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2016-08-10 19:16潘玉辰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美国比较

摘要: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种方式。显性德育在我国的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显性德育的缺点日渐显露,与此同时隐性德育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通过中美英三国隐性德育方式的比较与分析,旨在对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探索,建议吸收和借鉴他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美国;英国;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1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基本特点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悄然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教育过程的隐蔽性

毫无疑问,隐蔽性是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征。与常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并不明显,教育者主要通过暗示、情景代入、感染等心理因素用含蓄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融入教育过程,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2.教育内容的渗透性

与普通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强的渗透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心理小组、兴趣爱好培训等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受教育者。这种渗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在接受这样的渗透式教育内容后很容易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行为。

3.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与呆板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非常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包罗万象,通过对情景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改变和自由组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组合出无穷的教育方式,这在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上是非常适合的。

二、中美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一)中美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通之处

对比中美英三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简要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三国在当代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有着共性特征的。

第一,教育内容框架结构的一致性。社会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政策教育这四部分内容军事中美英三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内容。三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但是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国民的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

第二,教育内容的传承性。中美英三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注重传承性。例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等基本价值观念都注重其历史演变和传承,强调其正确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性方面能够通过情景设计、游戏等内容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中美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之处

因为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中美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具体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宗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力理论这一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倡导无神论,目的在于培养爱科学、注重实践的社会主义国民。而美英两国则是把宗教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

第二,教育内容的立场存在差异。三国虽然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共通之处,但是在设置教育内容立场来言,三国存在着根本差异。一般来说,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自身,培养国民的自我认知,引导国民形成独立思考、客观分析问题的独立人格;而美英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有着一定的大国沙文主义。

三、美英两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英三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从美英两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上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应有机结合、实现效果最优化

虽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必须拥有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三者应该加强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果三者的力量缺乏整合或者缺乏一致的目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大打折扣。以南京彭宇案为例,由于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助人者反而成为受害者,这对家庭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式”,强调老师的单方面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这种方式明显不再适合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因该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公共传播渠道去宣传、影响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与老师平等的对话,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这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四)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缺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往往理论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辅导经验,造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良莠不齐。英美两国在选用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时严格把关,制定相应的技能标准,选拔能够完成教育目标的教育者,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大海.李春花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5).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潘玉辰(1988-),信阳农林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辅导员。

猜你喜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美国比较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实践性教学探析
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