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6-08-09 09:46王怡红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校园文化

王怡红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弱化、工具化、松散化等突出问题,探讨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团属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团属院校 校园文化 理论与实践

一、关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与宗旨

加强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因此,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而存在。社会大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泛滥,引发了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弱化。很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个别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但局限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究其原因,是没有认清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核心和灵魂作用,从而导致当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状态,难以发挥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作用。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工具化。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和载体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目的,其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归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的任务,着重强调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方面,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层面来实施,对校园文化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松散化。很多高校未能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到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统筹规划。缺乏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和提炼,对教育发展理念凝练和升华不足,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部门开展的活动比较零散,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沟通与关爱。

四、团属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与实践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内在需要, 青年特色、学校特点。全体教师要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形成深具学校特色的师德形象。

团属高等院校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团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势与特点。它对优化团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非常重要,凸显办学特色,作用很大,效果显著,有一定的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得到公认。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团校建设,培养造就“党放心、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和规模宏大的青年人才大军。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建设的成效,从根本上取决于团的自身建设,组织是基础,领导班子是重点,团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新世纪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目 前全国已有7107万团员,广大团员对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关系着共青团组织的生命力和向心力。

我认为团属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一是体现在学校整体办学特色上,包括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二是体现在教育的特色上,包括教育模式、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特色上;三是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四是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包括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上;五是体现在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上。

我认为,团属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有以下四大特点:一是青年性,团属院校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应该有共青团院校长期形成的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特点,二是时代性,团属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学校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因为团属院校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摇篮; 三是层次性,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团属院校学校的办学灵活,层次多样,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较强;四是青年特点。师生都具有青年特点,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沟通能力强,学生热衷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学校应精心打造独具共青团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将理想、诚信、感恩、责任等教育融入育人过程中。精心组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朝气蓬勃,形式多样,构建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更快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天麟.共青团院校办学模式和团干部培训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2]关于开展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的通知.团粤办发[2014] 19号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关于本科生纳米概念教育的探讨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