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贾化生,郭凯
1.2.3.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300040
京津冀“半小时消费圈”实现途径研究
刘福强1,贾化生2,郭凯3
1.2.3.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300040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迅猛发展,跨区域消费成为可能。打造京津冀“半小时消费圈”,天津具备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商缘相联及经济文化深度融合五大优势和条件,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合作机制、市场区隔在内等五方面障碍,天津需要立足自身独特商业优势,充分挖掘商、旅、文、体等各类资源,构建综合消费载体,强化体验服务功能。为保障上述目标的实施,应采取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规划布局引导、加快政策创新步伐、丰富宣传推广渠道、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有效措施。
京津冀;“半小时消费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商业独特优势;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rapid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raffic modernization makes the cross regional consumption possible.In order to build a“half an hour consumption cycle”,Tianjin is of five advantages including geographic proximity,close people,similar culture,commercial ties and integrati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However,there are still five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such as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so on.Therefore,Tianjin should,standing on its own merits,excavate the resources on business,tourism,culture and sports,construct the carrier for residents composite and strengthen the experienced service.In order to fulfill the above-mentioned goals,Tianjin should tighten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strengthen the plan and layout,accelerate the policy innovation,enrich the promotion channel and improve the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s.
[Key words]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half an hour consumption cycle;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unique commercial advantage;policy recommendation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迅猛发展,为跨区域消费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打造“以天津为圆心,高铁线路为半径”的“半小时消费圈”,天津具备发展机遇、经济基础以及动力支撑等独特优势。因此,需采取有效对策,发挥优势,消除障碍。
(一)京津冀协同效应加快形成,为打造“半小时消费圈”创造了重大机遇
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商缘相联、经济文化深度融合,互补性和兼容度较强,具备跨区域消费的天然优势。现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统一消费市场的形成、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商圈的优化提升,这是培育跨区域消费圈的重要机遇。从天津看,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人口流动、市场对接必然催生新的消费动能。服务河北发展,助推企业“走出去”和消费主体“引进来”,对于激发消费潜能、持续集聚优势产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消费潜力溢出效应明显,为打造“半小时消费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吸引周边“外来消费”前提条件是京冀具备扩大消费的潜力。从表1看,京津冀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1亿,GDP总额达到6.7万亿,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经济实力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尤其是紧邻天津的廊坊、沧州、唐山、保定4个城市总人口超过3000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40.6%,接近北京和天津人口总和,而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0%左右,表明该区域人口基数大、密度高,消费潜能强,更多的人具备外出旅游消费能力。
天津吸引客流来津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等级,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表2看,天津社会零售总额不到京冀的一半,第三产业占比落后北京28.6个百分点。廊坊、沧州、唐山、保定4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5049.4亿元,已经超过天津的水平。这说明天津商业乃至服务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自身有“需求”,周边有“潜力”,吸引周边客流到天津既“游”且“购”,拉动消费持续增长,成为我市内贸流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表2 2014年京津冀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指标情况
图1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2015—2030)
(三)高铁消费拉动效应初显,为打造“半小时消费圈”起到了催化作用
交通便利通达,特别是高铁效应极大拉近了商业消费的距离,使各类商品要素可进入性逐渐增强。如图1所示,按照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将建设“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形成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天津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辐射唐山、廊坊、沧州、黄骅“四个节点”,从空间布局上促成了“半小时消费圈”。从表3看,天津与北京、沧州、廊坊、唐山、保定等城市高铁用时均在30分钟左右,与秦皇岛和石家庄分别用时为1小时和1.5小时。那么,天津将与周边城市通过完善的高铁网络,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枢纽地位,吸引周边客流形成新的消费中心。
表3 天津与周边城市高铁路线情况
(四)商旅文融合效应加速,为打造“半小时消费圈”催生了新的动能
天津作为中西合璧、底蕴深厚的著名商埠,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随着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津观光、旅游、购物,城市吸引力明显提升。从表4看,2014年入境人数在京冀增速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12%的增速,国内游客增速高于北京8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与河北省相当,数倍于周边主要城市,说明天津商业形象和旅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目的地地位进一步显现。从表5看,天津在过夜游客占比、人均花费以及停留时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过夜游游客占据市场主体。说明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服务能力增强,为扩大消费增加了动力。
表4 2014年京津冀部分城市旅游业发展指标情况
表5 2014年京津冀部分城市旅游国内客源结构情况
(五)内贸流通集聚效应强劲,为打造“半小时消费圈”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几年,天津大型商业载体建设集中涌现,成为辐射周边省市、吸引周边居民旅游购物的重要条件。目前,全市商业综合体29个,特色商业街46个,百货商场72个。大悦城、恒隆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成,使得天津商业聚集辐射效应凸显。武清佛罗伦萨小镇的成功,是天津商业快速发展、扩大外来消费的一个“缩影”。如图2所示,该小镇定位于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体验式消费,主打奢侈品和国际名品,拥有独特的景观优势、品牌优势以及价格优势,实体商业模式在网购冲击下逆势而上,具备消费吸引力。2015年预计销售额30亿元,5年增长了10倍;吸引客流达200万人次,主要来源于京津冀,北京和河北客源占比约为40%。
图2 佛罗伦萨小镇2011-2015客流量及营业额变化分析
1.合作机制理顺“难”。区域合作仍处于行政推动阶段,尤其是政府间尚未建立深层次、市场化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县一级的有效协作欠缺。商业领域缺乏统一规划,人为地把市场割裂开来,缺乏统一的流通产业规划、网点规划。
2.市场区隔畅通“难”。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相对合理的产业布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阻。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汽车限行等政策一定程度限制了物流畅通;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到区域内数据资源共享。
3.业态雷同转型“难”。京津冀城市商业设施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实现错位经营,业态发展雷同,从而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存在着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竞争激烈和相对过剩的情况。天津缺少商业稀缺资源,业态差异化经营意识较弱。
4.特色设施引客“难”。天津特色商业资源较为分散,未进行充分整合,没有形成消费产业链条。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新建商业设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仅局限在本市。消费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购物体验亟待加强。
5.交通无缝衔接“难”。天津商圈建设尚不完善,部分高铁站点与商业热点区域较远,普遍存在着交通不便的问题。公共交通投入力度不够,尚未实现高铁与地铁、公交等无缝衔接。
(一)以商促商,打造特色消费产业链条
充分利用天津商业资源,注入现代发展理念和元素,打造独具天津特色的消费链条。重点以银河广场、大悦城为代表,打造游、购、餐、娱的一站式综合休闲消费链;以佛罗伦萨小镇、燕莎奥特莱斯、友谊商厦、海信广场为代表,打造国际名牌和时尚潮品购物链;以空港欧洲贸易中心、民园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代表,打造进口商品免税购物链;以劝业场、中原百货为代表,打造老字号、老品牌传统消费链。通过打造特色消费链条,聚集人气、提升商气,增强天津商业吸引力。
(二)以展促商,打造节庆会展活动品牌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发挥各方面力量,做大做优四季购物节、西餐美食节、国际小吃节、河蟹文化节、妈祖文化节、津洽会、国际汽车展、国家机床展、台湾名品展、钓具展等节庆展会活动,搭建京津冀节庆会展平台,吸引更多的周边城市企业、客商来津参展参会,带动吃、住、行、购等相关消费。
(三)以食促商,打造荟萃中西美食之都
改造提升鼓楼餐饮街、北塘集装箱码头等10余个餐饮基地,形成集传统菜系、特色小吃、夜市场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餐饮聚集区。整合优化意风区、小白楼等精品西餐和酒吧品牌资源,突出西餐文化特色,增设广场演出、酒吧演出、街头演出和游客参与类项目,形成具有鲜明异国风格的餐饮集聚区。通过举办美食节、海鲜节、厨艺大赛等发扬津菜老字号餐饮品牌,推动津菜名店、名品、名点、名小吃创新,扩大“津菜”影响,吸引更多周边食客来天津聚会、就餐、消费。
(四)以旅促商,打造商旅结合体验组团
推动旅游市场由单体开发向综合要素集聚转变,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四大组团”,即:以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等商业步行街为代表的“民俗组团”;以五大道、先农大院等风貌建筑体验为代表的“欧陆组团”;以航母主题公园、极地海洋世界、欢乐谷等亲子游乐休闲区为代表的“临海组团”;以山、河、湖、海、湿地、温泉等休闲度假体验区为代表的“山林组团”。通过商旅结合,将更多商业元素引入旅游项目,扩大游客综合消费。
(五)以文促商,打造津派文化消费市场
发挥天津曲艺之乡的文化优势,扩大文化领域消费。举办相声节、茶馆曲艺、地方民俗展演等活动,塑造相声、曲艺等津派文化品牌,吸引周边县市群众到天津听相声、看曲艺,激发文化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市场规模。
(六)以体促商,打造全运会消费平台
以举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建立京津冀场馆实时订约系统,推行体育一卡通服务,部分赛事向京冀免费赠票,吸引更多周边群众来天津观赛消费。借助全运会新建场馆资源,加强京津冀体育产业合作,组织跨区域民间体育竞赛和业余联赛,带动赛事、运动员、观众流动消费。
(一)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京津冀“半小时消费圈”协调机制,畅通地方、部门、区县、企业之间多维度沟通渠道,加强与沧州、保定、唐山、廊坊等城市互动交流,协调用好各地商贸要素资源。健全市商务委牵头、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参与机制,推进行业与企业互动,策划热点活动。
(二)强化规划布局引导
发挥《天津市商业布局规划》引导作用,优化零售商业空间布局,发展品牌集聚、业态齐全、设施完善、消费资源集中布局的现代化商圈。推进商业与旅游、文化、体育、房地产等产业融合,开拓新兴业态,提供适应游客需求、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三)加快政策创新步伐
尝试设立京津冀“半小时消费圈”发展基金,建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项目库,策划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和活动,择优给予支持。积极推广跨境电商试点,申报东疆港区免税店向国内游客限额免税购物政策。有条件放开车辆限行政策,考虑试行周边市县小客车周末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等。推行覆盖京津冀旅游、文艺演出、会展、体育赛事、交通等一卡通服务。放宽、简化和便捷部门程序,吸引周边居民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养老等服务消费。
(四)丰富宣传推广渠道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天津各类特色消费的美誉度和品牌形象。印制天津特色的商业设施、旅游路线、文体活动等引导插页,扩大对周边地区发放。鼓励协会和企业联盟举办路演活动,开展携程网、途牛网、同程网等旅游中介机构和旅行社宣传活动,开展大众点评网、团购网、打折信息网等网站推广活动,切实提高宣传效果。
(五)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完善政府服务配套,提升交通路网便捷度,加强各类交通工具到消费场所的通行度。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便捷多种电子网络支付手段。推动服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采用多渠道服务评价,建立服务评价与反馈机制。加强各类商业旅游场所、游乐设施、节庆会展活动等安全秩序保障。统一物价、工商、旅游等投诉热线,便于外来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投诉维权。
[1]刘建朝.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优化与城市进化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2]杨德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几个关节点研究——由生态保护引发的几点思考[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6).
[3]李宏宇,张梦洁,吴遐.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协同发展战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0(12).
责任编辑:唐妍王远
Study On Ways to Create the“Half an Hour Consumption Cycle”in Beijin-Tianjin-Hebei Region
LIU Fu-qiang1,JIA Hua-sheng2,GUO Kai3
(1.2.3.Tianjin Commission of Commerce,Tianjin 300040)
F127
A
2095-5537(2016)03-00009-05
2016-03-30
[课题项目]2015年天津市商务委员会重点调研课题。
1.刘福强(1969—),男,汉族,河北省雄县人,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内贸综合处处长。研究方向:商务经济。
2.贾化生(1983—),男,汉族,山西省柳林县人,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内贸综合处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商务经济。
3.郭凯(1982—),男,汉族,江苏省沛县人,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内贸综合处副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商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