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东,耿 琪,肖庆峰,杨金龙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劳动卫生科, 郑州 450052)
预防医学
某卷烟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检测与评价
曾东,耿琪,肖庆峰,杨金龙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劳动卫生科, 郑州 450052)
[摘要]目的检测某卷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 提出职业病防治的目标,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选择某卷烟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进行采样、检测分析。结果噪声和粉尘是该卷烟厂的主要危害,工作场所噪声和粉尘检测结果都有超标,噪声的合格率为93%,粉尘的合格率为82%,其它职业危害因素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 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关键词]卷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某卷烟厂为我省一技术改造项目,规模为年产60万箱卷烟。为提供卷烟试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依据,2014年9月受企业的委托,笔者对该卷烟厂年产60万箱卷烟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检验和评价。
1.1评价范围对制丝车间、卷包车间、嘴棒车间、动力中心等设施试运行期间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进行评价。
1.2评价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第51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相关标准、规范[1~4]。
1.3评价内容及方法根据卷烟厂的生产工艺特点,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厂区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危害程度、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
1.4检测方法见表1。
表1 卷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2.1项目概况该项目总投资248 640.00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香烟300亿支(年产60万箱),全部产品均为烤烟型卷烟,产品主要为三类及三类以上中高档卷烟,硬盒卷烟占60%,软盒卷烟占40%。
2.2卷烟生产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卷烟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2.3总体布局该卷烟厂全厂区划分为3大功能区:厂前区、动力辅助区、生产区,各功能分区之间采用道路分隔。厂前区位于场地东南部;生产区位于场地中部,主要建筑为联合工房,包括了生产辅助用房、配方高架库、梗丝线车间、贮叶间、制丝车间、搀兑加香间、卷接包车间、滤棒成型车间、成品高架库、辅料暂存库等生产设施;动力辅助设施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式布置,布置在联合工房的西北侧。该卷烟厂的总体布局符合要求。
2.4设备布局该项目为异地改扩建项目,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设备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布置,真空回潮机、空压机、泵类等设备单独布置,距离其它非噪声作业岗位较远;锅炉设在锅炉房,有内部隔热处理,采用保温材料与外界隔开。该卷烟厂的设备布局符合要求。
2.5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2。
表2 卷烟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2.6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在正常生产且职业病防护措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生产性粉尘(包括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化学物质(CO、NO、NO2、H2S、盐酸、甲烷等)、噪声、微波、照度、高温、工频电场进行了现场检测。
2.6.1粉尘对该卷烟厂39个接触粉尘作业工种进行了检测,其中7个超标,合格率为82%,超标的岗位是制丝车间的切叶丝工、混丝加香巡检、上梗工、水洗梗工,卷包车间的残烟处理工、动力中心的制丝除尘工、卷包除尘工。定点采样共测定42个总尘作业点,5个超标, 合格率88%,粉尘浓度较高的采样点是切叶丝机、混丝加香机、上梗卸料处、残烟处理机、制丝除尘室。
2.6.2噪声对该卷烟厂42个接触噪声作业工种进行了检测,其中3个超标,合格率为93%,超标的岗位是真空回潮工、制丝除尘工和增压制冷工。定点检测共检测噪声作业点66个,噪声强度较高的工作地点是真空回潮机、除尘压棒机、污水处理风机。
2.6.3高温对烘丝机、水洗梗、锅炉房等21处工作场所的高温强度进行了测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2.6.4微波对3处卷接包机组工作场所的微波强度进行了测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2.6.5工频电场对该卷烟厂19处工作场所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了测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2.6.6化学毒物对该卷烟厂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进行了检测,检测项目有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盐酸、硫化氢,其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2.6.7照明对该卷烟厂52个工作场所的照明进行了检测,有48个工作场所照度检测结果合格,合格率为92.3%。
2.7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7.1防噪声制冷机、空压机设置减振基础,真空回潮设备设消声器等措施,以降低噪声;将产生较大噪声的制冷机、空压机、水泵等设备集中设置,组成综合站房,墙壁设有吸声材料;空调机组集中布置在空调机房,将除尘器集中安放在除尘房内。
2.7.2防尘制丝车间和卷包车间各设置1间除尘室,除尘室内布置有各个产尘工序的除尘器。制丝车间的光电除杂、薄板烘丝、叶丝风选、梗丝风选、膨胀烟丝风选产生的粉尘经各自的集气系统引至联合工房二层的除尘室内,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卷接包车间的卷接包工序、风力送丝工序、滤棒成型工序、梗签收集等产生烟草粉尘环节均设置除尘系统,对从各除尘器排灰阀排出的烟草粉尘设置集中除尘系统。
2.7.3 防毒联合工房内设有空调送风系统,对车间内进行通风。动力中心锅炉房、制丝车间梗后段等工作场所设有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报警信号同时送至中央控制室内操作站上集中显示。动力中心锅炉化验室内设通风橱,毒性试剂可在通风橱中配置。
2.7.4防高温对高温设备及管道进行保温处理,不能进行保温处理的应设置安全围护装置。在中央控制室、值班室等设置了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夏季及过渡季节对环境的要求。制丝车间、真空回潮间对固定工作岗位及主要通道送风,送风口设计为旋流送风口,使空调气流直接送至工作区或工作岗位。掺兑加香区和卷接包车间、滤棒成型车间、辅材搭配间等操作工人密集场所设全空气集中空调系统。
2.8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工人配发的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3MN95型)、防噪耳塞(3M1270型)等。3M1270防噪声耳塞SNR为25dB,经计算实际降噪值为15分贝,可以达到噪声防护要求;3MN95型防尘口罩的APF值为10,工人接触粉尘的危害因数小于2,可以达到粉尘防护的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符合《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有关要求。
2.9建筑卫生学该卷烟厂联合工房、辅助生产用房及办公楼设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施,封闭车间内的人均新风量≥30m3/h;室内照明采用自然采光和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以自然采光为主,局部照明为辅。照度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52个工作场所或工作地点,有48个工作场所或工作地点照度检测结果合格,合格率为92.3%。办公用房、浴室、食堂、厕所等辅助用室,根据车间的卫生特征及最大班组劳动者人数,综合分析判断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
2.10辅助用室该卷烟厂设有办公用房、浴室、食堂、厕所等辅助用室,根据车间的卫生特征及最大班组劳动者人数,综合分析判断能满足有关要求。
2.11职业卫生管理该卷烟厂设有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定有较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基本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2.12职业健康监护2014年7月—9月,某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对该卷烟厂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进行了体检,全部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均进行了体检,体检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病人。体检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外科检查、眼科、耳鼻喉科、辨色力、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胸片、纯音听力、肺功能,检查项目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5]的有关要求。
2.13职业危害作业分级根据检测结果,按照相关标准[6~8],对该项目工人职业危害作业分级如下。
2.13.1噪声该卷烟厂接触噪声危害的工种共有42个,配方库出料工、出库复检工、抱车工等42个工种接触噪声强度<85dB(A);真空回潮工、制丝除尘工、增压制冷工的噪声作业等级为Ⅰ级(轻度危害)。
2.13.2粉尘该卷烟厂接触粉尘危害的工种共有39个,相对无害作业(0级)的工种有32个,轻度危害作业(Ⅰ级)的有7个工种。
2.13.3化学物该卷烟厂的主要化学物是盐酸、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均为相对无害作业(0级)。
3.1评价①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②粉尘、噪声、微波辐射、工频电场、高温、毒物(包括盐酸、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是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③该项目在对有关设施、场所、制度完成整改后,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会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能够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3.2 建议①粉尘和噪声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切叶丝机、混丝加香机、上梗喂料机、残烟处理机、除尘室除尘器旁,物料落差较大或振动扬尘,这些地方是控制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在真空回潮机、除尘室压棒机、膨胀线压缩机这些高噪声设备,虽然采取了设消音器或减振设施,但运行时噪声仍较大,这些地方是控制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点。②上梗卸料时粉尘浓度较大,卸料上方应设吸尘罩。③水处理盐酸间应设喷淋洗眼设施,并采取保温措施,确保随时能用。④加强个体防护,制丝车间真空回潮工、制丝除尘工等接触噪声强度超标的工人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制丝车间切叶丝工、混丝加香巡检工、上梗工、水洗梗工,卷包车间残烟处理工,动力中心除尘工等接触粉尘浓度超标的工人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防尘口罩。⑤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及相关档案。⑥职业卫生公告栏中应该公布有关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⑦劳动者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卫生培训。⑧应对外委作业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进行监督和督促,尤其是对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佩戴,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张亚光]
收稿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曾东(1976—),男,河南省平舆县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R 1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76(2016)03-0215-04
ControlEffectofOccupationalHazardsinaCigaretteFactory
ZENGDong,GENGQi,XIAOQing-feng,YANGJin-long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Zhengzhou Henan 45005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dentify and assess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for a cigarette factory and study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he goal of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MethodThe assessment was preceded by using combin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 investigation and detection. ResultsThe main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that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were dust and noise and both exceede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in cigarette manufactory department,with qualified rate of noise as 93%,dust as 82%. Other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were within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Conclus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could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n the cigarette factory. From occupational health point of view,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feasible.
[Key words]cigarette factory;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 evaluation of contro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