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妮生
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探讨
周妮生
(贵州省望谟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贵州望谟 552300)
生态城市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城市环境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控制噪声污染是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大众化需求。由于早期噪声污染控制模式效果不理想,引入高科技辅助城市环境改造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应用中不可缺少的方式。“自动化”监测是噪声防控的先进技术,结合造成污染来源及危害性,介绍了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在环境噪声控制中的应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控制技术。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自动监测;技术
新时期城市环境污染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形式,噪声污染对人群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交通设施全面投入运行,噪声来源更加广泛,强化噪声自动监控力度是提高生活环境水平的关键。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需积极引入高科技,将其用于环境噪声自动化控制具有先进性意义,是实现环境监测与自动化处理的关键。
1.1 污染来源
我国城市正式步入现代化建设阶段,噪声污染来源也呈现了复杂性特点,多个领域均可出现噪声污染问题。当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来源包括:①交通噪声:机动车、船舶、火车、飞机、地铁等。②工业噪声:机械设备运行,生产噪声。③建筑噪声:建筑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强度大、规模广。④其它噪声:家用电器、音响设备等噪声,影响睡眠及生活状态。
1.2 噪声污染危害性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不同于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形式,是一种以不规则声音为主的污染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人为因素造成污染的问题更加严重,噪声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学习、工作等生活状态,对人体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重视噪声污染处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1 系统构成
结合信息技术模式,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分为现场监测子站、通信网络、监控中心等3大模块,这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现场监测子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涵盖了噪声子站、气象子站、车流量子站等;通信网络是监测信号传输的主要平台,实现了通信数据交互处理与传递;监控中心是利用专项软件进行噪声处理,如:3D动态模拟、声信号分析等,统计噪声控制实况。
2.2 系统特点
自动监测系统改变了传统噪声控制模式,以高科技为中心取代了人工监测平台,实现了环境噪声污染控制与分析的一体化发展。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具有无人值班、24h持续运行、精细化布局、快捷式操作、维护简单等多个有事,能够为城市环境构建安静有序、和谐美好的大环境。此外,噪声污染监测也提高了声环境评价指标,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3.1 系统概述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由噪声监测终端(NGL04 ENS)、通信网络及监控中心组成。现场监测终端可扩展气象及车流量终端等,现场监测终端通过多种通信方式与监控中心交互数据,监控中心通过噪声系统软件(V3.0版)对噪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模块:噪声监测终端、气象模块、网络摄像头、数据传输(光纤和3G)、专用服务器计算机、数据库、监控软件、发布软件、发布显示屏,如图1。
3.2 系统组成技术
3.2.1 子站技术
包含噪声自动监测终端、气象自动监测终端、车流量自动监测终端、LED显示屏。基于GIS的噪声监测系统,只是完成了对环境运行的监测工作,而对于噪声监测与防控管理系统,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城市环境生态化改造中要考虑多方面元素。监测子站系统技术中,利用远程控制设备与噪声图像采集设备同步探测,为城市噪声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图1 自动监测系统模块
3.2.2 通信技术
自动化设备改良趋势下,噪声监测系统信息化改造呈现多方面趋势,采用雷达技术可提升信息化管理效率。本次设计中,可选用ADSL/光纤/GPRS/CDMA/3G/自建网等通信方式,可利用集成式、分布式等多个通信网络,实现资源利用与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对环境噪声控制进行自动化改造外,还要引入高端技术作为监控指导,才能真正的实现噪声监测的维护管理智能化、标准化。
3.2.3 调度技术
我国噪声监测按照规模、区域、服务对象等可分为多个类型,不同类型监测单位采取的业务模式不一样。调度技术能够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提供专业化网络处理平台,实现噪声、气象、车流量数据的管理、统计、分析、报表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噪声之后,可实现自动监测与控制规划,帮助区域构建生态化环境机制。随着GIS技术的不断进步,噪声监测自动化系统相关的工作,将会充分利用其功能,真正的替代人工的作业模式,成为噪声监测维护管理中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
3.3 系统技术应用
3.3.1 数据处理
对于噪声监测系统来说,信息化管理体制呈现了不同形式,可利用数字端口对业务模式进行整编,如:设备说明,操作流程,监测准则等,这些都是业务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系统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自动控制和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实现噪声自动监测的网络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支持远程视频监控的控制与管理,集成地理信息(GIS)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表现能力,包括图像,音频,视频播放;这些都是噪声数据处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3.2 数据分析
监测单位对城市每个区域设备进行雷达标识,将雷达录入计算机系统后执行管理,降低了信息化控制难度,提高了噪声监测系统信息化管理流程。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时间应用中,具有噪声预测、事件录音、回放、丰富全面的统计功能,支持有线/无线通信方式,支持远程参数设置、程序更新、传感器校准、子站校时、子站复位等。如通信短时故障,子站可与监控中心自动补齐缺失数据,支持车流量、气象等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展现,支持GPS卫星接收仪的数据信息,从而支持移动监测业务。
3.3.3 可视化界面
基于传统设备改良机制下,噪声监测系统及信息系统维护必须走多元化模式,按照信息系统维护与监测机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设备调度与管理的综合改造。例如,“可视化界面”功能设置中,如图2,能够对噪声提供监测模块、分析模块、告警模块等,均是安全保障中不可缺少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作业效率,为人们创造更加安静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图2 系统软件界面
总之,为了创设更加生态化的城市发展环境,必须要及时解决造成污染带来的各种困扰。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下,设计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可行性价值,为噪声污染监测与控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城市改造规划中,要综合考虑自动监测系统应用优势,结合现场监测子站、通信网络、监控中心等核心模块,实现噪声监测作业的一体化与先进化发展趋势,发挥新技术在噪声监测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1]孟苏北.环境噪声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噪声监测中的作用[J].现代仪器,2012(05).
[2]林辉越.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系统改进[J].科技风,2015(14).
[3]刘冠华.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
[4]王丽娟,董昭.城市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16(13).
[5]武前军,李志远.基于GPRS技术的数字化环境噪声监测系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
X84
A
1004-7344(2016)27-0302-02
2016-9-11
周妮生(1975-),女,布依族,贵州望谟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