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军,倪 阳,朱永海
1.淮南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安徽淮南,232038;2.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3.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淮南,232038;4.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基于受众文化心理的文化叙事比较分析与转换
——以孔子学院在美国的文化传播为例
孙大军1,4,倪阳2,朱永海3
1.淮南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安徽淮南,232038;2.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3.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淮南,232038;4.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为了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开展对外跨文化传播研究。利用文化心理学和叙事学理论,从受众角度入手,探讨文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存在的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导致话语解释框架和体系的差异。针对文化叙事的时空、角度、结构、习惯和风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采用适合当地受众心理的文化叙事方式进行转换,将中国文化转化叙事;探讨孔子学院“高互动”环境下文化叙事转换策略,进行跨文化传播,还应该把握好转换的度,注重柔性传播策略,既推动文化包容性发展,也促进文化“谦逊性”传播,力避跨文化冲突。
关键词:文化心理;中国文化;文化叙事;转换设计;孔子学院
1问题的提出
近30年来,受众研究一直是传播学中的重要课题。菲利普斯提出了第三人效应理论,认为媒介讯息对他人在态度、行为层面产生的影响小于这种讯息对自己产生的影响[1]。霍尔指出,从信息的制造到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之间存在诸如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影响因素[2]。麦奎尔认为,受众具有碎片化和个性化特征,其建构开始摆脱传统大众媒介束缚向新媒介建构的方向迈进,受众的身份在接受者、搜寻者、对话者、传播者等之间不断地转换和腾挪……[3]詹森和罗格伦将受众研究分为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收分析五类,并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研究[4]。国内学者惠子认为民俗的传播需要从受众的需要心理、认同性心理、共鸣心理和选择性心理等要素进行分析[5]。孙玮玫以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为具体对象,把观众的解码形式分为支配性解码、对抗性解码、协商性解码和多元性解码[6]。夏雨禾认为受众的心理包括自致性动力、诱致性动力、强制性动力[7]。何威认为,受众研究关注的重点应该从受众向网众转变,以便更好地探究当今受众的个人性域集体性、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复杂精妙的关系[8]。朱永海等认为近年来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符号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却遭到了西方国家的阻碍和干扰。应该采用“谦逊性的适应”策略,寻找具有开放的意义空间,关键是应该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与视觉编码方式[9]。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必须注重受众传播的文化心理分析与设计,吸收他国文化元素为我所用,以“可持续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融合的创新使命,从而形成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能力。包容的过程便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借助基于受众文化心理的数字视觉媒体技术可以推进文化业态创新。
2文化心理学视域
2.1中西受众文化心理差异分析的必要性
伴随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一直掌握着话语权,中西方文化交流明显不对等,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基本上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要改变中国文化的被动弱势地位,中国文化必须主动走出去,而这涉及到一系列难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文化受众心理一直未受到重视。萨义德提出“文化混杂”理论,认为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若想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已不可能。张鸣也认为国家文化原封不动的搬出去,很难让人接受[10]。肯特麦研究了不同国别的受众在接受儒家思想上的差异后指出:对欧美学生来说,儒家思想的传播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11]。汪凤炎剖析了中国文化心理,认为亟需挖掘中国典型的文化叙事方式,并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转换。不同的受众存在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国文化受众心理与西方文化受众心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因而对中西受众文化心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中的差异,对中国文化的叙事采取适当转换,是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的重要条件[12]。
2.2中国受众文化心理分析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受众文化心理显然是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仁者爱人”和“平天下”都是儒家追求的一种集体价值观,集体至上是中国受众文化心理的特点之一。儒家强调伦理道德,倡导三纲五常,重视血缘孝道,伦理理性是中国受众文化心理的特点之二。儒家强调义利之辨,轻视物质重精神,这是中国受众文化心理的第三个特点。中国文化自《周易》提出“道”的“周流六虚”运思方式开始,强调有始有终、循环往复,这是中国受众文化心理的第四个特点[13]。而与之相比较,西方受众文化心理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面貌。
2.3西方受众文化心理分析
西方文化来源于两希文化,在宗教精神与理性传统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独特的受众文化心理。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与“个性”,在新教文化中,欣赏个体有无完整性,能否以自我组织的方式去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做自我的完成[14]38。可以说,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个人主义[15]。在此基础上,美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就是以小人物为主角,为个人与其实际生存状况之间建立一种完美的想象性关系和解决方式[16]241。西方追求的自由、规律、平等、创新,强调道德信仰、契约精神,是其文化的重要内涵[17]。郑一明认为西方文化具有五个特质:古希腊文化的理性传统,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工业主义,法律及代议机制,个人主义传统[18]。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受众文化心理的特征表现为个人主义先行、理性求真、宗教上的精神超越,符合历史与规律的线性思维。中西受众文化心理的差异至此有了较清晰的呈现,而在这种心理差异的基础上,中西方的文化叙事也呈现出较大差别。
3基于受众文化心理的中西(美)方文化叙事比较
中西文化受众心理存在着差异,而在这样的心理差异下有着不同的文化叙事方式。文化叙事是指“某种文化通过运用适合其文化形式的叙事策略以具体的叙事形式所进行的叙事呈现”[19]96。从文化叙事策略、叙事形式、叙事呈现三方面可以对中西文化叙事的特征进行比较。
3.1中国文化叙事的特征
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逐渐成为主流地位,适应儒家集体至上的文化叙事策略也随之形成。第一,中国文化从《尚书》提出“诗言志”,到北宋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无一不强调儒家的“治国平天下”。历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家国一体的政治叙事策略成为中国文化叙事的首要特征。第二,由于集体至上,国家、族群、家庭具有了高于个体的地位,在这一思维支配下,中国的文化传播通常直接采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16]242,这是中国文化叙事的形式特征。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讲述天下大势,《西游记》以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为目标,《水浒传》倡导忠君思想,《红楼梦》传播家族观念,都是这一叙事形式特征的具体表现。第三,在儒家文化的伦理理性、义利之辨、圆型思维等共同作用下,中国文化叙事表现为道德劝诫、轻视物质力量、圆型叙事的叙事呈现特征。如《聊斋志异》包含有以因果报应的圆型叙事为内容的故事,整部著作处处体现着劝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其中重义轻利的思想也相当浓厚。
3.2西方文化叙事的特征
自《荷马史诗》开创史诗传统后,也大致确定了西方文化叙事的基本策略:第一,叙述英雄(个人)的历险故事,同时重视历史真实,这是西方文化叙事的首要特征。西方后来基本延续这一思路,描写个人故事的叙事文学——小说兴起,这即是个人主义的受众文化心理表现。第二,在个人主义和宗教精神影响下,美国的文化叙事特征是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于一体的[19]92,个人主义的理想与实用主义相结合,建立并且创造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叙事形式:“个人英雄主义”“灰姑娘”等,这便是美国的“文化密码”[16]242。当下流行的众多好莱坞大片,众多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形象——蝙蝠侠、超人、绿巨人、钢铁侠、擎天柱等,这都是这种叙事形式的产物。第三,由于宗教精神、工具理性和求真的价值观,西方文化叙事表现为精神超越、重视物质力量、线性叙事的文化叙事呈现特征。如《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困境中以《圣经》为支柱,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冒险获取物质财富,重点截取流落荒岛的时光进行直线式的讲述。
3.3差异与比较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文化叙事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追求集体主义与追求个人主义之间的冲突[14]42,二是求善的道德劝诫与忏悔精神超越的冲突,三是对物质力量持相反立场的冲突[20],四是曲线叙事与线性叙事的冲突[21]。在这些差异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冲突是最关键的。面对差异,如果孔子学院的文化对外传播不进行文化叙事转换,必然会受到当地受众因文化心理及其习惯差异而产生抵抗,因而改变中国文化叙事形式方式,以契合当地文化叙事形式和受众心理势在必行。例如,中国集体至上的受众心理产生了武侠中的侠文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然而“侠”与西方个人先行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有相似之处,将“侠”的文化叙事转化为“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叙事,同时又不改变其内蕴——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这就涉及到文化叙事的设计与转换。
4基于受众文化心理的中国文化叙事之转换
跨文化传播,必须面对民族文化物质外壳正在被全球化语境改变的事实。文化传播者与受众,也存在由于文化心理差异而带来的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差异。孔子学院的“高互动”环境下,需要针对受众特点,探讨文化叙事的时空、角度、结构、习惯和风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及其叙事转换,将中国文化叙事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换(图1)。
图1 基于受众心理分析的中华民族文化叙事方式的转换
4.1时 空
由于中西方受众心理的圆形思维与线性思维之别,因而在叙事时空上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叙事时间上,中国文化的叙事时间是整体性地体现出一种整体时间观,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基督教终极观与宇宙论的影响,其叙事时间是片段性的,体现出一种片段时间观[22];同时,中国文化叙事基本上“共时性”的,而西方文化叙事则是“历时性”的[23]80。在叙事空间上,自20世纪后期开始,西方叙事空间呈现“同在性”而非传统的“顺序性”[24]22。依靠孔子学院进行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播时,在叙事时间上要在“整体性”之外强化“片段性”,在“共时性”之外强化“历时性”。而在叙事空间上由于中国古代叙事结构“共时性”本身的空间化与当代西方叙事空间的“同在性”转向契合,因而在叙事空间上不存在较大转换。当然,当对叙事空间的更细微划分并涉及到地志学时[24]23,可以将文化叙事空间进行拓展,将西方国家也融入中国文化叙事空间,以适应西方的地理认知。
4.2角 度
中西方文化叙事基本策略存在“诗言志”与“史诗”之别,因而在叙事角度上也有所区别。“诗言志”大体上采用第一人称抒发情感,虽然也有第三人称叙述特别是明清小说,但是,由于小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所以其影响有限;而西方传统叙事往往采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同时随着叙事发展西方叙事越来越向深向细内敛[23]60,而这一渊薮无疑源自《荷马史诗》。当然,叙事视角在当代中国也拓展到了第二、三人称,而向深向细开拓却仍然是文化“走出去”中中国文化叙事的转换方向。
4.3结 构
叙事结构上,不仅中西方一直存在较大差别,而且古代与现代也存在较大区别。中国小说叙事结构有三种:聚合式结构、缀段式结构和网格式结构,而西方小说叙事结构主要是单线性叙事结构[25]。这源于中西不同的宇宙观、思维模式与文学取向,理论上中西叙事结构差异可以用“空间化”和“时间化”概括[26]。而当下中国主要叙事结构是:中国套盒式即一个大故事套着几个小故事,而西方的叙事结构有圆圈式、链条式、桔瓣式结构[27]。在文化叙事结构上,中国当下文化叙事结构已经开始对中西方古代叙事结构和当代套盒式结构进行转换,自觉追求、运用西方当下习惯的圆圈式、链条式和桔瓣式叙事结构,这无疑为中国文化叙事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提供了机会。例如,莫言小说一贯重视创新叙事结构,其作品《红高粱》《生死疲劳》《蛙》等撇弃了传统中西方叙事方式,同时将中国套盒式叙事结构转变为链条式、桔瓣式结构——将两个、多个故事同时展开,获得了多样的叙事效果,受到了西方的关注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范。
4.4习惯与风格
中西文化因对集体和个体的不同追求、对宗教和伦理道德的不同认知、对物质的不同态度,故在叙事习惯与风格上存在差异。由于西方个人主义意识使人习惯思考个体与世界的超越关系,而中国的集体追求使中国文化习惯于感时忧国[28]。西方源于基督教的原罪观使西方人具有忏悔意识,这种基于个体的忏悔经过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同人文主义思想融合,增强了西方人的自信,追求物质,显示出进取与忏悔双重风格;而中国基于伦理道德的内省意识,则强化“去人欲”、摒弃物质,追求安稳、知足的同时缺乏自信与进取心,显示出温顺与道德内敛的风格[29]。当下生产力飞速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传统道德与思想观念,在群体物质生活满足的当下中国,中国文化在叙事习惯上可以多探讨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向西方文化的精神超越靠拢;在叙事风格上,由于民族文化叙事历来缺少忏悔态度、进取心不强,可以向西方惯常的进取与忏悔双重风格靠拢。
5基于孔子学院“高互动”环境下的文化叙事转换策略
叶隽曾经探讨过德国孔子学院的地域协调、冲突化解与中国利益问题,提出了“柔力强势”的理念,强调“刚力”易折,以“柔力”展现自我,推动文化传播进程[30]。这为中国文化叙事转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传播的“谦逊性”与“度”的把握。
5.1包容性发展与“谦逊性”传播
李开盛等通过分析美国舆论环境指出,美国民众对孔子学院持积极态度的多出于经济等功利因素,而持消极态度的多出于根深蒂固的政治偏见[31]。从李加军对西方媒体误读孔子学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西方中心论”以及将孔子学院和政治及意识形态联系的倾向是造成误读的重要原因[32]。吴瑛发现美国青少年对中国文化总体持正面立场,接触中国文化以兴趣、知识为导向,中国文化的物质文化传播最有效,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则受区别对待,同时青少年接受中国文化多习惯于汉语课和大众媒体[33]。刘程等认为美国人对孔子学院持正面倾向者稍多,较为关注孔子学院带来的交流发展机会,同时对儒家文化中一些同自身文化契合的价值取向如“和谐”“终身学习”“仁”等较为关注[34]。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美国文化并非具有绝对的包容性,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到美国首先要“投其所好”,加强宣传,强调孔子学院本身具有的自由属性以及和其他类似机构的平等地位,促进美方强化文化包容观,推动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传播。同时要展现出“谦逊性”的一面,如何保持文化叙事的“谦逊性”就在于不能首当其冲地开展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而挑战美国固有文化思维模式引起抵抗与反感,必须先从物质文化出发,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再传播与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较为契合的传统精神或行为文化,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采用他国文化外壳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
5.2科学把握文化叙事转换的“度”
在文化叙事转换过程中,使用他国的文化外壳,会影响到本国文化的相对独立与主导作用。当前,全球化语境改变了文化的外在物质层、编码与叙事方式等,只有明确中外差异,善于把握他国学习者的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从而将中国文化的内容通过他文化视角进行解释,建立文化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共同经验解释系统,并避免因误传和曲解而导致跨文化冲突。在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针对受众特点对中国文化进行叙事方式转变和文化编码转换,只有让民族化的文化转换成为全球化文化,才可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推广。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握一个不影响本国文化的独立与主导作用的“度”:一方面必须从受众出发考虑他国文化学习者的心理模式与思维特征,而心理模式与文化思维又是紧密关联的;另一方面在他国心理模式下如何凸显和内蕴本国思维特质和文化思想。具体来说:一是使用的他国文化外壳不影响本国文化者积极使用;二是使用的他国文化外壳影响到本国文化但并未改变本国文化内涵者,恰当使用;三是使用的他国文化外壳影响到本国文化又改变本国文化内涵者,谨慎使用。单纯的技术层面问题并不能影响到本国文化的内涵,如使用西方习惯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大众媒体,这些不仅不会影响到本国文化,还能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对于这些他国文化外壳可以积极使用。在技术层面上,涉及到思维模式者则要恰当使用。例如,在文化叙事设计时采用西方习惯的时空、角度、结构、风格与习惯固然可以促进文化传播,如果在此基础上使用美方习惯的“个人英雄主义”思维模式进行叙事来宣传中国的“侠”精神也确实可以,但必须宣传出“侠”精神的“集体主义”内涵:“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这其中对“个人主义”有所褒扬的则应当弱化,否则容易产生歧义,最终影响到本国文化的传播,这时就要恰当使用。在思维模式上,像基督教文化则谨慎使用。儒家重视伦理理性,基督教重视精神超脱,儒家强调敬鬼神而远之,基督教奉崇上帝。如果在叙事中纳入基督教文化,二者之间的这些冲突不容易调合,一旦处理不好,势必造成跨文化冲突,不能起到保障中国文化思想精髓相对独立与主导作用。
6结 语
中西方由于受众文化心理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叙事方式。采用适合当地受众心理的文化叙事方式才能避免跨文化冲突,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传播。由于我国正在快速崛起,加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孔子学院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与扩散时必然受到意识形态、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如何开展“柔性”传播:一方面是策略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方法问题。另外,当代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视觉技术进行文化传播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秀芳,任淑红.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1):92-95
[2]Steward Hall.Encoding/decoding[C]//Shall D, Hobson A, Lowe,P Willis.Culture, Media, Language.London:Unwin Hyman Ltd,1980:128-138
[3]刘燕南.麦奎尔学术背景探源:评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3(1):146-147
[4]Jensen K B,Rosengren K E.Five traditions[C]//J Anderson.Communication YearbookⅡ.Newbury PARK:SAGE,1988:207-238
[5]惠子.试论民俗传播中的受众心理[J].东南传播,2011(1):103-104
[6]孙玮玫.从受众研究看《非诚勿扰》的观众解码形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1(18):22-23
[7]夏雨禾.地方党报受众构成的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对N日报的实证研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1(5):25-29
[8]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关于一种传播理论新视角的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5):7-17
[9]朱永海,张舒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视觉表征与创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3(7):13-19
[10]韩洪刚.莫让孔子学院成“软实力”幻象[N].时代周报,2010-02-05(06)
[11]Ken Tamai.Confucianism as Cultural Constraint: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Values of Japanese and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2002(3):10-16
[12]汪凤炎,郑红.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三个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96-100
[1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55
[14]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杨明,张伟.个人主义.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7(4):38-44
[16]万江.对影像教育性符号编码方法的研究[J].艺术百家,2008(5):241-244
[17]谢璐妍,唐琦.从“两希”神话探索西方文化精神[J].学术交流,2014(5):195-199
[18]郑一明.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54-67
[19]杨海鸥.论文化叙事:兼评刘易斯《大街》等四部小说的文化叙事特征[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4):90-97
[20]何思莹.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路径[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1-50
[2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2003(2):68-71
[22]史惠风.西方小说叙事时间探源:兼与中国小说叙事时间比较[J].襄樊学院学报,2004(6):68-72
[23]熊江梅.中国古代叙事结构思想论[J].云梦学刊,2008(4):79-84
[24]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20-23
[25]洪增流,管建明.叙事角度中的传统与现代形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9-23
[26]文彬彬,杨雪.中西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结构比较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8):79-84
[27]龙迪勇.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J].思想战线,2005(6):106-107
[28]张桦.“感时忧国”与“超越时空”:论中外现当代文学的忧患意识[J].外国文学,1986(10):71-79
[29]吴定宇.西方忏悔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115
[30]叶隽.作为理念的文化外交及其柔力强势:以德国孔子学院为例[J].国际观察,2010(6):72-77
[31]李开盛,戴长征.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评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7):76-94
[32]李加军.跨文化的对话.误读与化解路径:以孔子学院为例[J].学术探索,2011(2):113-119
[33]吴瑛.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59-66
[34]刘程,安然.孔子学院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2
(责任编辑:胡永近)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7.024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视觉表征研究”(13YJC880132);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安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研究”(AHSK11-12D292)。
作者简介:孙大军(1973-),安徽霍邱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7-00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