时,发言人几乎没有时间充分整理自己的语言,因此信息的发布一般在节奏和内容上缺乏稳定性,从而给口译工作增加困难。
2.文化差异
口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是特定历史文化发展和积累下的产物,因此译员在工作中总会面临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挑战。
在某种文化背景下,语句的表达除了字面意思之外可能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暗示,因此,口译工作并不等同于两种语言之间词语或语句的简单对等转换,而是要以目的语这一载体传达源语文化背景下的实际意思。此外,译员所产出的目的语对于目标听众必须易于理解,因此目的语的产出必须符合目标听众所处文化背景下的用语习惯,这对于译员又是另一项挑战。例如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关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提问时说:“为什么总拿中国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例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做文章”并不简单指“写一篇文章”,而是“挑毛病”“找问题”。
有时,一种语言表达对于特定民族或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是易于理解的,但对于这种文化背景之外的听众却是陌生甚至无法理解的。例如,被中国人所熟知的“五年计划”(例2)却不能被仅仅逐词对应地译作“five year plan”,而需要添加进一步解释以方便目标听众理解。因此,准确的目的语表述应当为“the five-year pla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3.模糊语
模糊语是在新闻发布会中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在谈论某事物时,并不直接说明,或者语言所指代的信息并不明确。(廖建乐,2011)
在新闻发布会场景中,发言人出于长期语言习惯可能会经常使用模糊语。通常,对于相同文化背景下的听众,理解发言人所使用的模糊语并不存在困难。然而,如果译员在产出过程中没有恰当处理源语中的模糊语,即便进行了逐词翻译,缺乏某种文化知识的目标听众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仍会面临困难。
例如,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说道:“我们还有两位新任副总理,一位是张德江,一位是王岐山,他们都曾经担任过‘地方大员。”(例3)在这句话中,“地方大员”便是模糊语。中国听众理解这一模糊语并不存在困难,但对于不熟悉中国政界人员的其他文化背景的听众来说,如果所获得的信息仅为“local high-ranking officials”,这两位副总理过去的政界身份仍旧不明确。
此外,口译员在进行外语到母语的翻译时,如果源语中存在较多模糊语,也会给译员的理解和信息传递造成困难。
(三)新闻发布会口译技巧
1.译前准备
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工作。对于一名优秀的译员来说,口译工作始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根据释意学派提出的三角模型,理解是口译的第一步,没有对源语信息的准确完整理解,译员是无法完成脱离语言外壳和目的语表达的。在正式进行口译工作之前,充分的译前准备能够为口译三个阶段的质量提供支持和保证。
新闻发布会上所解释的问题通常涉及科学、技术、环境、军事、政治、教育、医疗、经济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只具备语言能力而不具备专业知识便无法准确全面地理解源语信息。因此,对于专门领域的知识及词汇准备也是译前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情况下,译员可以提前获得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及相关资料,甚至发言人的讲话提纲,因此译员可针对所获得的主题及资料,进行充分的译前准备。
针对术语的译前准备还能够帮助译员进行三角模型中口译的第三部,即目的语表达。因此,为新闻发布会口译做译前准备时,查询、学习并识记相关术语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在熟悉术语的基础上,记录关键术语并带入会场也是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译员提高口译效率及准确性。
除了对专门领域知识及术语的准备之外,译前准备还应当包括对发言人信息及语言习惯的准备。熟悉发言人的用语习惯、语段长度、惯用词汇、口音等能够帮助译员提高理解源语信息时的效率。译员可以通过研究发言人过往的讲话视频对发言人的语言习惯及特点进行总结。
2.目的语再造
目的语再造是口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展示口译最终效果的阶段。因此,为了提高口译质量及效率,对于目的语再造时的技巧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上文所提到的模糊语常见于新闻发布会中,需要口译员准确把握、恰当处理。基于释意理论的指导,解释可用于处理模糊语,并且是应对模糊语最高效简便的方法。脱离了源语本身的束缚,译员可在准确逐词翻译之后以目的语对模糊语进行简单解释,即翻译补偿,以保证目标听众完整了解源语信息。因此,上文例3的表达可以通过翻译补偿的方式添加解释“they used to be in charge of major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从而方便目标听众理解。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汉语中,将表达同一意思的不同词语或句子进行叠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然而英语使用者却并没有这种语言习惯。同样意义的语句叠加会让英语使用者感到重复赘余。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译员在目的语再造时进行恰当省略,以便目标听众更容易接受。例如,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答记者问时曾说道:“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绝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例4)在这一语句中,“言出必行”与“说到做到”表达的便是同一个意思,译员对源语信息进行脱离语言外壳之后,用目的语产出为:“Then we are determined to make that sacrifice, we will keep our promise and match our words with action. We will never hold on powers or shield away from real issue. ”如上,译员在输出目的语之前,需要摆脱源语本身的束缚,放弃不必要的部分,提取源语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继而以目的语的用语习惯呈献给目标听众准确、凝练的表达。
四、总结
新闻发布会是针对某一受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信息发布的高效平台。在受国际关注的新闻发布会中,高质量的口译工作对信息的准确传达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发布会口译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如信息传播广速度快、语言带有政治外交色彩、口译工作具有双向性。基于这些特点,新闻发布会口译中同样存在其特有的困难,如现场的不确定因素、发言人与目标听众间的文化差异、模糊语的使用等。
根据释意理论,口译过程分为理解源语信息、脱离语言外壳、目的语表达三个阶段。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新闻发布会场景下口译的常见问题,译员可以采取可行性技巧进行适当处理。如充分的译前准备、脱离语言外壳阶段中对源语中不必要信息的省略以及目的语再造时的翻译补偿。
【参考文献】
[1]Channell,J.Vague languag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Jungwha,C.The 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d its current applications.Interpretation Studies,2003(03):1-15.
[3]陈丽江.政治话语与新闻话语——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的语类辩说[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7,24(03):48-51.
[4]陈智博,武晓英.从释意理论出发浅谈商务口译[J].卷宗,2013,3(06):299-299.
[5]国晓立.浅谈新闻发布会口译技巧[J].科教文汇,2009(19):263.
[6]柯平.加注和增益——谈变通和补偿手段[J].中国翻译,1991(01):23.
[7]冷赛猛.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补偿策略[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8]廖建乐.模糊语的口译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0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