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俊淑 安丰存(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归因研究*
金俊淑安丰存
(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进行归因。了解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倾向,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发挥其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本研究在归因理论的框架下,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归因倾向,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平学习者归因倾向的异同,旨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相关建议。
阅读课程;学业成就;归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寻找影响学习成败的原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将自己所感知的成功或失败归咎于某种原因。归因理论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出版了《人际关系心理学》,标志着归因理论的诞生。而后,心理学家维纳吸收了海德的观点,提出了具有影响的成败归因理论。维纳将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分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四个维度;同时还将归因分为内部/外部、稳定性/不稳定性、可控/不可控三个向度(维纳,1989)。
随着外语教学对学习者研究的深入,归因理论也开始应用于二语习得等语言学领域。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者也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归因理论做了相关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自我归因研究、归因训练研究、教师教学归因研究等等。如章柏成等(2004)对归因与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归因与学习者对成败的认识等方面探讨了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施翠芳(2004)运用访谈法对优秀生的归因方式进行了个案研究。陈平文(2005)采用了榜样法、讨论法等对学生的归因进行了训练。通过综述可以看出,归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二语习得的归因研究是近十年的事情。因此,文章拟在维纳的归因理论框架下,对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水平学习者归因倾向的差异,旨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相关建议。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归因倾向是什么?2.成绩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归因倾向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有哪些?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吉林省某高校的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共计48名。受试者中男生为7人,女生为41人。根据研究对象的英语阅读课程的成绩将受试者分为高、中、低三组,即65分以下的为低分组,65-80分之间的为中间组,80分以上的为高分组。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是根据Lefourt(1979,1981)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改编的。调查所用的问卷将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分为能力、努力、运气和情境四个维度。问卷采用Likert量表的五级计分制。笔者首先对受试者进行了试测,并对相关题项进行了修改后,对受试者进行了调查。问卷共计5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8份。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通过数据软件Excel和SPSS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如下:(1)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归因倾向。(2)通过相关分析测查成绩与归因倾向的相关关系。(3)使用单因素方差来比较不同成绩水平学生的归因差异。
(一)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业成就归因的描述性统计
表1是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课程的学业成就归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反映了英语专业学生总体的归因倾向。通过表1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业成就的归因从低到高依次为:运气、情境、能力、努力。其中,学生将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成败的主要原因归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努力(平均值为3.63、3.76)和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能力(平均值为3.16、2.69);而相对较少的将学业成就的成败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情境(平均值为2.22、2.03)和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运气(平均值为2.16、1.97)。学生将学业成就的成败归因于外部的、可控的因素,说明受试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归因是正向的、积极的。这种归因倾向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持有乐观的态度,维持学习的动机和信心,增强学生学习成功的希望。
*基金项目:2014年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师生对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认识对教学成效的影响研究”:延大教发【2014】13号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金俊淑(1982-),女,吉林延吉人,硕士,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安丰存(1976-),男,吉林安图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句法学,语言教学研究。
(二)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学业成就归因的差异
由表2的数据可见,成绩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能力、努力和情境这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5)。具体的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能力这个维度上,中间组和高分组的学生对失败的归因差异显著(p=0.018);在努力这一维度上,低分组和中间组的学习者对于失败的归因差异显著(p=0.013),而对于情境这一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中间组与高分组的学习者对于成功的归因差异显著(p=0.045,p=0.036)。
1.学习成绩与“能力”维度
表1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归因情况描述性统计
表2成绩水平与归因倾向的单因素方差结果
表3成绩水平与归因倾向单因素方差的多重比较
表4成绩水平不同的学生归因倾向的百分比统计
由表4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中间组的学生(69%)和低分组的学生(56%)将英语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而较少的高分组的学生(31%)将阅读课程学业成就的失败归于能力。而超过半数的高分组(56%)和低分组(69%)的学生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而少于半数的中间组(44%)学生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高分组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情境和运气;中间组的学生则较少的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而较多的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分组的学生与高分组的学生相比,相对较多的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
2.学习成绩与“努力”维度
根据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分组(88%)和低分组(75%)的学生都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而只有半数的中间组学生(50%)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而对于学业成就失败的归因,几乎所有的高分组(100%)和低分组(100%)的学生认为努力是学业成就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超过半数的中间组(63%)的学生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二者差异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一致赞同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而中间组的学生中只有大部分学生将学业成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他们认为能力也是学业成就的成败的主要原因。
3.学习成绩与“情境”维度
通过表4可以看出,少于半数的高分组的学生(37%)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情境,超过半数的中间组的学生(44%)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情境,而较少的低分组学生(19%)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情境。对于学业成就失败的归因,有半数的高分组(50%)的学生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情境,而只有四分之一的中间组(25%)和低分组(25%)的学生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情境。
综上所述,高分组的学生比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情境,而中间组的学生比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情境。
4.学习成绩与“运气”维度
表4数据显示,高分组的学生(50%)中有半数的学生将阅读课程的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而超过半数的中间组的学生(69%)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而少于半数的低分组的学生(37%)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对于学业成就成功的归因,高分组的学生(50%)中有一半的学生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而中间组(37%)和低分组(31%)的学生中只有少于一半的学生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
因此,与低分组的学生相比,高分组和中间组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与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同学相比,高分组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学业成就主要归因为能力和努力;而较少的将学业成就归因为情境和运气;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在能力、努力和情境这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积极、正向的归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1]维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2]章柏成.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4 (8).
[3]施翠芳.优秀生外语学习归因特点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4 (4).
[4]陈文平.归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6).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students will attribute their achievement more or less.Understanding students'attribution tendency,teachers can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motivation and increase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ttribution tendency of 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the framework of attribution theory,compares the attribution tendency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levels,aim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students'individual differences,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course;academic achievement;attribution
2096-000X(2016)16-0063-03
G64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