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2016-08-10 07:15洪背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倾听能力小学数学

洪背清

【摘 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如何才能使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更高效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能力;主观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1-0085-02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师生互动的基础。然而在课堂上,笔者时常发现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或表现欲强,喜欢自己说,却不喜欢听别人说;或沉默寡言,沉迷在自己的遐想中;或注意力涣散,经不起诱惑,人云亦云,导致课堂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完成。如何才能使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更高效呢?

一、为何不会倾听

1. 注意力不够集中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有限,往往停留在无意注意的时间较长,有意注意的保持能力不强。比如老师正在上课,学生会有意识地聆听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但是这种注意状态很容易因为主体的疲惫而转移。假设上课15分钟以后,学校操场上传来了嬉闹的声音,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从对老师授课的倾听不自觉地转移到操场的嬉闹声音上面去,等到回过神来,已经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如果此时恰好被老师提问到,老师将会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形判断出学生有没有仔细倾听老师授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厉声斥责,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毫无益处,只会让学生在上课时诚惶诚恐,反而影响原本可以保持有意注意时段的倾听效果。教师应该适当在课堂阶段性加入趣味性环节,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持续注意疲劳得到缓解,在接下来的讲授中,学生才会恢复倾听的最佳状态。

2. 主观意识的排斥

小学阶段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贪玩厌学的倾向。尤其是因为复杂因素导致基础知识薄弱、成绩偏差的学生,因为自身的效能过低,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或者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吃力的学生,也会出现主观意识上的厌学倾向。厌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法集中精力,爱搞小动作,甚至私下聊天影响课堂秩序,这部分学生势必无法领会倾听的艺术,不得倾听之要领。对此,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不能排斥甚至歧视他们,那样只能加剧他们与老师的疏远。相反,教师应该通过观察找出学生不爱学习的因素,帮助学生迎头赶上,或鼓励学生在课上表现自己,以保证学生的思路尽量跟随老师的授课,尽量多地聆听教师的讲解。

3. 课堂表现欲过强

班级里常常存在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只要老师不点名提问就绝不主动回答问题,被老师点名以后还可能因为恐惧而战战兢兢地说错话,这类学生容易出现上述两种倾听问题。

还有一种学生,他们反应速度快,性格开朗积极,表现欲过强,绝大多数成绩很优秀。他们由于自身能力的优越而急于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掌声,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发言,甚至常常在老师没有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擅自接话,不但影响自己的倾听效果,还会干扰其他同学的听课和老师的讲课。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不应因其是优秀学生而纵容其继续发展,必须及时纠正他们的毛病,严肃指出这种不认真倾听老师讲话、耍小聪明的害处,或者适当采取奖罚措施,比如同一节课超过3次上述行为则剥夺其继续发言表现的机会等,但应注意奖罚得当,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人自尊心。

二、如何学会倾听

1. 建构良好的倾听榜样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说:“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首先教师要学会做个优秀的倾听者,当学生发言时,应该与学生有目光的交流,对学生的发言要做出适时的评价,或点头、或表扬、或提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尊重与信任。但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教师在与学生的倾听交流中,直接走到学生的位置旁,弯腰、低头与学生一对一的对话。这样的沟通的确可以使师生两人的交流更清晰,然而却忽视了班上其他学生。如果教师站的地方离发言学生远一些,然后示意全班同学一起认真倾听该学生的表达,师生互动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其次,倾听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当学生的表达不够完整或表述不清时,不要轻易表态,更不要挑剔批评。笔者的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举手抢着要回答。然而,当真正被叫到时,有部分学生站起来却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这时,笔者常常会稍等片刻,当确定该学生还没想明白时,先请他先坐下,听听他人怎样说,然后让这位学生来复述一遍。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引导他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教师只有摆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使课堂富有魅力。

2. 建构良好的倾听空间

思维的结果与情感的积蓄必将在活动中迸发,在操作、交流中实现理性建构。教学中,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一种宽松、自如、活泼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但让学生在灵动课堂中认真倾听,亦是一门艺术。下面以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课的磨课过程中一个小细节的处理为例,谈谈良好倾听习惯的背景讲究。

钟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几乎每个孩子家中都有钟表,于是老师让学生自己准备1个时钟作为学具。第一次试课时,在认识钟面的环节上,老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当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时,问题出现了,因为学生带来的钟表琳琅满目,各种形状都有,钟面上也各具特色。当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时,其他没发言的学生还陶醉在自己的发现中,有的与同学交头接耳,有的玩自个儿的,现场一片混乱。

看来,要让学生静下心倾听,学具上要有所讲究。第二次试课,老师先帮学生准备好一张学习卡,上面画了一个标准的、不受其它因素干扰的钟面。当学生表达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很认真地交流着。但因为老师没有强调学具的摆放,有部分学生将带来的钟表放在桌面上,在观察学习卡时,会主动与带来的钟表进行比较。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投入互动中,而是好奇地玩弄着自己的钟表。

第三次试课,老师让学生先将钟表放在地板上,排除一切不定因素的干扰,学生能专注地倾听同学的表达,对钟面的学习达到了统一认识。同样的教学准备,一个小细节的处理,课堂景观就截然不同了。

3. 建构良好的倾听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需要教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笔者通常要求学生听同学发言时,要停下手中的事,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当觉得同学的发言很精彩时,要发自内心的将掌声送给他。当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可以用微笑或点头表示;当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不能急着大声喊,而要耐心地听完同学的回答后,再举手示意老师。

复述同学的发言也是培养倾听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倾听同伴的发言时,不能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听,还要能复述同学的发言。“你听明白他的意思吗?”“谁来说说她刚刚说了什么?”“他说的这句话是指什么?”等类似的问题时常在学生耳边响起。日复一日,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是在日常学习中慢慢积累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善于倾听孩子的说话就是一门了不起的教育艺术。”这门艺术不仅仅是教师要掌握,还应指导学生学会它,运用它,使每个学生听有所思,听有所悟。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倾听能力小学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通过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