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华
摘要:对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4个实验疑点作了实验探究:(1)稀释浓硫酸是否一定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2)铁丝燃烧实验中为何需事先把铁丝绕成螺旋状?(3)用海水制碱为何要先通入氨气?(4)为何用扇子一扇就能熄灭蜡烛的火焰?结合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旨在与同行交流以及促进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浓硫酸稀释;铁丝燃烧;海水制碱;蜡烛熄灭;实验疑点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6–007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稀释浓硫酸一定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52页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以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由于这个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所以,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室中,我们一般用稀硫酸来做实验,但是,我们从药品店里买到的都是浓硫酸,如何把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呢?学生非常爽快地回答:加水(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想到这点)。
(2)在稀释浓硫酸的时候,能否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呢?学生思考片刻,有些学生说行,有些学生说不行,再看了教材后统一回答不行。
学生在查阅教材获知:稀释浓硫酸的时候,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资料中显示:浓硫酸的密度为1.98 g/cm3,而水的密度为1 g/cm3,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所以水就浮在浓硫酸的表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的大量的热量会造成硫酸液滴飞溅,事实果真如此吗?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安全的角度去选择仪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Ⅰ、Ⅱ两套装置。
实验器材: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烧杯、水槽、钟罩、玻璃棒、浓硫酸、蒸馏水等
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把蒸馏水从长颈漏斗中慢慢注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和水出现分层现象,水浮在浓硫酸上面,不一会儿,锥形瓶内壁和钟罩内壁出现大量水雾,偶有大的液滴飞溅。
分析:也许是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师生讨论后把装置Ⅱ改为装置Ⅲ。
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把蒸馏水从长颈漏斗中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钟罩内壁出现水雾,但烧杯中没有出现液滴飞溅。
结论:稀释浓硫酸时,通常情况下,教材上的操作要求是规范合理的。但如果滴加水的速度很缓慢,用玻璃棒不断进行搅拌,并且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实验还是可行的。当然,稀释大量浓硫酸时还是采用规范操作为好。
2 铁丝燃烧为何事先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一节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求把铁丝绕成螺旋状,这是为什么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增大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对未燃烧部分进行预热,究竟哪种回答更为准确呢?根据日常生活中火柴棒的摆放方式不同导致燃烧的现象也不同,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一:是为了增加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实验器材:粗细、长度一样的细铁丝(10cm)、250mL的集气瓶3只(瓶中盛有一定量等体积的水并且收集满氧气)
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①把细铁丝全部伸入到集气瓶中,保证细铁丝和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②把一根细铁丝拉直,另两根绕成粗细不同的螺旋状(如图2所示);③在细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梗,等火柴只剩1/4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猜想:把三根细铁丝全部伸入到集气瓶中,这是因为表面积固定,所以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一定,如果三根细铁丝都能燃烧,则说明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无关。
实验现象:三根铁丝都能和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实验Ⅱ、Ⅲ与实验Ⅰ相比,剧烈程度更强一些。
分析:影响反应现象的原因有物质的性质、反应物的浓度与接触面积。上述三个实验中,物质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都相同,所以,实验中把铁丝绕成螺旋状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无关。
探究二:对未燃烧部分进行预热
实验器材:粗细、长度一样的细铁丝(10cm)、250mL的集气瓶2只(瓶中盛有一定量等体积的水并且收集满氧气)。
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①把细铁丝全部伸入到集气瓶中,保证细铁丝和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②把其中的一根细铁丝拉直,另一根绕成螺旋状(如图3所示);③在细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梗,等火柴只剩1/4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两根铁丝都没有燃烧。(重复4次,现象相同)
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Ⅰ与Ⅳ、Ⅱ与Ⅴ中,氧气的浓度和铁丝都相同,但现象明显不一样,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金属弯曲的方式不一样。在Ⅳ与Ⅴ中由于火柴燃烧火焰以及空气对流的原因,热量向上流失,没有对下面的金属进行预热,因此,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所以,铁丝不能正常燃烧。
结论: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对未燃烧部分的铁丝进行预热,在燃烧过程中,燃烧部分的热量可以传递给即将燃烧的那部分铁丝,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局部温度的效果,起到预热未燃烧部分的作用,使燃烧更容易进行。
3 海水制纯碱为什么要先通氨气呢
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3节“海水制碱”一课中,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制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的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再通二氧化碳呢?相关资料显示:氨气极易溶于水,一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一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猜想:通气体的先后顺序是由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溶解性决定的。
实验器材(如图4所示):带刻度的储气罐两个(一个存放氨气、一个存放二氧化碳)、导气管、橡胶导管、125mL的集气瓶两只(瓶中分别盛放40毫升的饱和食盐水)、量筒、托盘天平等
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①用量筒量取40毫升饱和食盐水,分别倒入集气瓶中;②把瓶Ⅰ和瓶Ⅱ分别连接在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储气罐上,不断振荡,直至储气罐的刻度不再改变为止,记录读数;③把瓶Ⅰ和瓶Ⅱ迅速交换连接,并振荡,直至刻度不再改变为止,记录读数;④观察瓶底部有多少晶体,过滤、称量。
分析:瓶Ⅰ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总量远远大于瓶Ⅱ中所吸收的氨气与二氧化碳的总量,而且瓶Ⅰ中出现的晶体质量要远远大于瓶Ⅱ中的晶体。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由于氨气的溶解能力极强,所以瓶Ⅰ中的氨气量多,当连接到盛放二氧化碳的储气罐的时候,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就多,这就很好地解释了瓶Ⅰ消耗气体的体积远远大于瓶Ⅱ的原因。瓶Ⅰ中有更多的产物生成以及消耗了大量的水,因此,饱和食盐水中析出的实验晶体要比瓶Ⅱ多。
结论:前面的猜想正确。
4 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135页“练习与应用”中有这么一道题目“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这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这个问题主要考查了灭火的原理和促进燃烧的方法,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清除可燃物;③降温至着火点以下。促进燃烧的主要方法有两种: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大致的解释内容相同:扇子一扇,带走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从而使石蜡达不到着火点,所以蜡烛就熄灭了。然而有些资料显示:石蜡的着火点大约190℃,蜡烛燃烧其实就是石蜡蒸气在燃烧,扇子扇是单纯的降温,还是把石蜡蒸气吹走了,清除了可燃物,从而使蜡烛火焰熄灭呢?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做出猜想:“扇子一扇,蜡烛熄灭”是清除了可燃物,不仅仅是降温。
实验思路:用一股比石蜡着火点高的热空气吹蜡烛火焰,如果蜡烛熄灭了,则说明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实验器材:铁质的易拉罐两个(一个剪去顶部和底部,另一个剪去底部,把两个易拉罐串联起来)、自制金属带柄活塞、酒精灯两盏(目的是增大加热面积)、温度计(量程500℃)、火柴、蜡烛、铁架台两个。装置如图5所示。
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把温度高于300℃的空气迅速推出,蜡烛火焰立刻熄灭。
结论:扇子一扇,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清除了气态可燃物,不仅仅是降温。
上述所举四个实验案例仅是九年级化学实验中类似例子的冰山一角,笔者只是对几个实验疑点进行了探讨,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能引起同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使我们的实验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庄晓松.对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内容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学,2014,(11):24~26.
[2]刘怀乐.纯碱生产实验的秘诀[J].化学教学,2011,(1):48.
[3]刘怀乐著.中学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1996:48.
[4]王程杰.燃烧条件3+1 [J].化学教学,2016,(1):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