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青墩村,陈茂荣带着一家八口人,用数十年的助人行动,传承着父辈的烈士精神,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1947年10月,陈茂荣的父亲加入华中野战军,11月,在泰兴运粮河伏击敌人据点时,不幸被杀害,英勇就义。那年,陈茂荣还不满2岁。
父亲牺牲,母亲改嫁,陈茂荣靠年迈的奶奶抚养成人。虽然幼年过得极其艰难,但父亲的牺牲和奶奶的教诲,在他心里印上了一个朦胧的意识——长大后要像父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处处替人着想的禀性,也从慈爱的、相依为命的奶奶那儿熏陶了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家风。从懂事上学起,他就帮家里干活,打猪草,烧火做饭,处处关心体贴家人,友爱他人。
18岁时,从学校毕业后,他靠自立创业,成为隆盛铝业公司经理。在当年,他就用第一笔收入给五保老人购寒衣、送年礼,并在全县首创以个人名义建立的寒窗助学资金。
为人父后,陈茂荣和妻子更是教导一双女儿要保持勤劳简朴、与人为善的品质。陈茂荣从事个体业,年收入10万元,他自定的一年个人生活支出控制在3000元左右。他给家庭定的日常生活标准是粗茶淡饭。他给两个可爱外孙的零花钱控制在300元以内。他买的车子是用于运输的卡车。
正是这样一个生活普通的家庭,四十多年来,却默默无闻、持续不断地乐善好施,先后为社会捐助超100万元。正如南莫镇党委领导所说,陈茂荣“管老的,管小的,管病的,管死的,唯独不管他自己”。
他和家人还拿出5万元,设立“四只羊”扶贫助残工程,使20余名残疾农民有了生活保障;连续9年,每年拿出2万元设“敬老礼”,为敬老院96位老人送去四季不断的“爱心礼”;每年拿出5万元设立“捐资助学基金”,先后资助12名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费用,为10名贫困大学生捐助上学车旅费;为当地学校垫交10万元建设金,建好了学生食堂和篮球场;一次性捐赠3名重症学生10万元医疗费;为当地修理危桥,替困难农户安装了广播、有线电视、电灯;扶助60余名农民工自主创业,脱贫致富;捐万元建青少年校外“爱心书屋”……全家扶助过的人达300名,这些人中有老烈属、残疾军人、复员军人、农民工、残疾人、待业青年、下岗工人和贫困学生。全家累积捐助的衣物、食品十车也装不下。
陈茂荣的事迹传开后,南莫镇党政领导称赞他是赢得民心的民办“民政部长”,受助的孩子敬称他为“爱心爷爷”,受助的沙岗敬老院老人赞他为“慈善天使”,受助的村五保老人称他为“陈善人”……
62岁时,陈茂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作为一名革命烈士子女,我只不过做了本分事、良心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永远是我的信念。”
(江苏省妇联宣传部 供稿)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