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浅谈微表处技术应用高速公路养护
徐斌
(甘肃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微表处主要用于高等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以及填补轻度车辙,也适用于新建公路的抗滑磨耗层。因此,研究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公路养护维修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柳忠、巉柳高速公路为例来说明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体会,路面已出现车辙、坑槽等部分病害。
高速公路;微表处;技术;应用
1.1 矿料的选择
微表处应选择轧制而成的硬质石料,而且应尽量选择砂当量高的集料,以保证提供经久耐磨的抗滑表面。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粗、细集料的级配并根据要求合成MS-3型微表处集料。集料级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2 改性乳化沥青的选择
改性乳化沥青配方的选择:①根据气候条件、应用场合、使用要求、材料供应情况选择基质沥青品牌与标号、乳化剂种类以及改性剂的种类与剂量:②测定乳化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并满足微表处的相关要求。
本次试验选用BCR拌和用改性乳化沥青,各项技术指标见表1。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关于微表处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本试验用改性沥青各项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设计步骤:
(1)根据选择的级配类型,确定矿料的级配范围。计算各种集料的配合比例,使合成级配在要求的级配范围内。
(2)根据以往的经验初选乳化沥青、填料、水和外加剂的用量,进行拌和试验和粘聚力试验。可拌和时间试验温度应考虑最高施工温度,粘聚力试验的试验温度应考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最低温度。
(3)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和稀浆混合料的外观状态,选择4个合理的混合料配方,按规定试验稀浆混合料的性能,如不符要求,适当调整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再试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为了保证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耐久性、稳定性、抗滑性能均满足需要,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路面试验规程》(T0752-199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T0753-2000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初凝时间试验、T0754-2000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固化时间试验、T0755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碾压试验进行。最初选择油石比为8%、9%、10%、11%的4种配合比分别进行湿轮磨耗、碾压试验和凝聚力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5和图1。
表2 湿轮磨耗试验
微表处最佳油石比曲线分析试验数据,随油石比增大,WTAT(湿轮磨耗值)减小,但LWT(附砂量)增大,依据规范表6.5.6确定Pbmin(沥青最小用量)到Pbmax(沥青最大用量)为8~10%。通过凝聚力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为10%。
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关于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本次试验最终确定集料配合比为3~5mm碎石2.4%、0.3~5mm碎石42.4、0.075~5mm碎石22.8%、0.075~3mm 碎石26.6%,矿粉5.8%,油石比为10%,用水量为10%。
表3 负荷轮碾压试验
表4 粘聚力试验
表5 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
图1 微表处最佳油石比曲线
原材料的控制:
从施工过程中总结所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集料主要控制2个技术指标,砂当量和超粒径颗粒含量:通过实际观察发现,砂当量不合格的集料在雨水作用下会迅速被破坏。在施工中发施工单位对于集料中超粒径颗粒存在不重视,没有筛除超粒径颗粒。这样不仅在施工中造成划痕等现象,而且破坏了混合料中矿料系统的封闭性,造成不封水,从而引起水损害。
(2)对于改性乳化沥青,一定要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公路等级、使用要求、材料供应情况选择基质沥青品牌与标号,不能只依照规范中对于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针入度的要求。比如对于兰州地区,最佳的基质沥青应该选择90号道路石油沥青,而且其蒸发残留物针入度应该在80~100。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微表处应用技术研究报告[R].2005.
U418.4
A
1004-7344(2016)27-0178-02
2016-9-1
徐斌(1981-),男,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6~2015年在兰州公路管理局试验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工作,2016年5月调入甘肃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