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荣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对青田县实验小学、海口镇小、高湖小学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进行研究,从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体育课堂气氛、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小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田县小学生 体育学习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b)-0108-02
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我们的小学生乐于学,在玩中学,使他们能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健康的成长。该文就青田县部分小学生体育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在于了解现在体育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存在哪些差异,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哪些偏差,以及现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有些问题,为今后更好地贯彻新课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对青田县实验小学、海口镇小学、高湖镇小学的部分小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的学生对象总共301名,其中男生152名,女生149名。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资料、网络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作为本论文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的调查问卷的方式,内容包括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对体育的作用认识等。发放问卷32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01份,问卷回收率93.5%。
(3)数据统计法:文章对所有数据全部运用excel进行处理,将不同的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4)个别访谈法:针对一些复杂和细节问题情况,通过个别谈话讨论,具体的了解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2 研究的内容与结果
2.1 小学生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159名,占总人数的52%;有28名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占总人数的9.3%;13.3%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仅仅是为了掌握技术;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能身体长高点,占24.3%。此项调查表明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大多数是正确的,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身体能长高。
2.2 体育课应培养小学生什么能力为主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应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有151人,占50.3%;另外,认为以培养运动能力为主的有82人,占27%;基本技术为主的21人,占7%;心理素质的占了15.3%。
2.3 小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
调查显示有221名学生对体育课很感兴趣,占总人数的73.7%。其中男生同女生的喜欢体育课的比例相差不多。对体育课持无所谓或兴趣不大的态度,分别占总人数的16.7%和8.3%。而对体育持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占了总人数的2%。
2.4 小学体育课的课堂气氛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的课堂气氛活跃的有232名,占77.3%。另外,不够活跃的51人占17.%,不活跃很沉闷的1名占5.3%。可见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课堂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这样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2.5 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调查显示小学男生还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有78名学生表明他们是经常锻炼,占男生总人数的53%;女生和男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属于经常锻炼的只有20人,占女生总人数的13%;有36名女生表明,她们除了体育课外几乎不参加锻炼,占女生总人数的24.3%;另外偶尔参加的有74名学生,其中男生35名,占男生人数的33%,女生39名,占女生人数的24.3%。
2.6 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调查显示小学生男生对篮球有着很高的兴趣,有80人,占男生人数的53%;女生对体育游戏有兴趣的有82人,占女生人数的54.3%;男女生对跑步类的体育活动兴趣度差不多,分别占22.3%和25.6%;同时男、女生对跳跃类和投掷类兴趣都不大,分别为4.3%和1.7%。
3 结语
(1)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水平是正确的,但距离教育的期望还有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没有真正地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在本次调查的三所学校中,多数教师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口号”讲讲,还流于一种形式,没有能切实落实。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直接影响他们对体育学习的感兴趣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真正内涵,将“健康第一”的观念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中,并在体育教学的组织、课外活动的开展等过程中表现出来,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就总体而言,学生对体育课还是很感兴趣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男生与女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也差不多,但男生大多數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女生大部分对体育课喜欢是的,但课外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却不多,只是偶尔或凭兴致。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在体育锻炼的连续性方面下苦功夫,上课学习过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要让学生们在课外能很好地去锻炼,并帮助他们建立起终身体育观,明白运动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大多数男生对球类运动项目比较偏爱,这与球类运动具有较强竞争性有关,而女生则喜欢趣味性很高的体育游戏,同时男女生对于跑跳投类运动兴趣都不大,所以我们对跑跳投类的体育运动教学最好要跟游戏融入到一起,提高它们的竞争性与趣味性。
4 建议
4.1 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小学体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使学生清楚地明白健康的真正含义,并非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要求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如报告、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树立起正确的终身体育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2.教學内容安排要实行“生活化、多样化、现代化”
现代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应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现今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适当选用健美操、现代舞、民族体育、轮滑等内容,使教学内容“现代化、生活化、多样化、综合化”。同时,体育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引起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寻找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创新性和较强实施性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教学方案。
4.3 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参与的主动性,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颖独特。可以通过体育与其他多学科的整合,如音乐的渗入,多媒体的运用,形成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法。
4.4 加大体育资源资金投入,更新和修整体育器材
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资源资金投入,更新和修整体育器材,力求通过器材场地的设置,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场所,使学生良性反应,感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苏本英.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与研究[C].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2003.
[2] 苗延科.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丹东纺专学报,2003(1):60.
[3] 吴宝勇.体育教学中“厌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安徽教育科技,2001(4).
[4] 薛海峰.论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3):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