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涵
回忆童子军生涯
许海涵
编者按:20世纪初,童子军作为一种青少年野外活动训练方式在英国兴起,民国初年传入中国。最初由严家麟在武昌创办中国首支童子军,此后各地童子军组织蓬勃发展。1926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成立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委员会,直接统辖国民党政府域内的童子军。1928年建立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司令部,次年改组为中国童子军司令部,何应钦任总司令。1934年11月1日,中国童子军总会成立,掌管全国童子军一切事宜,蒋介石任会长。童子军也成为初中必修课程。
上世纪30年代的童子军
七十年前,当我是小学生的时候,每见到一个初中生身穿一身童子军衣服,便觉得他很威武神气。到1934年我进入浙江省最著名的浙江省立杭州中学,就穿上米色卡其童军装,上衣口袋上方别着中国童子军的标志,身备童子军绳、小刀、叫子等,用一块柔软棉绸料的紫色方巾对折成三角形作为领巾,再头戴一顶平边呢帽,自感神气非凡。特别是全校或部分列队外出,前面有大小鼓打着雄健的节拍,并有二三十人的军号不时吹起雄壮的进行曲,穿过杭州的大街,行人都会在路边注目而视,似乎都在说,这支童子军真神气。
在学期中,每星期有两节童军课,讲授童军的历史、意义、组织、纪律以及童军的业务知识与各种技能。初一为初级童子军,到初二、初三便分别称为中、高级童子军,并及时向省及全国上报名册,上级也适时发给初、中、高级童子军的铜质徽章。
在童军生活中最有兴趣的是野外露营。露营前先要去找环境合适主要是有饮水源的营地。出发时将各人的行李、帐篷以及建营工具装在平板推车上,由童军自己随队推拉到营地。随后在营地架起帐篷,在帐篷四周要开一圈排水沟,以防下雨时水流入帐篷,大家在帐篷中都是就地而卧。在帐外合适的地方,在地面上挖一个小洞,洞上刚好放一只小锅以便烧饭菜之用。负责采购的人就去近处采购粮食、蔬菜。我到了市场上将豆腐(当时豆腐都是没有包装的)放在一张白纸上,再放在白米上面,米篮就放置在自行车后架上。骑车回到营地,可真奇了,豆腐不见了。聪明的同学一见就知道,风趣地说,今天不用烧饭了,今晚大家吃生菜拌生豆腐来填肚子了。三四日的野外生活,对于一个整天坐在教室中的初中生来说是够轻松而刺激的。
杭中童子军在全国是第149团。当时149团的童军还有一项更精彩的军务项目,就是到了初三成为高级童子军后,在学期中每个人要随身不带钱与食品,只带少许能在晚间防寒的衣服,独自一人出外,在野外或市郊独立生活二十四小时。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来说,这是一桩难事。当时有的同学到了郊外,就到田间去挖些山芋、萝卜之类的东西,或者设法用火烤一下,或者就生吃,就这样混过一天。也有机灵的同学就直接进入乡间人家,向他们说明情况,协助解决一两餐伙食并在屋边宿一晚,实际上正因为是一个小孩,一般乡民也乐于招待一天,第二天就舒舒服服地走回学校交了差。说实话,这种从小有机会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能随机应变地生活一天,在人生道路上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吹号童子军
对于一所中学以及一个初中学生,在童军生活中最兴奋与光荣的是参加全省的童子军大检阅。各校为了应付全省检阅,为学生取得好的名声,在事前当然要进行多次的行列式操练,必须队形整齐,步伐一致,其他专业小组如旗语、结绳、救护等等,就需不停地训练,争取在比赛中能得名次。1935年,来自全省各校的童军,集中在杭州万松岭山丘上扎寨建营。每个团都有不同结构形式的营门。我们的营门是以几根很长的毛竹扎成两个立体三角形,以显示雄伟的气概。杭州女中的女童军,从学校迁移来两棵活的槐树作营门,也许是表示女童军的秀丽与智慧。各团部还要日夜安排站岗放哨,以防止别的童军团部来做偷袭游戏或者城市小偷的偷窃行为。正式受检的那天,各队以自己的军乐队为先导,雄赳赳地开赴杭州南星桥的正式兵营大操场,接受省各级长官的检阅。全省童军在相互比赛交流、团结互助中以快乐友好而自傲的气氛度过了一周的共聚。开完欢乐的营火晚会,各校整队回去。
第一次全国童子军检阅
我一辈子最难忘的是1936年的全国童子军大检阅,代表浙江省参加的童军约一千人。先从全省各地集中到杭州集训一周,穿上同一色泽的新童军装,全省用统一的鲜红绵绸领巾。由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领队,许厅长也身穿童军装。那时抗日形势十分紧张,为了备战需要,刚修好一条从江苏苏州到浙江嘉兴的新铁路,以便南北调用军队(日军占领江浙以后,为了加速向西侵略中国,便将这条路轨拆迁至南京芜湖之间)。浙江童军坐上火车,通过刚刚新建成的苏嘉路而转到南京。全国童军扎营于南京市郊某山脚边。浙江省因较富裕,在全省各校新旧程度不一的帐篷上,另外加盖一层白色印有浙江两个红字的新篷面,营地中的各种工程如营沟、盥洗用品、炊事灶等等,统一规划得有条不紊,整齐划一,再加上童军全新着装,当时南京报上说,浙江省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童军显得十分出色。
正式检阅是在当时南京最大的体育场进行,该场四周具有高大的看台,当日在看台上坐满了观众,全国各省童军以方形列队行注目礼行经主席台。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为主检阅官,其他还有何应钦等长官。几个经济较好的省市都人数较多而整齐地通过主席台。而到最后为已经被日军占据成为沦陷区的东北三省的童子军。其中一省是一个童军举省旗,后面只有两个童军;还有一省,也许是黑龙江,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童军举着省旗受检。当这三省的队伍经过四周看台时,在看台上坐着的观众自发地如人潮般地轰然站立起来,向这几位孤零零的童军致敬,看台上的观众面对这种凄凉悲痛的场面纷纷流泪痛哭,大好河山被日寇占领,并且日军还在继续向华北侵入,全国民众痛心呀!当初我站在主席台前面的受检队伍内,见大多数童军都眼泪涌眶,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痛哭起来。全场都怀着悲痛而爱国的心,期望国家能富强,还我河山。当时蒋介石在台上,向全体人员说了几句话以安民心。蒋介石对全体童军主要训话内容是十个为人之本,其基本内容是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观点,格言化十条为人之本。后来我在营地上遇到其中一个东北童军,听他讲述如何从东北千辛万苦地逃到南京来参加这次检阅,我还请他在我纪念册上签名。他写了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时看到这句话,更使我感慨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东北老小之不易。
1936年冬美国举办世界银赛童子军大会,我校汪期芳同学是中国童子军队的一员,回来后在全校大会上介绍在美的情况。这样一来更引发了我有朝一日也能参加世界大会的期望。1937年世界童军要在意大利开大会,我居然代表我校去参加浙江省的选拔考试。当时由教育厅许绍棣厅长亲自对我口试。事后想来,这次选拔幸而没中。因那年中国童军队出国不久,淞沪抗战爆发,不久杭州就被日本占领,杭州全市居民大量向浙西或内地逃难。如果那时我真出国,回来后将从此与母亲失散成为逃亡学生而流浪各地。
时过境迁,当年检阅我辈的长官以及看台上的观众均已作古,当时尚是十四五岁的童军今日也均已八十开外,在世的恐已不多。今日的中国在工业、经济、航空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列入名次,过去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今日在奥运会上已属于金牌大国。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被割据百年的香港、澳门也于90年代先后回归。但日寇的侵略行径,在我童年心灵上却始终留下一个很难磨灭的伤疤。
现在世界上的童军事业,已不如上世纪30年代旺盛,在有的国家或学校内已消亡,有的已快销声匿迹。童军队提倡智、仁、勇,其队训为:时刻准备、日行一善。童军能培养青少年团结互助、友爱、克服艰难等优良质量的教育方式均已被人忽视,在今日将会减低青少年抵抗黄、黑、毒、邪等恶势力的免疫能力,实属可惜。
谨以此文怀念30年代中国十位著名中学校长之一的杭州中学校长唐世芳以及童军教练侯崇三。
(许海涵,1920-2012,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物理化学教育界前辈。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先后在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任教,1987年退休。本文写于2000年6月)
责任编辑 周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