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加之网络金融平台的拓展,既给金融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发展在经营范围、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本文笔者对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以及如何管控发展风险,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2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利用支付手段、大数据、网络、计算机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的快速流通、支付、交易等。互联网金融是新型的金融形势,近几年内互联网金融呈现爆炸式增长的状态。互联网金融模式包括金融机构电子化、第三方支付平台、网贷款平台、众筹模式等。将互联网模式细化可以分为传统金融、移动支付、互联网货币、网络贷款、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五类,主要包括支付结算、融资、虚拟货币、金融渠道业务、信息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基本现状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大。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社交媒体、物联网技术等的发展,加快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加之互联网巨头加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包括百度、京东等。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与传统金融支付方式不同,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或者终端设备等,通过网络支付系统完成资金交易。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与传统金融不同,其透过网络平台,结合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等,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使得企业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助推着金融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更注重信用体系的建设,信用体系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信用记录,我国首个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是阿里巴巴的芝麻信用分。互联网金融是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并且发展的速度过快,而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一些企业利用法律空缺谋取暴利。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
(一)不可预见性风险
1.互联网系统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设备等运行,其设备配置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不能形成高度防护的系统网络,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见的风险,若出现操作失误,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系统操作风险主要源自人员、设备设计缺陷、系统漏洞等。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受到外部风险影响,包括黑客侵入系统、伪造电子货币等,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
2.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系统中,用户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然而我国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加之缺少法律的保护,使得信息泄露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互联网金融采取的是在线支付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登录自己的账号,输入自己的支付与验证密码,便可以完成资金的变动,例如支付宝、微信红包等。因为在线支付只需要验证支付密码即可,不用核实客户的真实身份,所以常常会出现盗窃与代付事故等。
(二)挤兑风险
互联网金融挤兑风险主要是因为市场选择风险造成的,出现挤兑风险时,互联网金融工作者需要面临逆向选择,并且需要承担商业道德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服务是在电子信息的基础上,开展虚拟商业活动,用户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可以伪造信息,致使互联网服务商不能获取真实的用户信息,而且客户的信用水平不同,极易造成坏账、坏贷问题。一些信用度低、抵押物不足的用户,通常乐于通过互联网金融筹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给融资平台带来了不确定风险。
(三)缺少法律监管产生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行业,而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不健全,缺少网络借贷与安全支付等方面的法律,现有的法律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准入缺乏法律体系的保护,除主体身份外,还包括电子合同、支付安全认证等方面。若交易双方出现经济纠纷、或者交易主体权利和义务不够明确时,只能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来处理,使当事人双方的权益得不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与风险管控方法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
1.深化互联网金融改革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为了促进其又快又好发展,需要针对互联网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降低互联网金融体系的风险,要全面深化互联网金融改革,建立并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体系,加快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机制,以及消费者保护机制等。
2.做好用户信息保护
消费者保护与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完善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等,为保护消费者利益提供法律保障,严格处理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互联网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明确互联网商家、用户(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在互联网金融交易系统中分别需要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各方权责对等,并且要规范交易活动,做好互联网资金管理,保证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首先,要创新征信方法,收集完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数据,建立征信体系数据库,保证数据库的全面性、真实性、系统性,不断完善用户信用信息,并将实时收集的用户信用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
其次,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增强和互联网金融相关行业之间的业务交流,做好区域间的协调互动,构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并且构建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用来负责管理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督并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行为,合理合法的处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经济纠纷情况,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畅通的解决问题的渠道。
最后,制定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标准。一方面要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模式,细分监管层次与监管内容,并且要明确监督管理主体,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互联网金融准入条件,主要在注册资本、金融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的资质等方面。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现行的金融业务运营监管办法,主要在业务的经营合法性、资本量、资金流动、管理水平等方面,利用网络化条件给予调整与补充,完善互联网监督管理机制。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方法
1.基于大数据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方法
首先,建立风险视图,在征信用户信息时,利用数据交互渠道,来获取税务部门、司法部门、环保部门、工商部门等,与有关用户的在线信息,利用先进技术对获得的用户信息,做半结构与非结构化信息数据加工与分析,最终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信息,形成完整的用户征信视图。构建决策平台,将智能决策系统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应用流程相互结合,改变传统金融作业模式,创新用户服务模式、体验模式等。
其次,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反欺诈侦测技术等,来核实用户的真实信息,通过识别出来的数据信息,科学的判断用户信息的准确性。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图像摄取、人脸图像定位、预处理技术、身份确认等。在识别系统中输入需要核实身份的用户脸部图像,在人脸数据库中搜索相似的人脸图像或者编码数据。其中反欺诈侦测系统主要是由风险识别引擎系统、征信系统以及黑名单等构成,主要包括采集数据、欺诈侦测、系统数据管理、数据报表、数据库。
最后,构建实时风险管控技术框架。这一框架是基于线上消费贷款风险控制需求,充分利用反侦测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以及准确性等优势,有效的调节业务拓展、用户体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反欺诈风险规则引擎技术的引进,可以将变化中的业务规则有效的剥离出来,实现动态管理与多规则组合,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系统更加灵活。
2.基于项目管理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项目管理防范互联网风险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阶段主要是识别互联网金融风险,具体识别项目如下:客户信息与资金安全风险;支付系统的安全风险;流动性资金与兑付风险;金融犯罪风险;计算机通信系统安全风险等。风险分析阶段主要是利用SWOT优势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等做综合分析。风险控制阶段主要是采取事前监督方法、事中控制方法、事后反馈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风险处理阶段可以利用分类法与大数据处理法等,有效的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条件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比较广,但其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文中对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风险问题,相应的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以及风险管理措施,意在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可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牛文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
[2]乔玉梅.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管控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4(05).
[3]叶纯青.大数据下的金融创新与跨界融合[J].金融科技时代,2014(10).
[4]王吉.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董昀,李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于文献的探究[J].金融评论,2014(05).
[6]陆岷峰,虞鹏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经济与管理,2015(03).
作者简介:吴英刚(1979-),男,辽宁锦州人,四川大学硕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证券。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