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换梅,王华,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 7200;2.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 7200)
基于RBV视角的陕西合阳县葡萄产区竞争力分析
李换梅1,王华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 view)把区域看作是资源的集合体,资源的优劣和结构特征是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葡萄产业作为特殊的资源密集型农业产业,葡萄产区的竞争力具有强烈的区域资源依赖性。本文把葡萄产区资源划分为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两种类型,并分析其竞争力作用机制。以陕西省合阳县葡萄产业为例,对合阳的葡萄产业竞争力从资源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合阳葡萄产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础资源;葡萄产区;陕西合阳;竞争力
葡萄产区属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由于葡萄酒产业的市场推动,我国葡萄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对葡萄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却有待提高。资源是促进葡萄产区发展的核心,国外从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 view)的角度解析集群产业区域竞争力的研究[1],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的同类研究则相对匮乏。我国对葡萄(酒)产区资源角度的研究多依附于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发展、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缺乏对产区资源的全面解析及资源竞争力作用机制的分析。因此,从RBV视角对我国葡萄(酒)产区的竞争力进行解读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研究从RBV视角把葡萄酒产区资源划分为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并分析了葡萄产区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的竞争力作用机制。最后以陕西省合阳县为例,探索了合阳发展葡萄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为提高合阳葡萄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产区资源是产区葡萄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根据资源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的不同,葡萄产区资源可以分为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其中基础资源是产区发展的必要条件,战略资源是产区发展的充分条件。本文对葡萄产业划分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并非绝对概念,在其他的产业类型中,这些基础资源也可能成为战略资源。葡萄产区的基础资源一般可分为以下5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政策法规资源。自然资源是葡萄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般包括气候、土壤、水等;建立在自然资源之上的人力、技术、设施和政策资源使品种和地块选择、葡萄栽培管理、葡萄酒酿造、窖藏和销售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区域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产业政策等政策法规资源为葡萄产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如Molina-Morales[2]、Wu[3]和Hervás[4]认为,技术特征、当地支持性机构、知识传播、技术劳动力的可获得性、社会联系性、供给者关联性等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战略资源,这些战略资源具有基础资源所不可替代的战略优势。战略资源与基础资源相比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即:非同质性(heterogeneity)、竞争的事后限制(ex post limit to competition)、竞争的事前限制(ex ante limit to competition)以及不完全流动性(imperfect mobility)[5]。
借鉴产业和区域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葡萄的产业性质,本文提出葡萄产业的战略资源可划分为以下4种:支持性机构、产区间的竞合关系、信息知识传播网络、名誉品牌建设。支持性机构指的是政府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服务性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名誉品牌是建立在漫长的集体活动的基础上,这些集群活动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区域品牌具有构建区域识别、区域特征品牌效应的特点,是构建区域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式发展是产区形成品牌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源泉。
葡萄产区的基础资源建立在产区特有的风土条件、基础设施以及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资源基础上。而葡萄产区战略资源则建立在葡萄产区的地域接近性、专业化、关系网络、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复杂性上。葡萄产区基础和战略资源在产区内往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是产区外的企业很难模仿或者使用。葡萄产区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的总和构成了产区竞争力的有效梯度,为产区的发展提供生命力、核心力和创新力。表1列举了葡萄产区的基础和战略资源类型的内容及其相应的特征、功能等。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定义,竞争力是在对有限资源的竞争过程中体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即相对高回报和就业的能力。对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层次。区域竞争力是由区域独特的资源配置和作用方式转化而来的,是区域在和其它区域竞争过程中实现的持续经济发展和增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力表现形态,但是以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把区域竞争力看作是国家宏观竞争力的衍生体,或者是微观企业竞争力的聚合体。
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上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竞争力研究和建立在Scherer 的结构-作为-绩效理论基础上的产业竞争力研究对推动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近几年,国外一些学者尝试把Barney的资源基础论(RBV)应用于区域层面来解释区域的竞争力来源,取得了极大的研究进展。我国目前从RBV视角对区域竞争力进行的研究还寥寥无几[6]。本文借鉴国内外资源视角的区域竞争力研究成果,结合陕西省合阳县葡萄产区的区域竞争力案例,探讨了从资源角度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图1 基础资源、战略资源和竞争力之间的作用关系
表1 葡萄产区资源
葡萄产区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图1所示)。基础资源是战略资源形成的基础,没有基础资源的形成,谈不上战略资源的构建和培养。葡萄产区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机制使得葡萄产区成为一个动态适应系统。葡萄产区的基础资源是产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基础资源的状况极大的制约了战略资源的发展形势和状况。产区之间往往会为土地、水、设施等基础资源展开激烈的竞争。产区内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是产区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他们的分布状况影响着产区信息技术传播的网络结构。产区基础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和政策环境资源的状况往往决定了支持性机构的密集度和支持度。产区基础资源的优劣势是产区构建品牌形象的首要因素。
葡萄产区的战略资源可以提供基础资源,例如技术支持、人力支持、政策法规,也可以改善区域的基础资源,例如栽植品种、水资源利用、栽培方式、土壤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葡萄产区品牌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吸引更多的人才。葡萄产区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是建立在贸易和非贸易的关系之上,这种关系往往很大程度上推动或者制约了葡萄产区内信息知识传播的结构和流动性。支持性机构通过科研结果传播、品牌推动活动、集体学习等活动可以影响产区内的竞合关系、信息知识传播网络。
葡萄产区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以及信息知识传播的网络关系,会反馈给支持性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利于产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葡萄产区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支持性机构和产区的信息技术传播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构建葡萄产区品牌文化的重要因素。葡萄产区品牌文化的构建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联系和支持性机构的策略措施。产区内的自然资源、设施和政策资源、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以及信息技术传播网络、品牌文化都是产区内所固有的结构性资源,这些资源很难转移到别的产区利用。这些区域内资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都会促进区域竞争力的产生和增强[10]。
合阳县古称有莘国,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隶属于渭南市,总面积1437 km2,耕地面积93.2万亩,人口45万,现辖4乡12镇353个行政村。合阳县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342~1543.2 m之间,年平均气温11.5 ℃,降雨量为553 mm[7]。合阳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干湿季分明,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国家级无公害红地球葡萄生产基地县。
合阳县红地球葡萄主要栽植在合阳中、南部海拔500~800 m的城关、坊镇、新池、路井等8个乡镇,形成了以合洽路、合马路和108国道为主的葡萄标准化生产优势产业带[8]。2008年合阳县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学院联合建设百亩试验示范基地,目前葡萄栽培面积已达15万亩。
对于基础资源,合阳县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肥沃,土壤含钾丰富,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0~2600 h,无霜期207 d,年有效积温4000 ℃,昼夜温差大。目前合阳县的主要鲜食葡萄品种为红地球,在合阳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红地球表现易成花、丰产、病虫害少、品质优等优点。除红地球外,合阳引进的其它鲜食葡萄品种还有美人指、克瑞森、青提、维多利亚、巨峰、户太8号等[9]。在合阳县还种植酒用品种北冰红,该品种不埋土栽培已被验证可行。因为葡萄需水量大,对灌溉要求高,合阳县年降雨量少,水资源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0]。合阳县的葡萄农艺师主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学院的专家教授和省葡萄协会的专家培养。合阳县有严格标准的原产地保护、生产资料使用等法规制度措施,并制定了合阳县红地球葡萄绿色食品生产地方标准,保障了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在战略资源的支持性机构上,合阳县政府对于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补贴、政策优惠和扶持,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土地使用上对发展葡萄产业也提供了优惠政策。合阳果业局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为合阳县的苗木栽培、葡萄园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在战略资源的信息技术传播网络上,2005年成立的合阳县葡萄协会及其下属分会的职能主要是联系专家和技术员对葡农进行技术培训,并宣传葡萄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市场销售等时令性的知识。
在战略资源的品牌文化上,合阳县委、县政府以打造“中华红地球之乡”为目标,坚持把生产优质鲜食红地球葡萄作为合阳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合阳红地球”已经成为渭南市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之一[4]。通过品评会、推介会以及旅游文化节的形式,把产区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结合起来。
5.1 合理规划布局产区基础资源
自然资源是葡萄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科学认识葡萄产区的自然资源的特征,让自然资源为产区品牌建设直接加分。建立、健全产区法规,产业政策对产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要杜绝粗放式的低成本、掠夺式、污染式开发,构建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延长葡萄产业链和开发葡萄衍生品,发展与葡萄相关的创意服务业。从自然、劳动力供应、技术、资金、市场角度考虑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葡萄品种,建设支撑和推动葡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来吸引有质量的企业入驻,吸引技术人才,帮助有能力的农户扩大生产规模。
5.2 充分发挥支持性机构战略资源的作用
当地政府可根据葡萄产区的发展实际和规划,有针对性的吸引、设立相关的支持性机构入驻产区或者在产区建立站点。合阳县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学院联合建设葡萄试验示范站,示范站的建立给合阳葡萄产区在技术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时,陕西省葡萄协会、合阳县果业局和县葡萄协会对合阳葡萄种植、管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合阳县的支持机构建设和合作集中在栽培、管理等技术层面,与服务型支持性机构比如媒体、营销的合作还很匮乏,导致了2014年合阳县百良镇太枣村葡萄滞销的局面。
5.3 促进产区企业良性竞合机制
目前合阳县的葡萄种植形式主要是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社形式,合作社在范围覆盖和投资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入社的农户与合作社之间、以及各个合作社之间存在资源竞争、信息不流通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合阳县境内各个非正式的小组织之间划地自封的现象。一个特色产业在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当地企业之间建立竞争和合作并存的良性机制。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不仅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求在市场上不被淘汰,同时这种竞合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对当地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当地政府和协会组织应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以增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当地农户以多种形式加入合作社以及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社模式,鼓励当地(非)营利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把为区域发展谋福利作为根本出发点。
5.4 夯实基础,做好品牌文化
目前,合阳县红地球品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区域性质的品牌,对外宣传主要借助于一年一度的红提葡萄节以及地方官网。合阳县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合租社或者以乡、村为单位借助现代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线上线下结合来做营销。这些媒体有低门槛、易操作、覆盖范围广、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在合阳县,葡萄仅仅被认为是收入相对高的一种农产品,当地对利用葡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餐饮业等还没有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葡萄的推广上缺乏品牌战略和文化推广。应借助当地的风土特色、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等助力葡萄酒推广,做好、做强、做大葡萄产业的品牌文化资源,为区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LI H M, ZUBIELQUI G C D, O'Connor A.Entrepreneurial networking capacity of cluster firms: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on how shared resources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5, 45(3): 523-541.
[2] Expósito-langa M, J.V.Tomás-miquel, F.X.Molina-morales.Innovation in clusters: Exploration capacity, networking intensity and external resourc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15, 28(1): 26-42.
[3] WU X B, GENG S, LI J, et al.Shared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lustered firms: The missing link[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0, 18(9): 1391-1410.
[4] SFORZI F.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nd the 'New' Italian Economic Geograph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3, 10(4): 439-447.
[5] PETERAF M 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3): 179-191.
[6] 李双奎, 袁洁, 孙旖彤.钻石模型视角下甘肃省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5): 106-112.
[7] 王亚俊, 成志明.蓬勃发展的现代果业——合阳红提葡萄产业[J].中国农业信息, 2015(17): 141.
[8] 党建宝, 肖敏艳.合阳县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大科技, 2014(1): 269.
[9] 崔长伟, 丁吉星, 李华, 等.山葡萄“北冰红”在陕西合阳地区引种栽培研究[J].北方园艺, 2015(6): 36-39.
[10] 孙兆军.陕西·渭南全力打造水果区域公用品牌[J].中国果业信息, 2015, 32(4): 52.
DOI:10.13414/j.cnki.zwpp.2016.04.013
收稿日期:2016-06-03
项目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换梅(1984-),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葡萄酒产区竞争力、酒庄管理、市场营销。
*通讯作者:王华,E-mail: wanghua@nwsuaf.edu.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