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哈尔滨交响乐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20世纪中提琴作品的技巧特点探析
杨 军
(哈尔滨交响乐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20世纪是中提琴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提琴作品数量大大增加。中提琴艺术的迅速发展来源于其功能潜力的全面发挥,同时也与现代音乐给中提琴多种艺术内涵紧密相关。20世纪中提琴作品和过去相比,具有更加个性的音色及较为复杂的技巧。为了增强对20世纪中提琴作品的了解,本文将重点对其技巧特点进行探析。
20世纪;中提琴;作品;技巧特点
20世纪是中提琴艺术全面发展的阶段,大量中提琴作品的产生,为中提琴艺术的发展增添了色彩。中提琴艺术的发展来自于其本身潜力和功能的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同时也与现代音乐艺术的影响有关。将20世纪中提琴作品与以往作品进行对照能够发现,20世纪中提琴作品的技巧更为复杂,同时在音色上也极具个性特征。
伊果斯·特拉文斯基是伟大的中提琴艺术家,同时也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首先致力于中提琴作品的改革,使中提琴作品的旋律逐步脱离浪漫乐派所遵循的调性调式转换原则,有效继承了古典风格,并在他创作的大量中提琴作品中进行了微妙和复杂的调性变化,使其更具艺术魅力。
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中提琴作品中使用了大量调式调性以及复调的变化和处理,在进行音乐表现时秉持的是幻觉观念,但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中提琴作品的音色技巧极具个性,能够在短暂的时值范围内横跨多条弦,使人产生清新愉快的聆听感受。以他的《中提琴奏鸣曲》第二章为例,中提琴作品的旋律是从降E大调作为开端的,主音和第一分句的结束音A是增四度,第二分句是降G大调和降E小调,都在末尾出现,这一部分只有8个小节,但却共进行了3次调式调性的变化,整体的音乐感觉非常的清新、愉悦。
布罗特·艾内斯特的钟情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是调式多元变化,调性变化细致并有一定的抽象境界。以他的《希伯来组曲》为例,这部中提琴作品的调式变化为:在主题的变化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局限在小调以及同主音大调内部,中间存在着相对变化的转调,挖掘了调式过渡中调性变化的无限可能,从而使整个作品展示出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在该作品的最后,乐曲仍然回归到了主题上,形成了首尾间的呼应,同时也强调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及其对抽象含义的思考和拓展。
20世纪上半叶,中提琴作品的旋律和和声进行了复杂化的演变,其中的作曲家代表是保罗·亨德米兹。他是一名伟大的中提琴指挥家和演奏家,在他的中提琴作品中,他将演奏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使整体的演奏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是一名中提琴作曲家,他在作曲中注重实验,创立了和声体系。他在创立和声体系时的创作理念和斯特拉文斯基表达的幻觉理念一脉相承,体现了怀疑艺术真实性的大胆的艺术理解。如他的中提琴作品《天鹅之舞》,这一曲目的题材来自于一个关于天鹅的传说,采用的旋律十分淳朴自然。这部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是集中性地体现了对和声和旋律的依赖,整部作品和声非常丰富,表现出的山歌主题又给人很大的错觉,用极其复杂的变化音,勾勒出了一幅幻想画卷。
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欧美国家的中提琴演奏家进行了新的尝试,将爵士乐应用到中提琴作品创作中。华尔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A小调中提琴协奏曲》。就创作风格而言,《A小调中提琴协奏曲》是能够和《天鹅之舞》媲美的杰作。这部作品在中提琴的乐队组成、音乐扩张及和声方面没有极大的刺激性,且就其曲调构成来说,这部作品的传统色彩较为明显,但整部作品用节奏的强化和时值的变化推进了音乐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了不协和和弦,但就整体而言仍然较为清晰且疏密得当。加入爵士乐音素的中提琴作品表现出的情绪十分欢快明朗,展示的音乐形象也非常的逼真。
20世纪中叶,中提琴作品的创作以及演奏技巧又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变化,吸收了大量民间音乐以及民族音乐的营养,并在艺术水平上进行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巴托克、泰伯尔等都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中提琴作品。就中提琴技巧的使用及艺术影响力而言,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更胜一筹。这部作品是巴托克生平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其在创作手法及音乐艺术思想上集大成的中提琴作品,整部作品都是匈牙利民间曲调贯穿而成,体现出了豪迈粗犷的音乐风格。在乐队配器手法及旋律变化上,该乐曲更多地体现出了作曲家对于民族曲调风格的应用,表达了本民族的风貌,演奏技巧和民族风格在结合上非常协调。
20世纪是中提琴全面发展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中提琴作品的技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中提琴演奏的技巧特点和音乐艺术风格,同时也能够为后世中提琴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音乐艺术即将进入21世纪,那么极具个性和艺术风格的中提琴作品将会焕发出更大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1]王慧芳.20世纪中提琴作品的技巧特点[J].艺苑(音乐版季刊),2015,(5):49-51.
[2]任分会.简析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提琴艺术的发展[J].乐府新声,2014,(6):118-120.
J622.2
A
1007-0125(2016)08-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