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杭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6-08-15 00:54郭宸宇
杭州 2016年6期
关键词:用地补贴养老

文 郭宸宇



推进杭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文 郭宸宇

杭州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并呈现出国际公认的快速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态势。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杭州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对杭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杭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其他省份、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快推进杭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立多元整合转换机制完善养老评估补贴制度

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是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的一项关键举措。调研发现,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浙江省多个地区存在标准一刀切、补贴碎片化、需求评估简单化、变更评估不及时等问题。为此建议:

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多元整合转换机制。建议制度设计要根据对象以及对象实际情况的多样性,充分体现补贴在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补贴标准的多样性、针对性、预设性,搭建在居家服务和机构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和家属(保姆)照护等多种对象和不同情境之间进行整合、转换的灵活补贴机制。同时,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市民卡统一支付办法,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使用和智慧化结算。

配套完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和管控办法。建议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需求评估队伍,推行第三方评估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员统一上岗培训制度,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同时,建立补贴对象动态管理数据库,联合民政部门和相关街道(镇)、社区开展不定期核查,动态掌握补贴对象资质及服务变更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库,定期按实际情况调整补贴。

推进社区“适老化”建设优化居家养老服务环境

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模式要以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适老化”居住环境为基础。当前,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仍普遍滞后,主要表现为布局缺乏系统性、设施“适老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浙江省居家养老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为此建议:

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建议各地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变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及设施建设周期性规律,科学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严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同时发挥好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为老服务功能,加强功能衔接,增强辐射效果。

推进社区设施“适老化”改造。建议将社区设施“适老化”改造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按照社区申请、政府补贴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改造。同时,探索推进住宅“适老化”改造,支持老年人家庭重点围绕开关、扶手、坐浴等方面进行改造,着力打造、提升老年人居家环境。

加强居家养老配套服务能力建设。建议一方面大力发展民营社区微型养老机构,并鼓励其连锁化经营,将机构服务延伸至社区,实现“机构服务社区化”;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大型专业养老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合作,实现“社区服务机构化”。

改革创新养老用地制度鼓励扶持民营养老机构

当前,用地难是制约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地方政府受制于土地指标有限及财政压力,在安排养老用地上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现有养老机构“改、扩、建”空间有限,过高的地价也打击了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为此建议:

研究出台养老用地新政策。建议明确将养老用地单列用地指标,并纳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从制度上确保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同时,把“养老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养老产业发展规划,为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预留土地指标。

探索多元化养老用地来源。建议将城市中闲置的公益性物业、“退二进三”释放的厂房、政府低价收购的地段、适宜而销售困难的商品住宅等多类土地,通过租用、划拨、拍卖等方式优先用于养老服务业。

研究制定养老用地定价机制。建议由发改、民政、国土、规划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业协会等多个社会团体联合研究制定养老用地定价机制,将养老服务用地的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范围内。

构建医养协作互动模式推动实现医养深度融合

目前,浙江省“医养融合”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严重滞后、医疗与养老机构之间缺乏高效稳定的合作机制等问题,无法应对多地高速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医护需求潮,亟待推进医养深度融合。为此建议:

实施“医养融合集团化”战略。建议大型综合医院依托现有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型服务机构。同时,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就医、体检、支援会诊、双向转诊等联动机制。

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议民政、卫生计生、人力社保等部门加强协作,研究制定不同梯度的医养护一体化费用支付模式,做好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服务提供方、老年个人之间的医保转诊结算等服务。

培育“互联网+养老”新业态积极发展智慧养老产业

传统养老模式存在信息交流不通畅、资源配置到位难、服务管理效率低、服务人员需求大等问题,而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养老服务业态进行融合提升,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内容、模式和机制创新,已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趋势。为此建议:

深化“智慧养老”服务。利用“互联网+”整合各类服务和管理资源,搭建“一个网站、四个子平台”,即智慧养老服务网站和智慧养老调度平台、监管平台、支付平台、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老年人需求受理反馈、养老服务设施查询等多功能综合智能化,畅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展智能养老产业。鼓励养老环境监控设备、老年人健康管理、居家日常生活服务等智能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发展,打造一体化养老智能系统。同时,利用智能系统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实时定位、跌倒监测、卧床监测等实时管控项目,相应建立健全后续服务保障机制,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安全保障、医疗服务、心理健康等解决方案。

发展老年电子商务。鼓励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整合各类老年产品供应商,打造专业化老年电子商务业务,构建“线上老年电子商城销售、线下社区中心协同”的服务模式。积极利用社区老年中心开展产品体验、信息查询、售后服务等项目,有效解决老年人“网购难”问题。

开展“政校合作”项目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事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长期滞后,养老护理员培训质量不高,不仅制约了养老机构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更难以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多元化服务需求。为此,建议开展“政校合作”项目,建立政府与高校人才合作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利用“政校合作”平台推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秉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民政部门与国内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签订政校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养老服务管理、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利用“政校合作”平台共建养老服务实践培训基地。政府要加大补贴力度,与各类养老机构共建实践培训基地,鼓励养老护理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以提高其专业实践技能。同时,推行各类机构养老护理员定期培训制度。

作者单位:(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杭州城市学研究会)

猜你喜欢
用地补贴养老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养老生活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养老更无忧了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