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
咪蒙真名马凌,70后,四川南充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截至今年6月,咪蒙的同名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两亿两千多万次,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今年5月出版后短短一个月就攀上了京东、当当、亚马逊各图书电商网站畅销榜的前五名。
在互联网上,咪蒙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观念开放,刻薄犀利,又满口粗话的女流氓形象。才女、勤奋、鸡汤、新晋网红……网友们也不断为她贴上各种标签。很多人觉得她的成功不可思议,事实是她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以多年积累的人脉、不断写作的努力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火了。
自媒体时代当红炸子鸡
“我有很多新媒体写作经验,价值1000万。如果你能成为我们团队的实习生,就是完全免费。”这是自媒体圈当红炸子鸡咪蒙,在其公号“咪蒙”中发布的招聘消息。
咪蒙并非口出狂言。
截至今年6月,咪蒙的同名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两亿两千多万次,每条广告45万元起并在不断涨价,每篇文章阅读均超过50万,大部分文章阅读量超过100万。咪蒙的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收录了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今年5月出版后短短一个月就攀上了京东、当当、亚马逊各图书电商网站畅销榜的前五名。
咪蒙真名马凌,70后,四川南充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南方都市报工作,出版了《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守脑如玉》《圣人请卸妆》等作品。2014年,咪蒙正式离开媒体,创立深圳万物生长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不过这家公司只生长了10个月。2015年10月初,败光了400万的咪蒙转战北京,成立了十月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专注影视编剧和自媒体运营。
至于自媒体的运营,也就是“咪蒙”公众号,真是无心插柳。开通了三年,一直都是“撂荒”的,去北京之后,咪蒙拿它当作是业余爱好来恢复写作,没想到就成为公司的事业了。“当时所有人都告诉我,公号红利期已经过了,根本就没想到用它来赚钱。”
咪蒙的文章紧跟热点,切入点独特,行文风格泼辣,标题引发人好奇,典型的鸡汤文,很受女性读者特别是上班族和学生的喜爱。每天更新两条,头条阅读量都在150万+,点赞都有1万左右。很多人像被洗脑一样,每天守着她更新,“终于等到你,用牙签撑着眼皮没睡。”“山珍海味和咪蒙的文字,作为吃货我选择后者。”
但也有人不喜欢,认为她的文章是“毒鸡汤”,每天骂这个骂那个,看似一身正气,实则满屏负能量。“满屏都是粗俗之词,通篇都在骂人,没在好好讲道理。”“用这么粗鄙的方式去引导百万人和你一起粗鄙吗?”对于这些,咪蒙似乎并不在意,她曾在一篇文章最后写道:“对于那些骂我的人,我只想说,世界很大,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
才女、勤奋、鸡汤、新晋网红……很多人觉得她的成功不可思议,事实是她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以多年积累的人脉、不断写作的努力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火了。
“女流氓”的自黑标签
在互联网上,咪蒙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观念开放,刻薄犀利,又满口粗话的女流氓形象。矮、胖、丑、花痴、低俗、不务正业……她为自己贴上各种自黑标签,这些标签让她的文字显得亲切而真诚。
在这样的人物设定下,咪蒙以最通俗的语言爆料朋友,用调侃的方式讲诉自己并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她给读者熬心灵鸡汤,也提供偏激的观点和情绪。“粉丝”在她逻辑自洽的语言中找到阅读的快感,为她献上百万点击量。
而现实生活中,咪蒙对自己的外貌极度自卑。
她承认,互联网流传的那些“果照”都经历了大刀阔斧的PS,她一再诋毁自己的样貌,却依然对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公众面前心存戒备。“我可以在文字里把自己说得特别丑,对吧?可我接受不了我的照片丑。”咪蒙说不清自己的矛盾心理。
合作伙伴对于咪蒙形象的考量更纯粹些。“如果你露面不能给自己加分,为什么要出来呢?”咪蒙的合伙人告诫她。新书的编辑也严令禁止她公开真身,打趣说,会影响图书销量。
“青春期的自卑会影响一辈子。”咪蒙说。
无法判断咪蒙对网络的热爱是否与对自己形象的不自信有关,但她对于外貌的自卑的确由来已久。“是从青春期发胖开始的。”咪蒙说,她现在的名字也和身材有关,高中时,长得像机器猫“阿蒙”,在四川话里,“咪”有小的意思,于是,同学给她取了外号“咪蒙”。
咪蒙永远记得因为身材而遭受的那些嘲讽。中学时,她和大家一起跳小天鹅,穿着黄色的芭蕾舞裙,小粗腿完全暴露,台下的男生使劲吆喝,冲着她喊“烧鹅”。
“所以,自黑大概是种防御机制吧。”咪蒙嘲讽自己“心机婊”,“在文字里把期待值降到无限低,见了我真人,大家就觉得还可以啊。”
如今,伴随新书火爆上市,咪蒙经常被大密度的采访曝光于众人之下,甚至一天以每家媒体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受将近十家媒体的专访。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气以“火箭速度”蹿升的她会偶尔会怀念纸媒的黄金期,也怀念那时的自己。那年,她还在念研究生,在卫生间里读到《南方周末》2001年的新年献词《愿新年的阳光照亮你的梦想》,读到“我们下一次和你见面,新年的阳光已打在你的脸上,它将照亮你的梦想”时,咪蒙哭了。因为这篇文章,她毕业后进了报社。
而如今,世道变了,她也变了。
“一万小时理论”与自媒体领域成功学
“我现在特别相信一万小时理论,你要在哪个领域做出成绩,必须有一万小时的积累。”咪蒙说。
她很早就是豆瓣红人,以八卦历史故事和写剧评招揽了一批固定读者。在公众账号“咪蒙”屡次制造爆款文章之前,她已经拥有数十万微博“粉丝”。
咪蒙的早期读者喜欢她的小趣味,欣赏她文字间的灵气。他们普遍认为,2007年,咪蒙发表于《独唱团》的文章《好疼的金圣叹》是她早期的代表作。那是一篇以解构笔法写历史人物金圣叹的文章,视角独特,文字幽默。
“但那样的文章太难了,我早就不写了。”写一篇金圣叹,要把所有相关史料都看了,“按这个速度,公号文章现在也只有五六篇。”现在的咪蒙更看重效率——文字创作的效率和阅读数增长的效率。
开写公众号文章之前,咪蒙研究了胡辛束、杨犯贱等微信圈红人的写作,总结了几条公号写作的原则。“要观点先行,文字密度要低,要互动。”咪蒙对大众口味全盘接受。
第三篇微信文章《你为什么是外貌协会》就实现了“10万+”的阅读量。“十一”期间,电影院线接连有《九层妖塔》《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上映,咪蒙连写了三篇观点偏激的影评,“粉丝”涨了好几万。
“第二个转折点是《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爆款文章》。”在那篇“技术性”文章里,咪蒙手把手教公号运营者炮制高阅读量文章。如何创造简单粗暴的标题,如何用偏激的观点搏出位,如何让读者产生共鸣,如何吐槽爆粗口……咪蒙把这篇文章写成了自媒体领域的成功学。
紧接着就是那两篇备受争议的文章《致贱人》和《致low B》。“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咪蒙说,“当然,也是第一次被那么多人关注,第一次受到那么大的争议。”
咪蒙不是粗俗者,但她选择用粗俗的方式给受众的情绪找一个出口。看一篇文艺阅读清单远不如旁观一场谩骂过瘾,咪蒙太擅长运用文字,知道如何灌鸡汤,也懂得如何在文字间挑弄读者。
“新世相”微信公众账号运营者、前媒体人张伟曾评价咪蒙,观点过于偏激、刻薄,人对刺激的感觉是有限的,对激烈感过多依赖的结果只有苍白。“几个争议事件之后,咪蒙的写作明显温和了。不敢大爆粗口,不敢轻易发泄愤怒,更多时候是在遵循着“金钱、性和暴力”的选题原则,为读者炮制鸡汤,因为“鸡汤是刚需”。
从今年5月份开始,咪蒙组建了自己的微信运营团队,她不再任性地一个人决定选题,而是采取了现在这种更民主也更稳妥的方式。他们建立了一个亲友群,群里有30个咪蒙的铁杆“粉丝”。每次有争议,他们都会把标题复制到“粉丝”群里让大家投票。
如今,即便已经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大号,咪蒙依然没有安全感。“如果有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少于30万,我会焦虑得睡不着觉。”不仅咪蒙如此,所有以公众账号为生的团队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