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然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的上市公司进行政府补助虽然可以稳定本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甚至扭亏为盈,脱逃被退市的命运,但是也因此助长上市公司对政府补助的依赖和打击公司独立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本文通过以A公司连续获得地方政府补助而扭亏为盈为例,来研究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补助 上市公司 公司业绩
一、案例引言
2014年年底,A公司发布公告称获得了公司所在地政府下达的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并且资金已经到账。这笔年底政府补助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解救A公司于水火之中。因为如果没有这笔关键性的政府补助,则继2013年亏损后,2014年该公司将继续面临亏损。这对于在创业板的A公司来说,显然是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根据深交所规定,创业板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无需ST将直接暂停上市。加上证监会屡次重申创业板不得“借壳”,对于主业不振,又无法成功转型的创业板公司来说,其所面临的风险不言自明。而年底的这一笔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也因此暴露出政府补助成为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输送的桥梁,政府补助也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案例概况
1.财务分析。A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石油、化工、能源等行业的公司,2010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在深交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自2010年成为创业板中的一员后,A公司每年交出的成绩单并不乐观。2010年至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1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83%、10.57%。随后,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减少21.73%,净利润561.28万元,同比下滑78.89%。2013年,A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低迷。在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7%的情况下却亏损2906.6万元。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实现净利润为1079.02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亏损。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42.33万元,同比下滑22.47%。在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净利不仅出现扭亏,而且还大幅增长,实现净利润为408.68万元,同比增长177.42%,实现扭亏为盈。这显然单靠主营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而结果也证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上半年亏损265.96万元。而A公司给出的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同业竞争的激烈。
2.财务疑点.2010年登陆创业板的A公司从2012年开始就开始走下坡路,2014年年底和2015年6月营业利润均为负值,颓势尽显,濒临ST的风险。然而,2014年年底和2015年的中期报表中披露的利润总额839.04万元和251.11万元。那么,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3.分析思路.根据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则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差异。又因为导致利润总额远大于营业利润,所以主要来自于营业外收入,那么到底来自于营业外收入的哪个或者那些项目呢?
A公司2010—2014营业外收入组成主要有:(1)非流动性资产处置利得(2)债务重组利得(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4)接受捐赠(5)政府补助(6)其他。其中,从2010年到2014年,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91.51%、98.59%、87.22%、90.21%以及97.01%。由此可见,在这五年里,营业外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即政府补助是造成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差异的主要因素。
三、政府补助分析
1.政府补助的内涵与外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政府补助是政府直接给予企业资产的行为,具有无偿性和直接取得资产的特征,是企业获取资金最便捷、最低成本的方式。政府补助具有促进优质企业更好的成长、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增加地方就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意义。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以及政府无偿划拨给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划拨给企业的规定特定用途的财政资金。例如,财政部门为鼓励企业创新,行技术改造的专项拨款;财政贴息是政府对于一些国家鼓励发展的企业或行业在贷款时提供的利息补贴;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釆取先征后返、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政府提供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天然林木等。根据A公司的公告,2012年至2014年,公司分别获得了29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的政府补助。2015年上半年,A公司获得了500万元的政府补助。相较于A公司近几年的经营状况,这些政府补助在公司利润总额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2.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影响。地方政府给予上市公司的补助原本是出于奖励或补偿的目的,但是近几年来这种政府补助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上市公司提升自己利润的途径,甚至成为一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圈钱”的工具。那么,政府补助对A公司的作用是什么呢?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呢?2014年A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净利润为1079.02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亏损。分析非经常性损益也可以发现,当年政府补助为公司直接贡献了高达2492.51万元的利润,而公司也依靠这笔补助,实现了翻身。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42.33万元,同比下滑22.47%;实现净利润为408.68万元,同比增长177.42%,实现扭亏为盈。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上半年亏损265.96万元。上半年A公司之所以能实现扭亏为盈,全靠政府补助。综上可知,政府补助给予了A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帮助其脱逃被ST的命运,甚至扭亏为盈。但是公司并未因政府补助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所改善,反而愈加依赖。政府补助可以给予一时,但并不能长伴企业一世。如果政府补助的多寡继续成为能否盈利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其就会成为丧失“造血”功能的“僵尸企业”。这就说明不当的补贴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雪中送炭”的效果,反而会让这些企业再次陷入虧损的泥淖。
四、结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类似的案例。企业想要长远发展,依靠地方政府“补血”,不如依靠企业自身“造血”。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杠杆能力和投融资能力,唯有具备两方面“技能”才会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当的政府补助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市场调节机制失效。政府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量体裁衣,因势利导。而不能让政府补贴成为市场的锈蚀剂,不但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反而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杨欢.地方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2]钱俊明.政府补贴对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3]程琳.政府补助对TCL集团投资及业绩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