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兵
[摘 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准化探索,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教学的基本方面:教师的自身素质、学习规律和学生现状入手,对高职院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82-0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世界发展已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领域,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以经济为载体的价值观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多种文化和价值观交融碰撞的背景下,高职生要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教学的前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准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其指导自己的人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主要承担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的培育,促进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专业课教师传授的职业技能,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的具体路径。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師、辅导员等共同形成“大思政”框架下的育人机制,使学生处在全程育人的教育环境中,两者形成合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从现实人的发展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相辅相成,有助学生实现个体自由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学习规律
由于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事物的本质通过事物的现象表现出来,然而事物的现象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等特性,现象有时和本质是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学习规律。由于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事物的本质通过事物的现象表现出来,然而事物的现象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等特性,现象有时和本质是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如,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时,学生针对媒体报道的冤假错案平反事件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违法乱纪现象,提出对党的依法治国理念的疑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准确把握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被人们接受需要一定的认识基础,同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制史。笔者让学生谈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起民告官的案例和近年来反腐败的法律案例,通过案例回放和学习讨论,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进步,认识到党依法治国理念是一个逐步落实的过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感受到理论的真理性,体验理论之美,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准确把握“05”方案中四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准确把握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理课实施“05”课程方案后,由于受到学制年限的制约,高职院校仅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没有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两门课程。四门课程虽各有体系,但是课程知识体系之间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同时也制约着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认知程度。尤其是“原理”“纲要”和“概论”三门课程之间,关联性更加密切。高职院校仅开设“概论”一门课程,学习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纲要”课程基本国情的学习是学习和理解“概论”课程内容的前期知识储备,没有“原理”课程的知识储备,“概论”课的学习就如无源之水,没有“纲要”课程的知识积淀,“概论”课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法为学生生成丰富的精神世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不教授其他两门课程,但是仍然要认真梳理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集体备课,准确定位,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二、精准化把握高职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期待
“95”后的高职生,成长在全球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同时,拓展了全球化发展的领域。全球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它同时还涉及政治、文化、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交融碰撞。年轻的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变和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各自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做出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需求,因而“95”后的高职生虽然成长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形成了更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教学不仅要把握这些共性,还要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差异和学习期待,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才能清楚地讲清课堂理论,又能精準地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而不是外在的社会要求。
学生的学习差异包括:已有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学习的关注点、学习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等;学习期待包括:对学习课程能解决问题的期待和对教师的期待。精准把握这些问题,就是精准把握教学对象,才能做到教学上有的放矢。如何精准把握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首先,每年面对的学生群体都各有差异;其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期待各有不同,难度较大的是有些专业的学生文理兼招,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差异较大,对于课程的学习期待也有明显的不同。对于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期待,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对学生的调查认真汇总和总结。同时,安排任课教师任教不同系部的课程,对学生学习差异的把握从理论到实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风格,选择更适合自己风格的系部学生进行授课,尽量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能寻找到最匹配的教学双方,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三、精准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和课程设置的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
实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教師系统的理论教学,才能实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灌输”,而是要学会创造一定的教学环境,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如建构主义学者提出的:“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写作学习策略和‘教学环境两方面進行。”如,我们进行理论课教学,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的教学探索。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对资料的整理和筛选,进行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理论分析,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基于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和课程设置的需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选修课
基于我们前期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研,对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期望进行分类,我们没有将学生按照文史、理工进行简单分类,而是根据调研的结果,针对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选修课。我们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选修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政治风云人物、外交“局中局”、法眼生活。开设必修选修课的目的,一是补足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短板,二是拓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选修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采取调研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力求使学生能在这些课程中,选择到自己喜爱的课程。
(三)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需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开发运行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卢梭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让他们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积极开发与理论课教学内容吻合的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直接体验理论源于实践,并为理论的运用拓展更广阔的舞台。例如我们在“概论”教学中,进行“探寻家风、家训”“知遇一本好书”“寻美苏州”“微电影”等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发与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卢梭.爱弥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