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萍
摘 要:在初中数学复习中,采用“学讲方式”,是提高复习效率和避免陷入题海的重要措施。但是,教师不能盲目地一刀切地运用“学讲方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所复习知识的特点而灵活地加以运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讲方式;方法技巧;内容形式;灵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1-0085-01
当前,“学讲方式”是否适合所有学科、所有学段和不同的课型?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将“学讲方式”运用到初中数学复习中,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机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学讲”归纳解题方法、技巧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实践,总结归纳解题方法技巧,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法宝”介绍给其他同学以供借鉴。这种做法对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更加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忽视通性、通法的学习,而过分强调技巧,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非但没有多少好处,反而会削弱学生的能力。因为技巧是建立在基础知识掌握纯熟的基础上,基础知识掌握的好与坏又体现在对通性、通法的掌握程度上。只有靠学生自己解答、思考、研究、总结,才能有效地培养探索能力,获取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技巧。以初二几何为例:已知⊙O1和⊙O2相交于A和B,经过点A的直线分别交两圆于点C和D,经过点B的直线分别交两圆于点E和F,且CD∥EF,求证:(1)CD=EF;(2)CE=DF。学生很容易画出三种情形的图形(图略),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证出结论。但如果削弱原题的条件,比如抛掉条件CD∥EF,结论将会怎样?可以联想到圆内接四边形的知识,容易证得CE∥DF。不管哪种图形,连接AB总是必要的,这是联系两相交圆的桥梁,由此学生就掌握了这一通法,即“两圆相交连公共弦”,这一通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获知的,并不是什么天上掉下来的技巧。如果从运动的观点去发现问题,比如,D、F在⊙O2上重合,又可得到下列问题:已知⊙O1和⊙O2 相交于A、B,D是⊙O2 上的一点,过D、A作直线交⊙O2于C,过D、B作直线交⊙O1于E,连CE,求证过D与⊙O2相切的直线平行于CE,即CE∥MN。运用上述通法容易解决问题。如果从运动的观点来看圆,两圆经过运动变换成相切(内切或外切),又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已知⊙O1和⊙O2相切于交A,过A作两直线分别交两圆于C、D和E、F,求证CE∥FD。两圆相切,如何在两圆之间架设桥梁?很显然,切线。画出切线问题很快解决,“两圆相切作公切线”就是我们在研究两圆相切问题上的通法。
二、运用“学讲”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学讲”是比较科学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万能的,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在近期观摩的一些课堂教学案例中,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把自主先学变成课前学,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质疑拓展成了小组讨论的固定内容,并且只是给听课人看的一种摆设;交流展示就是展示几名尖子生课前完成的老师事先布置的任务;课堂检测环节似乎永远不能当堂完成。一节课是否有效果,关键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整堂课都由学生“讲”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让学生先学、再讲、再教别人,从理论上说,是锻炼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好办法。但学生的“讲”并不能够深入到知识的内涵,“听”的学生也不能够得到实际能力的锻炼。在“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分类讨论思想之等腰三角形”的教学片断中,发现两名学生重复地各自讲解一遍解题过程,至于解决该题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未能提及,更没有指出为什么这样做。因此,学生讲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和补充。如本题主要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主要是分类思想),然后反思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因为“三角形AOP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太笼统,不明确,所以要进行分类,并进行概括。要反思应当怎样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应注意什么?),可以按顶角分类,也可以按底边分类,或者按腰分类等。例如,按腰分三类:(1)OP=OA,(2)AP=AO,(3)PO=PA。当(1)OP=OA或(2)AP=AO为什么要画圆?你是怎么想的?因为点P是动点,点O是定点,线段OA长度一定,根据……引领学生概括解决此类问题基本操作方法是作“两圆一线”。应当反思为什么所画图形(圆或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即是所求的点。例如,(3)PO=PA时,为什么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或y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这里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实际上蕴含了交集(交轨法)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才是解决求点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学生画出龙来,教师进行点睛,何乐而不为呢?
三、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复习中,明确复习的要求,采用“学讲方式”,是提高复习效率和避免陷入题海的重要措施。可以说,运用“学讲方式”去指导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增强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复习效率,是当今初中数学复习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教师不能盲目运用“学讲”,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所复习知识的特点而灵活运用,这样运用“学讲”才能够“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黄长静.例说圆中的变式[J].初中生数学学习,2004(12).
[2]李淼.浅析“学讲方式”下的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