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视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模式转型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2016-08-09 08:36何天立孙丽艳丛建芳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何天立, 孙丽艳,丛建芳

(1.山东工商学院 a.经济学院;b.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5;2.蓬莱市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处,山东 烟台 265600)



理论经济研究

新常态视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模式转型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何天立1a, 孙丽艳1b,丛建芳2

(1.山东工商学院 a.经济学院;b.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5;2.蓬莱市职业中专学校 机电处,山东 烟台 265600)

[摘要]转变中国的消费模式需从转变政府主导下的生产模式为起点,利用技术进步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使生产性消费从粗放转向集约,居民消费从谨慎向适度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方向。

[关键词]生产性消费;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消费模式

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西方国家陷入了自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次全球性经济衰退。受此影响,近年来经济发展“神速”的金砖五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的势头,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前景黯淡不明。与此相应,中国经济也陷入经济下滑的困局。面对内外交困,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该发展战略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面临以下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因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而要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二是,经济发展创新动力的探寻。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是结构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之一,而技术创新是帮助实现结构转型的重要参量。

一、 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经济增长结构决定论

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就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增加的问题上费尽心力,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从重商学派的贸易决定论,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决定论,到熊彼特的创新决定论、诺斯的制度决定论不一而足。

然而,以事物结构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国家经济命运差别的研究起源于战后拉美国家兴起的经济结构主义。20世纪50年代世界著名的左派经济学家、拉美经济委员会主任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率先认定拉美国家的经济贫困,乃是由于形成了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中心—外围”国际分工体系的结果。故此,拉美国家要摆脱贫困的经济局面就必须脱离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走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以进口替代战略代替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建立拉美国家独立自主的国内现代化工业体系。可见,战后结构主义率先从国际分工的结构失衡角度,来分析拉美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命运的原因,进而为第三世界国家指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经济结构主义演变成为结构经济学。研究经济结构内部的构成元素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结构经济学的主旨。1992年,美国纽约大学学者杜欣(Faye Duchin)在一篇题为《工业投入——产出分析:对工业生态学启示》的文章中指出,结构经济学是从一个经济体的具体的可观测的构成部分以及相互关系出发,对整个经济体的一种细节的、细分的描述。从观察部分出发,分析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而描述整体发展情形是结构经济学的思考路径。

结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结构变化对整体经济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影响。威廉姆斯(Bob Williams)认为,结构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经济体财富的存量(资本)和流量(收入)的分配不均,对作为整体的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荷兰第尔堡大学的拉(Thijs ten Raa)在其《结构经济学》著作中认为,经济结构是由生产者拥有的技术、资源禀赋和居民消费偏好组成的,结构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建立包括以上三大要素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核算体系,并借以分析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速度带来的影响。

国内率先将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思考的学者是林毅夫先生。他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入手研究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书中,他特别将要素禀赋结构的范畴从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三个要素,增加了基础设施要素而成为四要素结构。

新增加的基础设施要素包括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硬件基础设施就是我国通常理解的有形公共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信系统、电网等;软性的基础设施则包括制度、条例、社会资本、价值体系,以及其他社会与经济安排[1]。林先生认为基础设施领域是政府大力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区域,是保证企业获得较低交易成本和投资边际效益的基础。总之,从要素禀赋结构调整的角度来探究经济增长的路径是林先生新结构经济学的特点,也是本论文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技术创新是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

自熊彼特发表《经济发展论》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就被应用于各种的理论分析中。在西方经济学之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创新被看做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参与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马克思把技术革新看作是引发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主导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生产关系,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为首的社会生产关系。

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从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引发的世界性主导产业的替代过程以及世界经济主导性国别变化可以证实。1773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纺织技术上的突破所引发的技术革命,1764年珍妮纺织机的发明以及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打破了世界历史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确立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将世界主导的产业从农业转变成为工业,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

1870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重工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改变了过去轻纺织工业主导的产业格局,确立了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核心主导地位,并衍生了一些新兴产业,如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确立德国和美国这些率先运用重工技术的国家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与格局。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

197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智能计算机、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为前沿的技术革命,确立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与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领导地位,掌控先进技术的国家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追捧。

从世界性的三次技术革命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够改变产业结构固有的格局,能够调整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的国别,并决定一种产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兴衰。

二、结构失衡与消费模式失衡的耦合性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之因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减速意味着与传统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有待调整,也意味着与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相适应的扩张性生产消费模式和谨慎性居民消费模式有待革新。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新常态下的转型包括两方面:一是,与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旧有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需要向新型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二是,需要改造传统的居民“谨慎”的消费模式,变谨慎为适度。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参照系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以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与组织管理经验为本,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的进程与道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参考依据。西方工业化进程后的产业结构布局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想目标。纵观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是沿着以下方向进行的:产业结构权重分布是从一、二、三产业递减趋势转变成为从三、二、一产业份额递减趋势结构;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实现了向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值生产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中初级产品制造产业优势地位逐步让位于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的产业[2]。

以发达国家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为例,20世纪初期美国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为28%,1960年降至4%,21世纪初期更降至不到2%;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变动趋势,从20世纪初的53%,降至1960年的38%,再降至2010年的15%;第三产业从20世纪初期的19%,增加到1960年代的58%,再增加到2010年的82%左右。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政府提出了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的转变:从“去工业化”向“再工业化”调整,政府积极推动汽车产业重组和汽车产业转型,加大新能源研发的力度,产业结构空心化问题有所缓解。

以西方的产业结构变动标准看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模式正在开启,总体趋势也在向西方国家靠拢,但是目前结构调整与之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轨迹是,第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在40%到50%之间徘徊,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三次产业分布比为10.0%:43.9%:46.1%(图1)[3]。

可见,自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在减速,而经济结构却在优化调整中发展。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处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驾齐驱的二元驱动的发展阶段,与西方国家之间产业结构构成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以第三产业在全产业中的比重为参考,2011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全球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欧盟29.90%,美国26.30%,日本9.9%,中国6.9%,德国5.9%,英国4.4%[4]。

(二)传统产业结构中失衡问题之表现

中国产业结构失衡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问题尽显。2008年以来,由于我国外贸出口量锐减,外需减少,国内需求不足造成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减缓。201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4%,为1989年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5]。经济减速使得与经济高速发展相适应的传统产业结构的问题凸显。

图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轨迹(1978-2014)

1.外向型兼具粗放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以及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过高。与西方产业结构软化相对应的是我国产业结构“硬化”度太高。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结构中机械化工产业份额所占的比重较大,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问题十分严重。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6倍,是法国的4.2倍,是美国的3.9倍,是新加坡的3.8倍[6]。全球环境恶化,能源枯竭使得这种失衡结构增长方式不得不付出代价,不得不寻求新的转变。当前,我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有16个;约有4亿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比重的10%[7]。

2.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中国制造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密集性与资本密集性的投入,技术进步在制造业中的推动作用尚不明显。制造业低级化的结构表现使得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低端产业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较大,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加工生产成为中国产业结构中的特点之一。我国加工工业在高速扩张中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的道路,工艺水平和技术体系没有相应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及其比重提高相当缓慢。

3.产业同构区域性特征显著,出口不畅引发整体产能过剩导致国内供需失衡。产业结构低端化,技术程度低级化使得低端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容易被复制,造成产业结构同质化的现象泛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同质化必然带来低效率,导致区域间各自为政,形成小而全的封闭体系,分散了资金,降低了分工效益,使得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最终导致了生产能力的闲置浪费,规模不经济和地区间恶性竞争问题的发生。

(三)传统产业结构特质与消费模式结构失衡之内在耦合性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产业结构以及消费模式的形成上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之上的产物。而中国在1978年之前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之后的经济发展仍然有浓重政府干预的色彩,市场经济发育总是在不断完善的发展进程中。中外经济体制发展的对比表明,中国消费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主导的生产方式特点决定的;消费模式也主要是由生产模式决定,消费结构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

上述关联因素之间的决定关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生产决定消费原理的。以此为据,中国传统的消费模式则是由传统的产业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在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中,政府始终在强调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为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都是将经济发展之重点放在有生产性特征的第二产业,而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服务、消费等项目长期被忽略和被忽视。因此,可以这样推理:以牺牲消费来保持经济增长是中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向,也是我国谨慎消费模式得以固化的条件。这种发展战略铸成了中国消费模式的特点——生产性消费的膨大和居民消费谨慎。中国消费模式引发的经济发展的结构失衡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国居民消费模式内在的结构失衡,导致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居民消费长期受到抑制,消费率持续偏低。1978年至2014年间,从绝对增量上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以及居民消费随着GDP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投资从1978年的668.7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502 005亿元增长了750.3倍,出口从167.6亿元增长到14.39万亿元约增长了858.6倍,居民消费支出从1 759.1亿元增长到241 541.7亿元增长了137倍,GDP相应地从3 624.1亿元增长到636 463亿元增长了175倍。从增长倍数来看,居民消费增长倍数最小,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出口拉动的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2%。《新浪财经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34%,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都要占到GDP的70%左右,美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80%以上,英国为65.87%,德国是57.6%,法国是57.5%,印度61.7%,俄罗斯52%。

二是消费结构上的服务性支出与产品性支出的比例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显著的差距。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定了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特质是: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而居民产品消费比重显著下降。从1970年代到2012年间,在产品和服务的分类结构比重中,1970年以前,两者差距在10%左右,居民产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之比是55:45;至1990年以来,两者的差距变为30:70。这种消费结构与美国产业结构特点相吻合。而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对比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从1995到2012年间,城镇居民产品消费与服务性消费比重变化的趋势与美国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类同,但是数量差距还是很明显。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产品消费与服务性消费之比为是59.3∶40.8。2012年的服务消费比重40.8%低于美国1990年的服务消费比重45%。上述对比间接的反映了产业结构上的差别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

三、新常态视域下的结构转换与消费模式转变之路径

经济增长的外化形式是GDP的增加、社会财富增长以及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长的内在实质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带来的劳动力使用数量与资本使用数量在资本投入权重中的比例变化,是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要素禀赋投入变化的体现。因此,当技术创新引发的要素禀赋变化从个别部门泛化成为社会整体产业结构之常态时,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就在所难免。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技术创新在结构转换以及消费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如下。

(一)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技术创新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性创新运用于传统产业,实现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技术创新产业的新技术扩散与模仿引发的乘数效应,使得新的技术产业部门逐渐取代传统产业部门;通过技术创新改变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上述三种创新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围绕新的主导产业群在新技术基础上形成新兴产业的集群化[8]。

一是,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下的企业进行引导和改造,促进企业使用新技术进行生产,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优势资源向新技术企业集中,实现生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还可以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促进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消费市场的出现。

二是,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新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和结构优化。例如:将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农业中,依靠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加以改造,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及其产品的要素构成,促进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与转变。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来说,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确立新型的、绿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三是,改变我国当前的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在产业结构间的流动。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重是:第一产业吸纳了38.1%的劳动力资源,第二产业产业人员为27.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1%。整体看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最高,依然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缓慢,这种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比重,将会阻碍要素禀赋资源的流动和转化,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表1 我国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内的分布

注: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各年的数据整理。

(二)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引导并扩大居民消费,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与行为固化模式很大程度受制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一定意义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是消费扩大的真正的推动力。因此,在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上,政府行为空间与作用较大,具体表现如下。

1.增加居民的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差别。整体而言,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使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降低政府税收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城乡居民的支付能力。

对广大农民而言,要增加这部分群体的收入就要做到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保障体系,保护农产品的价格的提高和农民合理收入的提高;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素质,增加农业技术培训,深化农产品的技术加工产业,加长农产品的产业价值链,创立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对城市居民而言,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就要想办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数,与此同时,还要从法律上保障城市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调整税收结构,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累进税率,增加对不动产税、遗产税等财产税的征收,平衡高低收入间的差距。

此外,针对地区间消费水平的差距,运用再分配制度,实现相对公平的消费。制定分层消费政策,引导不同层次的消费,培育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确实扩大消费水平。

2.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消费的社会性保障机制,它能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保障消费者的经济权益,能够促进消费层次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另一方面,努力实现社会保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3. 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有别于西方市场化国家的特点,二元化经济曾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和推动的作用。但是时代进步对这种经济结构的发展的局限性提出了疑问,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二元经济成为我国消费扩大的障碍。资料表明,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城镇化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集约化的使用农业用地而创造出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城镇化对消费扩大的推动作用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通过消费的示范作用改变农业人口的消费观念;通过让农业人口的身份化转变,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红利,转变农业居民的消费观念,提高农业人群的收入水平,进而扩大消费。

4.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行为转型。要引导居民消费从过去的实用型、数量型、实物型、大众型向个性化、服务型、质量型、品牌型转变,积极使居民消费结构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服务型高级需求转变,扩大旅游、保险、金融、通信、健身、娱乐等消费的份额与比重。通过扩大消费领域来有效刺激和推动消费,通过扩大消费来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9]。

5.适度发展消费信贷,推动消费模式转型。过度消费信贷不利于经济发展,但适度的消费信贷则有利于消费在经济中正向作用的发挥。通过适度发展消费信贷,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完善的消费信贷支持,可以有效地扩大市场,刺激消费。在实施消费信贷过程中,除了要创新消费信贷品种、完善消费信贷相关法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及个人信用风险制度。同时,在发展消费信贷过程中,要注重对其所引起的潜在金融风险的监管。

(三)在结构调整中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我国结构转型和消费模式调整的进程中,政府的调控职责不能忽视。合理的产业政策能够诱导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能够建立扩大消费的制度环境,帮助消费扩大从理念变成现实。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主张,一个特定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和新技术的引进,同时基础设施也要相应改善以有利于经济运行。因此,政府在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转型中的作用就是借助各种产业政策和制度性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要素转换,并建立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促进技术创新被利用和扩散,明晰产权,转变政府的角色从经济参与者向公平制度环境的维护者转变,具体转变的路径可以是:

1.制定能促使要素禀赋高级化的产业政策,促进生产者对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对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网络高科技等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研发者技术革新的风险,鼓励研究机构创新研究,鼓励技术创新产业化;对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给予扶持政策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自主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

2.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消除阻碍技术扩散的垄断因素。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应用,要素价格不能正确的反映要素资源的稀缺程度;垄断破坏了自由竞争的机制,阻挡了新技术的传播和利用率,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企业流动。

3.转变政府的角色,政府要从积极的经济参与者转向制度与公平的维护者。政府投资参与经济建设的结果带来诸多问题。政府投资和采购不仅带来了挤出效应,使私有、民营企业与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之间出现非公平性的竞争,还助长了特权阶层的出现,进一步的破坏了自由竞争的公平环境和机制。因此,政府未来的角色应该适度的淡出经济生产,为促进私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合法性,通过维护秩序,理清系统来完善自身角色的转变。

4.政府引导下的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路径是引进—消化—创新,但是自主创新的能力尚不完善。改革开放后引进先进技术,多半是西方国家淘汰的本国夕阳产业中的技术,这些技术支撑了今天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现实。多年来,先进技术引进主要依赖跨国公司的投资,海外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组织管理理念仍然在规定着中国的技术革新的脚步。无论是前期的粗放式的盲目引进,还是近年来的外资引入,都未能完全建立自主创新的能力,高新技术的核心技术依然被西方国家所掌控。

因此,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政府对以技术创新发展引导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工作应当思考和进一步完善的事宜。在促进自主创新的路径上应当进一步摆脱传统的引进带动创新的路径。寻找自主创新的新发展道路,对此政府应该积极扩大我国技术研发的投资,改变R&D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加强对掌握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阻止高端人才外流;完善和健全产学研三部门在科技研发创新上的联合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的人员交流、合作研发、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外溢与扩散,加快科学技术的转化率;采取税收融资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中小规模创新企业的发展,并要重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保护创新者既得利益和创新的积极性。

[ 参 考 文 献 ]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刘伟,杨云龙.中国产业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

[3]宋鑫陶.数字2014[EB/OL]. http://sc.stock.cnfol.com/gushizhibo/20150127/20018196.shtml,2015-01-27.

[4]韦森.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理[J].经济学(季刊), 2013,12(3):1051-1074.

[5]吉密欧.2014年中国GDP增速最低[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0228,2015-01-20.

[6]吕明元.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影响的国际比较[J].亚太经济,2015,(3):105-112.

[7]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李方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4,(1):1-9.

[9]娄春杰,张志明.我国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动因及对策探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4,(1):10-14.

[责任编辑:刘炜]

doi:10.3969/j.issn.1672-5956.2016.04.001

[收稿日期]2016-05-15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2CGLJ06)

[作者简介]何天立,1969年生,女,辽宁新民人,山东工商学院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消费经济学, (电子信箱)tianlihe2003@163.com。

[中图分类号]F269.24;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16)04-0001-06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