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青 刘毅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孵化集群网络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经验获省科技奖特等奖
文/叶青 刘毅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建设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至今,广州开发区用近20年时间建成华南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集群,走出了一条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孵化生态平台化、孵化体系链条化、资源链接全球化”的孵化器“四化”发展新路子,形成“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企业孵化新模式,成为全省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目前,全区一共建成4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已达360万平方米,孵化器在园企业总数2182家,毕业离园企业837家。在科技部对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排名中,广州开发区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说实话,我们在国外一直搞研究,回国后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国内的办事流程根本不懂。当时创办益善生物,商事登记全部是委托给火炬中心去办理的,我一个部门也没跑,而且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生物学者许嘉森决定回国创业,他考察了国内许多地方,最后选择了广州科学城。他说,最终决定让我留下的是广州火炬中心的扶持和服务。
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是广州开发区第一家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它对于新生的创业公司的照顾是全方位的。2001年,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的基础上成立了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火炬中心”)。不仅代办商事登记,还无偿提供办公场地。除了经常组织活动帮助留学生创业人员融入广州本地之外,火炬中心还为创业者安排创业导师,许嘉森便是当时火炬中心创业导师所辅导的第一人。
如今益善生物已经成为国内个体化医疗产业的领军者,下属医学检验机构已经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2014年,益善生物在新三板挂牌;2015年,益善生物位于广州生物岛的企业研发总部和生产运营中心动工。“从孵化器到自建园区共花了9年时间,这个时间对于一些‘自力更生’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有可能连一款产品都难以推出实验室。”
观察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史
1999年之前,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摸索阶段,以第一代孵化器建设为标志;
2000年之后,伴随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建设,以政府投资密集建设国有孵化器为标志,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2012年至今,为适应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以民营孵化器、国际孵化器和新型孵化平台建设为标志,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在孵化器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火炬中心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奠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基础。”火炬中心主任汤恩说,此后,管委会又直接投资40亿元,建设近百万平方米孵化加速集群,建成了广州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全区孵化器事业实现大突破。截至2015年11月,省、市、区政府共建设孵化器9家,孵化面积达173.26万平方米,占总规模的48.5%,在园企业1188家,占企业总数量的55.3%。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火炬中心当初所提供的创业服务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他们也在思考自身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我们要做孵化器的孵化器。”汤恩说,在推动孵化器建设过程中,他们的定位不仅是一家孵化器,还肩负着培育、发展广州开发区孵化器集群的任务,鼓励国有、民营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孵化器建设,帮助区内骨干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目前全区约70%的孵化器为专业型孵化器,全区共建设民营孵化器36家,占全区孵化器总量的80%。
去年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开发区召开,朱小丹省长指出:“广州开发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3种专业孵化模式,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较强影响力。这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推广。”
朱小丹省长所称赞的做法,即是指广州开发区引导区内科技企业建设孵化器,利用企业自身的资金、服务、技术、市场渠道等参与创新企业培育,走出一条创新企业“独木成林”的道路。目前,广州开发区主要形成了三种企业孵化模式: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和协同孵化。
第一种是内生孵化模式。广州开发区主动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内生创新,不断催生新的创业项目,随后由母公司出资成立子公司,进行项目开发运营,子公司可以使用母公司的所有资源,产品也可以卖给母公司,促进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形成“内生新、体外孵化”的孵化新模式。
广州视源电子通过在企业内部征集创业计划,由若干个创业团队提出创业方案,经企业管理层研究筛选后成立独立法人子公司开展运营,创业公司由母公司和研发人员共同持股,既服务于集团主营业务,又实现多元化发展。公司还建立了求职平台、立知大讲堂等服务。目前,视源电子电子信息专业为核心,包含商用显示、MI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业务的专业孵化器,成功孵化12家子公司,已取得专利近500项,销售额达到50亿元。
第二种是外延孵化模式。广州开发区鼓励骨干科技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新项目,发挥企业自身产业优势,为上下游初创企业提供企业发展必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推动初创企业快速发展,从而延伸做强产业链,由一个骨干企业催生出一个产业集群,探索出外延孵化新模式。
广州科技创新基地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积极遴选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产业新项目,依托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基因诊断行业的龙头地位,雄厚的科研实力,专门成立的4只医疗健康投资基金,以及自身在全国范围内成熟的供应和销售网络,为在园企业在上下游产品采购、推广、销售等方面提供相关服务和便利,更好地促进了在园企业的加速成长和壮大。目前达安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围绕健康产业孵化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84家,形成了新的生物产业集群。
第三种是协同孵化模式。广州开发区鼓励企业开放自身技术和市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实验室、专业技术、销售经验等优势,为进驻的科技项目提供产业化载体,实现集群发展、协同创新。
广州冠昊生物作为国内再生医学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从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孵化毕业后,建立了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利用自身的创业经验和技术资源,为生命健康科技项目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从资金、创业导师、实验场地、研发仪器设备等全方位专业孵化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企业自身和在园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入驻企业达到23家。
不少从孵化器毕业的科技企业,通过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企业孵化新模式,走上了自建孵化器的道路,这正是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裂变”秘诀。近年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数量增长迅速,2012年前,该区孵化器每年引进科技型企业项目为120—150个;产业集群式的孵化体系初步建立后,2014年区孵化器集群引进科技型企业450家,较2013年的350家增加约30%,2015年区孵化器集群新增科技型企业突破500家。预计到2018年,孵化器集群在园企业将达5000家。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了企业成长的乐园。截至2015年11月,全区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2985家,在园企业数量为2148家, 孵化12家上市公司和124家“瞪羚企业”,在科技部“瞪羚企业”发展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中关村。并形成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地,现已引进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16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以及近万名海内外创业人才落地。
广州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
广州科学城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广州开发区用近20年时间,构建起一个立体式的、完整的孵化集群网络,实现历史性的“蝶变”。在这背后,是广州开发区所扮演的“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及园区完善的政策环境、充满活力的社会资本和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
目前,广州开发区已经构建了“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专项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孵化服务生态体系,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分阶段为在园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科技研发投融资、创业辅导等专业化服务。
一个企业在广州开发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孵化体系。广州开发区按照企业成长路线图,以孵化器为核心,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不断延伸拓展,构建了“预孵化——孵化——加速”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
2014年12月挂牌成立的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批设立的三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之一。开发区还先后设立了10亿元的引导基金、3亿元的担保基金和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支持创业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推进创业孵化事业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开发区在建设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时,先后组建基因检测、信息服务等九大产业创新联盟,搭建了“广州开发区仪器设备资源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站”等资源共享平台,为实现全区创新资源共享,孵化企业抱团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力支撑。
“通过建立孵化器联盟,搭建孵化器协同发展的金融、技术、培训等平台,促进各孵化园区之间的交流,共同把孵化器体系做大做强。”汤恩算了一笔账:每个孵化器有100个招商终端,目前广州开发区有40个孵化器,就是4000个招商终端。2016年,广州开发区孵化器有望达50家,预计招商终端达5000个。
广州开发区还实施孵化器建设“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进创新创业资源配置国际化,提升孵化器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广州开发区持续创新国际孵化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共建孵化基地、成立孵化基金等方式,如腾飞科技园、中以孵化基金,加大对国际化创业人才、技术、项目的引进。另一方面,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区内企业在国际创新密集地区建设海外孵化平台、人才工作站,目前区内达安基因、冠昊生物、金发科技等企业布局建设海外孵化节点,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聚集高端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