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

2016-08-15 00:42谢园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7
名作欣赏 2016年30期
关键词:伊莎贝尔父权画像

⊙谢园[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7]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

⊙谢园[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7]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一位时代“新女性”的形象。伊莎贝尔独立、勇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渴望自由、敢于向命运挑战。她不把婚姻当作女性唯一的出路,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但是独立自主的她还是选择遵守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最终落入了有野心的男性权威者奥斯蒙德的陷阱,可见伊莎贝尔“新女性”形象的局限与矛盾。

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 新女性

作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亨利·詹姆斯,女性主题几乎占据了他的大部分作品。无论是其早期代表作《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还是后来的《波士顿人》,其作品中都无形地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他被誉为“伟大的女性小说家”。詹姆斯的女性主题创作风格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他出身于一个有钱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哲学家、神学家却为人专横野蛮,其童年过得也非常之不快,他是在对哥哥的畏惧中成长起来的。童年的阴影使他生性敏感,而跟他关系亲密的姐姐和表妹也过早去世,他悲痛欲绝,因此他在《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等作品中塑造出丰富的女性形象来缅怀他的亲人,而《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阿切尔就是以其表妹的性格和形象为原型的。

一、《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

(一)独立自主、富有个性、崇尚自由

伊莎贝尔是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詹姆斯用最多的笔墨对其形象加以描绘。她聪明、漂亮,出身于一个民主的美国家庭,父母去世后跟随富有的姨妈远赴欧洲见识大千世界。她朝气蓬勃、聪明勇敢、有着自己一系列的“理论”和丰富的想象力,崇尚美国式的自由和独立,在父权主义主导的社会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个性。例如小说开始时,当她的表哥拉尔夫初次见到她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她收留了你”,这句话便刺伤了性格独立的伊莎贝尔。她立刻反驳道:“是的,她喜欢当保护人,她也待我很好,但是我更重视自己的自由。”她渴望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向往能够陶醉于那种充满古老欧洲文化艺术的生活。正因为如此,小说中,她先后拒绝了实业家古德伍德和沃伯顿勋爵的求婚。她这样做并不是因其反对婚姻。与其“理论”相悖的是受父权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婚姻价值观。她不希望用婚姻来束缚自己,不希望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子女,她认为生活中还要有别的事可做。那种通过婚姻而挤入上流社会的做法更令她不屑一顾。小说中的沃伯顿勋爵,无论地位、财富,还是个人气质都是在当时的社会里令人崇拜和向往的,并且伊莎贝尔也多次表明她并不是不喜欢沃伯顿勋爵。但是对于伊莎贝尔来说,沃伯顿勋爵是严格的欧洲文化体系的代表,选择嫁给他就意味着要融入这样的生活体系,这让伊莎贝尔倍感压力,她不得不放弃自己追求的独立自主,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而这是伊莎贝尔断然无法接受的,这与她坚定的自由观相悖。她绝不会因为婚姻让自己失去自由。出于同样的原因,她也拒绝了古德伍德的求婚。这证明她是一位独立自主、敢于挑战时代的新女性。

(二)天真、单纯、过于理想化

奥斯蒙德的出现使她自己更加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奥斯蒙德没有地位、没有财富,甚至没有工作,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自由职业者。然而他的一无所有,却让伊莎贝尔觉得无比珍贵。他出身于美国,但长居欧洲,早已变得世俗奸诈、利欲熏心。他一直在“观察”和“寻觅”自己的猎物。他优雅的举止、谈吐的气质欺骗了伊莎贝尔的双眼,使她相信奥斯蒙德是一个“在贫穷面前保持着尊严的人,一个视富贵如浮云的人”,因为艺术在伊莎贝尔看来是高尚、自由,而又充满魅力的事物。奥斯蒙德的巧妙伪装使伊莎贝尔相信他一心陶醉于艺术的海洋之中,对世俗的名利地位毫不在意。因此,伊莎贝尔相信,能与这样一个不在乎财富、地位的艺术家结合一定不会让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受到束缚,不必天天和社会政治打交道,避免自己沦为父权社会的附属品,这是符合她一直追求崇尚的自由观的。于是,尽管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她也坚定不移地选择与奥斯蒙德结合。

婚后,伊莎贝尔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她发现生活中的一切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般美好。与她亲密的梅丽尔夫人并没有她理想中的那般完美、优雅。奥斯蒙德的自私自利、心胸狭隘、霸道世俗在她面前不断地浮现出来,在他风度优雅的举止背后隐藏了不可告人的阴谋与秘密。原来,奥斯蒙德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势利小人。为了挤入欧洲的上流社会,他不惜一切手段去巴结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而对于普通平民则不屑一顾。他与梅丽尔夫人有着不正当的关系,他们狼狈为奸,出谋划策,出于贪婪,将目标锁定到不谙世事而又天真的伊莎贝尔。正是因为看到了伊莎贝尔的单纯和富有,他“巧妙”地让伊莎贝尔相信他是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当中的优雅艺术家,不在乎世俗的荣誉和名利,让伊莎贝尔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独立而又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婚姻,殊不知却掉入了梅丽尔夫人和奥斯蒙德一步步精心设计的陷进,让自己深陷其中。

二、矛盾

如果说婚前的伊莎贝尔是有个性、追求独立自由的新女性,婚后的她却逐渐屈服于以奥斯蒙德为代表的男权护卫者的势力之下。出生于美国民主的家庭里的她,对于自由的向往,是比同时代的欧洲女性更为强烈的。她跟随自己的姨妈千里迢迢远赴欧洲大陆就是为了见识欧洲的大千世界,感受古老的欧洲文化,从而能够让自己独立地做出各种选择和决定。但是,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她,婚后,竟然在自己向来坚定的自由观上变得矛盾起来。她的矛盾性可以从她对其继女帕西的婚姻问题的处理上看出来。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自由观,她希望帕西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另一方面,她明知奥斯蒙德的做法不妥,但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婚姻,为了取悦自己的丈夫,她还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违背了自己向来坚持的自由观,选择支持奥斯蒙德的做法,由此可见,伊莎贝尔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极力声称自己坚持独立自由,但是面对奥斯蒙德的男权主义,她还是选择服从,毫无保留地认同奥斯蒙德对自己自由的约束,甘愿做男权社会的附属品。这反映了詹姆斯笔下的新女性的局限性。

三、成长、重生

婚后的她开始逐渐认清自己丈夫虚伪的假面具,奥斯蒙德和梅丽尔夫人的阴谋开始浮出水面。在她看清楚了奥斯蒙德的自私自利、道貌岸然、心胸狭隘、无情无义的本性之后,詹姆斯却在小说的结尾安排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尽管自己悔恨当初、对奥斯蒙德深恶痛绝,但伊莎贝尔还是选择回归到自己的婚姻。小说的最后,我们可以知道奥斯蒙德坚定地反对伊莎贝尔回到英国看望自己奄奄一息的表哥拉尔夫,但是认清其虚伪面貌的伊莎贝尔这次拒绝听从奥斯蒙德的指令,毅然决然地返回英国去见表哥最后一面。在那里,她又再次拒绝了古德伍德的求婚,重新回到罗马,回到奥斯蒙德这个恶魔的身边。在詹姆斯笔下,虽然允许新女性去自由选择她的命运,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最后除了婚姻其他别无选择。但是,重新回归那个失败婚姻的伊莎贝尔却不是出于此原因。在不幸的婚姻中她已顿悟、早已如梦初醒。她的内心在反思和顿悟中逐渐走向成熟。认清了现实之后,她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更为正确的理解。她再次回到自己失败的婚姻是因为她重新找到了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保护帕西。她不再是那个幼稚、天真、超理想化而又冲动的美国女孩,不会再因为传统婚姻价值观去顺从那个虚伪、阴险的奸诈小人。她重新带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面对生活和婚姻,再次追求自己渴望的自由,实现了重生。

詹姆士《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既不是传统女性,也不是典型的新女性,而是明显介于这二者之间。伊莎贝尔这样的“新女性”起初虽然幼稚、天真、过于理想化,最终落入父权主义陷阱也是其自食其果,她的新女性思想是局限的。但是,在其知道真相之后,她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婚姻,她看到了以前自己忽略的部分,她开始对生活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她的内心逐渐成熟起来,最终,她实现了人生的成长。与此同时,詹姆斯在小说中并没有捍卫男性权威,反而关心女性的成长,肯定了女性独立自主的价值,正如小说最后伊莎贝尔的成长和重生再次告诉了我们女性独立自主精神在那个父权主义时代的可贵。

[1]Henry James.The Portrait of a Lady[M].New York:Penguin Books,2007.

[2]胡江波.新女性的困境——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1):94-97.

[3]谢园.是自由的追求者还是自由的牺牲品——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自由观[J].海外英语,2014(8):187-188.

[4]杨静.《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人物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40.

作者:谢园,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英美文化;符号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伊莎贝尔父权画像
威猛的画像
画像
22个“生命之吻”
画像
论《藻海无边》中的身份焦虑
解析高中语文课文《宝玉挨打》中的“孝”文化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现代父亲形象
依莎贝尔·普瑞斯勒:这一世,只需负责貌美如花
《血色子午线》中父权形象的分析
文/玉 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