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阵痛之际正是检验担当之时

2016-08-11 13:29刘德根方清林
政工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阵痛强军军队

☉刘德根 方清林



改革阵痛之际正是检验担当之时

☉刘德根方清林

改革终究要和基层面对面,如何理性看待改革强军?如何正确面对改革调整?如何立足本职支持改革?毋庸置疑,面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改革阵痛,以正确的心态、姿态、状态坚定改革强军意志、投身改革强军实践,这不是一个表态性的软指标,而是检验我们敢于担当的硬杠杠、硬道理、硬任务、硬指标。

一要正确理解。有人说:远方不是在哪里,而是我们要去哪里,能看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度广度力度前所未有,是对军队理念、体制、政策、形态、公平的一次彻底重塑、重生,事关我们的军队走向何方、能否打仗的重大问题,事关我们军队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远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不可回避的大考。形势危机是促进改革的动力,改革抓住了就是契机,抓不住就是危机。难怪有人断言,再不改革,再改不彻底,我们的军队就要回到当年的“八旗时代”了。我军体制60多年没有改变,30多年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一些不适应现代战争的指挥体制、建军治军理念、练兵打仗行为方式等深层次的顽疾弊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理顺关系、适应形势、脱胎换骨,真正让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名副其实。当前,军委、军种、战区顶层设计已经到位,随着规模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改到我们就是时间问题,进退走留、撤并降改不可避免。怎么改,我们坚决服从安排;改到哪里,我们就从哪里再出发。面对利益取舍,我们不能随意妄议改革,坚信改革必成、强军可期,始终心怀忠诚、信念如磐,牢固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记党旗所指就是军旗所至、打仗所需就是职责所系、改革所向就是服从所在。

二要正确对待。战争时期,军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关乎生与死;和平年代,军人面临的所有考验归结于得与失;改革当前,军人面临的现实纠结聚焦于走与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改革波动期、等待期、考验期,有位置要有好状态,换位置要有好姿态,没位置要有好心态,改革改到深处、改到自己就是心态问题。能干多好是自己考虑的事,能走多远是组织考虑的事,在事关改革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襟。穿上军装是为国效力,脱下军装也是为改革出力。如果改到自己,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没改到自己,务必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观操守在利害时”“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军人的牺牲岂止在战场。面临抉择,如果连个人得失都看不透、放不下,到了关键时刻怎能指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改革大潮之下,刷新的是观念、冲击的是利益、考验的是忠诚,每个人甚至每个家庭都要面临或多或少的问题,大环境下考虑个人问题很平常,但过多纠结个人成长进步很不正常;个人都想进步很正常,但是都能进步很困难。改革利益得失关头,不能因为个人的现实问题,因私废公、上蹿下跳、左攀右比、丧失原则。改革当前,克己奉公为大,顾盼私利为小;抉择面前,军队强盛为大,个人事情为小。要努力保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的心境,按做的说,按说的做,进退走留皆坦然。

三要正确履职。一身戎装应有时,一腔忠诚无绝期。走与不走都是服从改革大局,即使个人转身也是为了军队转型,我们责无旁贷。每逢大事要有静气,置身于改革的各种环境因素中,表率比表态更重要,行动比承诺更有效,尽职比口号更管用,行动是最好的诠释,无需语言更多的修饰,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改革最大的支持。改革脚步蹄疾步稳,改革棋子逐步落地,改革任务压茬推进,我们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作为基层一线带兵人,身上有责任,身后有部队,身边有工作,很多双眼睛都盯着自己,能否模范带头、尽心尽责,需要我们拥有敢于给自己打打分的胸襟和党性。牢记“只要组织有需要,就是我们坚守的价值”,躬身自省“自己能留下什么?能为部队再做点什么?”摒弃评价工作不出事的太平标准、平稳安逸过日子的生活标准、关键时刻自然顶上去的临时标准,战备训练不能松,保障任务不能断,正规秩序不能乱,精神状态不能垮,安全底线不出格,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尽好自己的责。真正按本色做人、按本职定位、按本分做事,带头稳定思想、稳住节奏、稳住状态、稳住安全、稳住官兵,把眼前的工作、当前的任务完成好,干好事带好人,始终如一担当起部队建设的主体责任,真正经受住军队改革的考验和人品官德的检验。

【作者系73899部队部队长、分队教导员】

猜你喜欢
阵痛强军军队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强军路上
时光的阵痛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张翎小说《阵痛》里的他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