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有效解决基层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则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最先一公里”,只要把握“源头”,整“活”农民师资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会“水到渠成”。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与清江交汇处,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2013年纳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2014年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62人,现有新型职业农民教师64人。
一、一个农民的需求引发的关注
“今天学什么,你们说了算!”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启动仪式上宜都市农广校校长杨培明如此宣布。2013年11月19日,在枝城镇开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柑橘班上,51名学员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个个都在“点菜”,7名教师精心“制作”,呈上一道道精美“大餐”。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宜都市打破常规,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尊重农民(学员)意愿,按照农民(学员)需求,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零距离”“手把手”,“学员点菜”“教师现炒”,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学习积极性。“学员提问题,大家来讨论,专家搞点拨,这种培训方式耳目一新,很受农民欢迎。”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黎孔生深有感触地说。“但这种教学挑战性大,对教师要求非常高!”
“规模养猪臭气怎样除?”“网上买东西不满意怎么办?”随着柑橘生产问题一一解决,学员周纯富按捺不住发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邻里纠纷、农民权益、医疗保健……农民的需求不止于柑橘。
“只要是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就是咱们教师应关注的!”这是农业局局长王德凤对新型职业农民教师的要求。
早在2012年下半年,宜都培育首期207名新型职业农民,在全市开展竞争性选拔,择优选聘了15名教师,加上湖北省内精英10名,组成了35人教师团队。2014年经过自愿申报、民主评议、竞赛考评、考核评议,聘任了64名新型职业农民专兼职教师,涵盖柑橘、茶叶、水产、畜牧、农机、农村信息化、农村能源等,尽管如此,面对955名新型职业农民,教师偶有“问穷”。
“要给农民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宜都职业农民教师人人都有压力:不仅要具备农业生产、经营每个环节扎实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还要懂农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一是“宣传员”。在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基础上,广泛宣传惠农政策。二是“调研员”。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民需求的多样化,只有全面而准确地开展需求调研,方能有针对性指导农民。三是“推广员”。传统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最大困难是知识和能力欠缺,新型职业农民教师须以最简练的方式把最管用的管理技能和理念传授给农民。除此之外,还须是“服务员”“保育员”……是多重身份的复合体。
二、一个教师的困惑引发的共鸣
当你走进宜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何一个班都有惊喜:农民自己制作席卡,醒目而有趣;自己制定学习约定,自我遵循自我管理;学员个个跃跃欲试,笑声掌声不绝于耳。“老师,怎样施肥柑橘会更甜?”“教我们柑橘大冠改小冠!”……如此热烈的场面,让从事柑橘技术推广三十多年的冉德森应接不暇、依依不舍,又倍感困惑:“开班接二连三,授课起早贪黑,工作撂下太多,学员千差万别,问题层出不穷……”不只是冉老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师也有共鸣:
(一)师资队伍总量相对不足
宜都采用参与、互动方式教学,50~60个学员的班,需2名班主任,分成5个学习小组,需5名辅导员,主教及助教2~8名,需要“全科”教师9~15人。新型职业农民师资库教师64人,2014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55人,从头年8月开班到次年3月结束,共开班22个。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期间几个地点同时开班。培训高峰时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
(二)师资队伍结构相对不太合理
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宜都农民相对来说水平较高,专科学历的农民大有人在。64个教师中,本科学历10人、专科45人、中专9人,专科及以下比重很大。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50岁以上24人,45岁以下只有7人。近几年虽新招了十多名大学生,由于环境艰苦待遇较差,还没到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大多通过社会招考转岗离岗,基本上借庙躲雨。三是复合型教员相对较少。“双师型”教师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11%,比例明显偏低。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精干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制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教师知识老化。20多年甚至是30多年前毕业的占70%。近年来开展知识更新培训,还有相当数量教师知识水平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农民急需的新技术新知识及现代的知识理念亟待更新。
二是大批教师还没主动角色转换。过去几十年从事农技推广,习惯了唱主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是主角,教师当配角,思维定势使得教师还在调试中;所有农技人员过去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培训,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低。
三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不强。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对在线远程教育、移动互联服务、智能信息管理不能运用自如,除白板白纸外,多媒体等电子教学能力偏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四)师资管理机制还需健全
根据《湖北省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建设方案》要求,宜都精心挑选的64名教师,分布各行各业(其中农口占多数),由于机构编制限制,统筹安排授课有时受限。
同时,入选师资库内教师,也是行业中流砥柱,部门内挑大梁,工作任务繁重,参加系统培训教学研讨适时授课很难100%保证。
(五)师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按照管理规定,入库教师每年需有重点地开发一批专题课程,适时举办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参与网上研讨和答疑等教学活动;并参与湖北省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教材建设、项目开发、质量评估和教学研讨等活动。开展这些工作,没有固定津贴及补助,教师全凭对农民的挚爱,对新技术新知识渴求,一腔热血义务开展,报酬仅是授课费,宜都当前标准是授课1天300~500元。全年参加教研等活动但没有授课的教师就没有任何报酬。待遇偏低,师资经费相对不足,也是制约队伍发展壮大原因之一。
三、一个项目引发的话题
宜都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全面引入了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法,分专业、分乡镇、分阶段灵活开展“双向互动”营造“欢乐课堂”,“鼓动参与”强化“主体意识”,“情景再现”引导“学以致用”,所有新型职业农民教师感悟颇多:
(一)师资队伍制度建设,迫在眉睫
1. 建议高等院校着手培育涉农教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关键靠教师。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随着60后教师逐渐退休,新型职业农民教师队伍面临后继乏人,普通高等农科院校应着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师。
建议上级部门有计划设置农业教育系、专业或班,招收有志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设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农科院校定向招录农村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农二代”,培养农业教育继承人。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核定年度招生计划内,享受国家任务内统招师范生同等待遇,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农业部门从事农业教育。
2. 多方遴选、选调和聘任专兼职教师
从社会上遴选、选调、聘任专兼职教师,是解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师资短缺矛盾的有效路径。从农口、科技、职成教育机构抽调适宜教学的科技人员,享受同级教师待遇,给予适当补贴。
招聘高等院校毕业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业、师范院校学生到农业部门任教。
3. 提升现有专兼职教师能力
提升现有专兼职教师执教能力。一是送出去:有组织有计划选送教师到高等院校、农科院所、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等业务进修、系统练兵、观摩考察、教学研讨;二是请进来:邀请省级国家级农业教育专家教授、涉农企业老总等开展技术讲座、经验交流和学术报告等;三是内部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教学实践,鼓励教师深入农民,促进教师师德和师能双发展,提倡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二)精益求精展开教学,规范管理
1. 着眼一个中心两个到位
教学中宜都要求教师围绕一个中心:以农民为中心,做好两个到位:准备到位和考核到位。开班前,教师备课、试教等准备到位,过三关考核:教具展示关,教学方法关,实习训练关。两个“到位”的老师,才能走进新型职业农民课堂。
2. 坚持三个牢记四种精神
教师个个要三个牢记:牢记以农民为本,牢记以真诚感人,牢记肩负责任;人人具备四种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定期举行“农民在我心,师德在我心”活动和“爱心与我同行”交流会,“用爱心托起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每次结班,由学员给所有参教老师评分,推选“我最喜爱的教师”。
3. 强调五个注重六个环节
每一次授课,要求教师 “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 做到五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实地操作,注重及时鼓励。
六个环节教学,环环相扣。备课:备教具,备教法,备学法。讲课:师生同步互动,教师连续讲授不得超过五分钟。辅导:每组一名辅导员,全程参与引导农民解决疑问。实习:人人动手,从不会到会到精准,不准一人掉队。讲评:针对每个学员每项技术一一点评,评出注意事项、评出技术要点、评出错误原因、评出学员信心。考察:鼓励农民多观察多提问多表达多动手。把握六个环节,转说教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转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转只听不干为人人动手。
(三)加大队伍建设经费,十分必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是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培育培训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举措。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越大,农民对教师的要求越高;教师教研活动不断增多,授课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培训费用也就更高。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专项投入,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
改善教师教学条件,解决培训缺场所、教学缺设施、下乡缺工具、实习缺基地等问题。宜都建帐篷学校解决培训缺场所的做法值得借鉴。目前正在试行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开展教师考评,实行优胜劣汰,建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的师资库。对考评为优秀的教师,予以优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优先提拔重用,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探索全程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宜都两年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62人, 通过认证554人。随着职业农民逐渐增多,“扶上马,送一程”全程服务的担子将愈来愈沉。令人欣喜的是,宜都农业部门已在组织教师对职业农民通过“农技110”、QQ群、微信和农业科技直通车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及时处理、解答学员提出问题和困难,必要时到田到户诊治,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
跟踪服务职业农民已成“绵绵无绝期”之势,探索职业农民全程服务机制,依然是所有新型职业农民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局 王血红 易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