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2016-08-10 21:47江益俊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风险评价施工企业审计

江益俊

摘要: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其内部管理的薄弱化以及外部竞争的激烈性是其当前所亟需解决的两大难题。为此,施工企业只有通过由内向外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提升其企业利润的关键。本文在基于目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及建议,以期能够为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1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渐加快,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所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随着工程清单报价制度的实施,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建设单位多要求垫资施工、工程让利等因素导致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施工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实现营利,就必须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得以显著的增强,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施工企业大多存在重视技术而轻视管理,重视生产而轻视经营的观念,大部分的施工企业还不能准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与价值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其中部分施工企业将内部控制单一的理解为了内部会计控制、资产安全控制或是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等,对于内部控制的内涵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甚至还有部分施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不过是一种形式,只是为了迎合上级或股东的要求而设定的要求限制。

2.未建立完整的项目部层面的管理制度,内部沟通信息不畅

项目管理层面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由于施工企业的特点,施工项目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这样就导致对资金收付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制约与监督,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程序不规范,有的因项目所在地离企业所在地远,企业监管人员也鞭长莫及,导致资金使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的预算编制、审定、执行程序。

3.未建立风险评价机制

伴随着建筑行业计价方式的调整,建筑施工已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转变为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之下,工程量风险依然是需要业主来承担,然而价格风险则是要承包商所负担。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投标时,不同的承包商自主报价,而承包商所上报的价格在中标后,大多数情况即为结算价格。鉴于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激烈性,许多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不惜过度压低中标价格,由此也就导致了其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三、改进与强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加强认识,营造良好内控氛围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内部控制是一项科学化的管理活动,其对于资产完整性与安全性的保护以及确保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为施工企业应当加强认识,促使企业管理层及内部员工将强化内控认识上升到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去思考。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内控理论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必要时,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为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建立完整的项目部层面的管理制度

(1)应建立项目管理层面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项目部财务人员执行集团公司委派制,其薪资等由集团公司统一发放,独立于项目部的管理,这样有利于独立行事,做到规范货币资金的收付,严格采购与付款的前置把关,强化对外支付资金的把关。

(2)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程序,由于财务人员为集团公司委派,又参与项目部的管理,财务人员保证对集团公司和项目部同时负责,既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又对项目的财务实施监管,可以起到监督项目经理决策过程,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做到信息的及时沟通。

(3)规范预算编制、审定程序,预算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必须配备齐全,认真编制预算书,核对工程量清单,及时发现工程项目的漏项、缺项,收集对工程建设有利的资料证据,作为后期工程结算的依据。

3.构建有效沟通系统,提升内控效果

高效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促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获取到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从而有效掌握更为全面的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而后便可对相关的部门及人员实行高效的沟通。当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部通过财务软件系统,实现智能化处理,摆脱了传统的人工账务处理,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化内部控制管理,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人为因素对于内部控制所产生的影响。因而企业应特别关注开发、引进相关的财务及管理类软件系统,逐渐构建起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系统,强化施工企业的内控效果。

4.健全内控制度,做好内部审计及监督

首先,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预算误差,在实际值同预计值出现较大误差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制订具体的应对措施。其次,做好事后的监督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应当与财务部及时沟通,必要时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设置能力强,责任心强,对成本、开拓有经验的人员,同时实施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促使财务部门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监督过程及结果。再次,项目部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提早发现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向监理、建设单位办理好签证手续,以便在后期工程结算时,提供工程量变更依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四、结束语

总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的必备手段。大量施工企业的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均与企业内部控制不合理不无关联。因而构建起适合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内控制度,同时在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进行持续、有效的改进与完善,对于保障施工企业的财务控制,经营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俊.施工企业收入与成本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4,(1).

[2]孙银忠.施工企业风险及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5,(21).

[3]商德福.COSO内部控制框架在施工企业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3,(15).

[4]黄小中.具有施工企业特色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探索[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

猜你喜欢
风险评价施工企业审计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