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形势下问题研究

2016-08-10 09:53乔志杰马植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新形势

乔志杰 马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我国资本国际流动越发频繁,海外并购也是发展的新的阶段。本文试比较海外并购发展的十年间的形式和特点,发现新形势下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新形势;风险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1

所谓的并购,就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值证券购买另外一家企业的股权、股份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或权益的所有权或者是对该企业的控制权。惊醒海外并购的企业,多是出于经营策略和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并购行为来掌握原材料供应已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拓展销售渠道在新的市场能提高占有率,多元化经营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收购新的技术或者是单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等等,总之海外并购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频繁,变得更加专业。

一、世界海外并购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1.世界海外并购的发展

并购行为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在当时就已经有了现代的经济和法律意义上的并购活动。在最初的并购活动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联合经营战略的需要。并购的恶意始于1974年,摩根斯坦利代表的Inco公司对ESB公司进行的并购,这是现代意义上第一次大型的公司恶意并购活动。与此同时,该时期还伴随着证券和融资的初步发展,不完善的规则制度导致公司之间的并购战争在1989-1990达到顶峰。

到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导致公司和国家战略都趋于海外并购来扩大经营和减少风险。在2014年全球并购总额突破了3.34万亿美元。

2015年,全球企业并购的交易额突破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超过2万亿,亚洲超过1万亿,欧洲超过1万亿,在数额分布上1000亿以上的并购活动有两个,500亿以上的并购活动有十个。就行业来看,并购多是一医疗、科技和房地产三个产业。

2.中国企业2015年的海外并购情况

2015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在世界经济和国家战略的催动下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15一年之内有海外并购项目593个,包括境外融资在内全年累计交易金额为401亿美元。海外并购活动几乎涉及到所有产业,直接投资338亿美元,占比为84.3%。

2016年到三月初为止,中国企业海外交易已经有200多宗,有135宗交易宣布金额,披露的交易总金额已经超过1000亿。这充分体现我国企业 “走出去”战略已经初步实现。

二、并购法则的转变带来的问题和危机

1.老式的并购法则,21世纪之前,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还在初级阶段,特点是:讲究并购的双方尊重和自愿,并购之前经过长期细心谨慎的并购决策和架构,处于当时的活动的不成熟,并购人员和机构多是企业的内部,还没有专业的外部并购顾问。从交易的形式来看,主要是出于公司发展的考虑,以股票交换为主要形式的比较单独和分散的交易行为。这些过拿下来就是市场的竞争还不激烈,并购行为以公司的发展视角,基本能达到双赢。

2.新时代的并购法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国家也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经济影响力,海外并购变得更加频繁,出现了大量专业的并购顾问,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和筹划,并购多是在短时间内敲定,而且恶意的并购行为不断蔓延。并购形式多是以现金交付的行为,在行业内和行业之间大规模,多次数的并购。从某种程度来讲,新形势下的海外并购已经很难做到双赢的目的,渐渐变成了并购的经济扩张和市场的角逐。

3.新形势下海外并购的问题和危机

经济全球化和海外并购的频繁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冲击,国家经济保护手段为并购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加之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很多并购活动受制于政府的干涉,战争内乱等风险也日趋突出。同时日趋激烈的竞争也使得企业之间的欺诈和责任的负担出现很大的争议。这些都是国际经济的法治秩序不完善和行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控

1.国家层面保障。企业的海外并购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统一部署的需要。在国家层面能和海外并购的国家展开深入的经贸合作,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首先从根本上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其次,国家层面和合作国家签订投资保障之类的合作协议,在开展企业海外并购能够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再次,全面部署好海外并购的战略方针,尽量能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避免由于利益不均衡导致的国家经济保护阻碍海外并购活动的开展。

2.企业层面防范。在进行海外并购之前要有很好的风险评估报告,对目标资产、目标企业、目标市场等因素进行评估,选择对手就是选择风险;其次是尽职调查环节,全面揭示并购存在的风险,并把风险量化,便于决策参考和谈判;其次是在买卖合同条款的设定,合同是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主要依据,要在免责条款、支付期间、备忘录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做出细致规定,防止风险发生后的纠纷和争端;并购之后的运营,要充分考虑企业文化是否符合当地民俗,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以及一系列完整的规划和发展议程。

3.第三方和学者的支持。在实务操作之中,第三方包括专业的海外并购顾问、参与并购的第三方组织和两国的政府。尤其是在尽职调查之中,通过搜集信息、访问、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在法律方面要关注第三方的审批、政府的同意、是否拥有优先购买权、是否有潜在的负债、当地老公和工会的制度、纠纷诉讼、税务、知识产权的全面考察和评估,把风险量化,并制定出规避风险的手段和建议。还有其他的第三方组织尽职尽责才能保障风险的可控。此外。学者的理论支持和政策解读等方面的研究及时更新和创新的建议和治理思路,能及时保障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合法权益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高峰.中企海外并购 摆脱“特洛伊木马”形象有门道[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10).

[2]张伟华.海外并购交易全程实务指南和案例评析[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2.

[3]胡雪涵.浅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以及优化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12).

[4]许倩.后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J].时代经贸,2015(09).

作者简介:乔志杰(1989-),男,汉族,山西临汾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文化。

马 植(1988-),男,汉族,宁夏永宁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2014级法学理论研究生,研究方向:法文化。

猜你喜欢
海外并购风险新形势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