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 徐昕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状况对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展开思考,希望以此促进我国的城市学校体育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 键 词] 城市学校;体育教育;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85-01
一、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
在城市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于普通文化课,其动态因素要多得多,学生体育活动的范围也非常广,从师生互动、交流的频率和强度来说都比普通文化课要大很多。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所以,怎样对这部分动态因素进行高效的组织和整合,使这些动态因素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需要教师进行兴趣引导。体育教学活动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且使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得到全面的激发,这也是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体育教育的广泛意义为,师生互动型的体育学习是将学生作为主体、师生协作的体育教育模式。
二、当前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一)当前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不完整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城市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也趋于一体化。但是在高速普及的背后显露出的是城市学校教育体系不完整,具体表现在教育网络覆盖的区域有限,素质体育教育效率低下,教育系统的不健全以及教师缺少规范性的服务制度,并且在以城市学校建立的体育综合管理体系,也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引导。我国的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受教育体质的限制,导致其体系制度很难确立起来,同时在以专业型知识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下,当前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是致使体育教育体系难以完整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学校体育教育效率低下
在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学效率方面,个别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对教学效率无法展开正确的分析,致使在实施相关课堂操作时出现各种失误。因此,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体质及素质损失。因为各种私立大学对专业性体育教师的需求,导致许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走上体育工作岗位,其对工作无法进行专業角度的实践与分析,从而影响了体育课堂中的服务效率,间接性地妨碍了体育教学体系的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模式不系统
在课堂教学不规范的服务背景下,不正确的人為操作和体育教学效率低都会对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综合教学状态受到影响。再者,由于没有规范化的课堂操作方法,导致学生得不到完整的体育专业知识,造成不系统的知识传授,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深化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基于当前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多元化全方位体育教学目标
在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其目标是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综合表现,与此同时,体育教学目标应当满足层次化的标准,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体育教学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对接下来的体育教学活动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制定决定了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面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限制这样的情况,完善教学目标的转变,能够通过实施以下方法来达成。
1.要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工作进行统一,以便更好地对课程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教师要深入了解体育文化发展态势,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展开实践性教学,进而提升对教学目标的认知,由此做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计划。
2.根据教学进度,体育教师参照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展开优化和完善,同时将教学进度维持不变,但将课堂实践逐步深入,并且在对教学方案进行规划时,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合理的变更。
(二)构建“规划性”体育教学综合分析机制
体育教育的“规划性”分析机制就是将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责任逐个落实,使教学计划朝着方向化和精细化的方面设计,由此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将体育课堂的教学步骤展开准确划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对当天的教学情况展开分析和总结,对失误和纰漏及时纠正。其次,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依照创新的教学模式,找出教学关键点和重点环节,分层次且有规划地整合体育教学步骤,使城市学校体育教学综合分析机制有效建立,进而将体育教学成功引向准确的方向。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开展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希望以此促进我国城市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得以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得以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姚蕾.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4(12):68-73.
[2]覃刚,王健.近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缺失及其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62-170.
[3]陈文辉.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