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黄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兼阴虚型脑梗死恢复期及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2016-08-10 03:39:04
陕西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通脉阴虚气虚

孙 达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



丹黄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兼阴虚型脑梗死恢复期及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孙达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

摘要目的:探讨丹黄通脉胶囊在脑梗死恢复期证属气虚血瘀兼阴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证属气虚血瘀兼阴虚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联合西药及丹黄通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期间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NIHSS及S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证属气虚血瘀兼阴虚治疗中丹黄通脉胶囊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主题词脑梗塞/中西医结合疗法恢复期 气虚血瘀@丹黄通脉胶囊

脑梗死为临床最为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的影响[1-2]。目前临床观察显示,在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中医药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4]。因此为可有效的治疗本病,本研究将丹黄通脉胶囊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的治疗中,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证属气虚血瘀兼阴虚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以治疗组接受联合西药及丹黄通脉胶囊治疗。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1~72岁,平均62.33±6.61岁;病程1~6个月,平均3.77±1.06个月;梗死部位:脑叶12例,内囊13例,基底节15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61.96±5.55岁;病程1~6个月,平均3.83±1.13个月;梗死部位:脑叶13例,内囊14例,基底节1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梗死部位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入选标准 年龄18~75岁;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5];病程1~6个月;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的诊断标准。即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面色潮红,气短乏力,五心烦热,自汗出,舌暗苔红,脉细数;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患者予吸氧及生命体征检测,予血栓通注射液3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d1次静点,胞磷胆碱钠(国药准字号H20020220)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d1次静点,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号J20080078)100mg,1d1次口服,辛伐他汀片(国药准字号H19990366)2mg,1d1次口服。治疗组接受联合西药及丹黄通脉胶囊(国药准字号Z20050126)治疗,由丹参、人参、葛根、三七粉,按3∶2∶1∶0.5比例,以低醇水提法精制成干粉制成胶囊。西药方案同对照组,同时予丹黄通脉胶囊口服,予1.2g,1d3次口服。两组中,血栓通注射液及胞磷胆碱钠静点时间均为2周,随后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疗效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及接受治疗3个月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治疗结果 两组病死率比较在3个月的治疗时间内,对照组的病死率为7.50%(3例),治疗组的病死率为5.00%(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NIHSS及S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在3个月的治疗时间内,对照组中共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头晕2例,肝功异常1例),治疗组中共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头晕1例,肝功异常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9,P>0.05)。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注: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脑梗死恢复期为西医学根据疾病的发病时间对疾病所进行的分期,而其仍属中医学“中风”的范畴。中医学对此病最早的描述见于《内经》,同时在《内经》的诸多章节中均有对本病病因及病机的描述,其也成为中医学对于本病辨证论治的基础。目前临床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将本病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及“阴虚风动”等多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6-8]。

而丹黄通脉胶囊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中成药,其是以“活血解毒、消斑通脉”为理论组方而成。本研究中治疗组所应用的丹黄通脉胶囊,其是由丹参、黄连、葛根及三七四味药物组成,其中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两药合用可达活血通经、清热泻火之效,用以为主;而葛根具生津止渴之效,可助丹参达滋阴清热之功,三七具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可助丹参达活血化瘀之效,两药合用以为辅药。目前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参、黄连、葛根及三七四药中的药物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黄连碱、葛根素及三七皂苷,其中丹参酮可稳定动脉硬化斑块,黄连碱可改善血管壁黏附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葛根素可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而三七皂苷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9-12]。因此四药合用,多种药物有效成分相互作用,则可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同时,降低血管内炎性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目前临床应用中显示,丹黄通脉胶囊在包括脑梗塞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3-14]。

参考文献

[1] 朱红凤,王爱明,张凤佳,等.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1003-1004.

[2] 李婧,马晓萍,欧文静,等.脑梗死住院患者血压变异与出院预后关系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77-80.

[3] 曹影,吉海旺,王婷,等.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1(11):1312-1315.

[4] 任宏伟,茅利玉,钱华,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IGF-1、IL-1及ICAM-1水平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22(11):133-135.

[5] Walter N,Kernan B,Henry R,等.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4,22(11):805-841.

[6] 郝孝盈,贾成文.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56例[J].陕西中医,2015,36(12):1653-1654.

[7] 王国华,吴晓红,过佳虹,等.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21-2523.

[8] 赵成梅.加减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90-991.

[9] 韩建伦,刘彩成.丹参酮Ⅱ 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9):1191-1192.

[10] 张志辉,邓安珺,于金倩,等.黄连碱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750-2754.

[11] 李文平,石京山,陈修平,等.葛根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23(15):90-92.

[12] 苏萍,王蕾,杜仕静,等.三七皂苷对神经系统疾病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16-4521.

[13] 边莹,杜菊梅,田千庆,等.丹黄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0例[J].陕西中医,2013,34(2):160-162.

[14] 王永刚,齐婧,郑刚,等.丹黄通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45-447.

(收稿2016-04-07;修回2016-04-25)

【中图分类号】R74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8.017

猜你喜欢
通脉阴虚气虚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6:08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2
气虚了,病多了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09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8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