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演化研究(1980-2013)

2016-08-06 02:55朱晓丽王朝辉蒲白翎
关键词:演化过程

朱晓丽, 王朝辉, 蒲白翎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演化研究(1980-2013)

朱晓丽,王朝辉,蒲白翎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摘要: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中度测算方法,对1980-2013年的中国旅行社行业数据进行测算,在分析旅行社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演化过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研究结论主要有:(1)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放缓;(2)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市场结构由极高集中寡占型逐渐发展为原子型;(3)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呈现出再集聚的趋势,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4)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政府规制、企业行为及社会环境因素.

关键词:中国旅行社行业;产业集中度;演化过程

1978年之前,中国的旅行社只有中国国际旅行社和中国旅行社总社两家,但因其不具备经济组织功能,不能构成一个行业[1].直到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后,中国的旅行社行业才开始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加入WTO推动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外商争相进入中国,加剧了中国旅行社行业的竞争[2].目前,“小、弱、散、差”等现象在中国旅行社行业中普遍存在,同时还存在着利润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3],与国外发达旅游强国相比差距较大,因此,研究旅游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文献回顾

当前研究旅行社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文献中,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较少,学者Hsien-Tang Tsai等认为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对旅行社的经营水平、分工体系等有重要影响,旅行社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模式[4].Ramo Fuentes以Alicante为研究对象,认为市场绩效与旅行社的所有权类型、位置和管理者的经验水平有关[5].Paolo Roma等研究了意大利的在线旅游代理商与航空公司间的关系,他认为两者关系密切[6].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产业集中度的演化过程及原因[7-8];二是影响产业集中度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分析模型[9-10];三是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11].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时空范围上,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1980-2010年的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研究2010年以后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少;研究内容上,较少考虑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对产业集中度产生的影响,而本文将其考虑在内.基于此,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以1980-2013年中国旅行社行业为时空范围,以旅行社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演化过程、演化原因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阶段

1980年中国青年旅行社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旅行社行业寡头垄断局面形成[10],因此从1980年开始研究.根据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前人已有研究[9-10],将产业集中度研究期确定为快速下降阶段(1980-1989)、缓慢下降阶段(1990-1994)、结构调整阶段(1995-2000)和全面开放阶段(2001-至今).

2.2研究方法

2.2.1产业集中度产业集中度一般测量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比如产值、产量、销售额)占整个产业或市场的份额,在该式中,N为旅行社行业所有的企业数,n为排名前几位具有较大规模旅行社的数量,通常用n=4或8的指标份额来反映.具体公式为:

(1)

考虑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及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了中国旅行社行业排名前3的企业来反映旅行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这3家企业的选取考虑了全国旅行社百强名单和全国十强旅行社集团排名[11],在1980-2000年选取的是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和中国旅行社总社,在2001-2013年选取的是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康辉旅行社和中国青年旅行社.Xi 表示行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等,随着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衡量指标也有所差异.1980-2000年,全国只有几家有资格接待入境游客的旅行社,因此选用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数所占比重来反映产业集中度.但2001年后,中国旅行社行业发生明显变化,再选用入境游客接待人数这一指标反映行业产业集中度已不合适,而选用营业收入这一指标更合适[3,11].

2.2.2产业集中度的类型划分贝恩最早运用产业集中度对竞争类型和产业垄断进行分类,他将产业集中度的类型分为6个等级[12],前四位企业市场占有率(CR4)在75%以上为极高寡占型,65%-75%为高度集中寡占型,50%-65%为中(上)集中寡占型,35%-50%为中(下)集中寡占型,30%-35%为低集中寡占型,30%以下为原子型,本文将用此方法对旅行社的产业集中度进行分类.

2.2数据来源

1980-2001年传统三大旅行社的接待人数数据及2001-2013年旅行社行业营业收入数据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1981-2014》.中国国际旅行社2001-2008年营业收入数据来自《中国旅游年鉴2002-2009》,2009-2013年营业收入数据来自《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3年度审计报告》;中国康辉旅行社是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额控股子公司,其在2001年-2013年营业收入数据来自《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01-2013年度审计报告》;中国青年旅行社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额子公司,其2001-2013年营业收入数据来源《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1-2013年度审计报告》.

3结果及原因分析

3.1计算结果

根据产业集中度公式,得到4个阶段中国旅行社行业产业集中度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表1 中国三大旅行社市场份额变化情况(1980-1989年)

图1 旅行社产业集中度演化过程图(1980-1989年)Fig.1 Evolution process of travel agency;indust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1980-1989)

3.1.1快速下降阶段(1980-1989)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快速下降阶段,产业集中度呈“河谷型” 曲线,即先急速连续下降,后缓慢上升,最后缓慢下降.但总体上呈逐步下降趋势,CR3由1980年的79.6%逐步下降到1989年的33.5%,降幅较大.1980和1981年,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CR3分别为79.6%和75.1%,属于极高寡占型;1982年产业集中度CR3为65.3%,属于高度集中寡占型;1983和1984年的产业集中度CR3处于50%-65%这一区间内,属于中(上)集中寡占型;1985-1989年这5年间,旅行社产业集中度在30%-50%之间来回波动,有时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有时属于低集中寡占型[8].总之,在快速下降阶段,市场结构经历了极高寡占型-高度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下)集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这5种类型的转变.

3.1.2缓慢下降阶段(1990-1994)从表2和图2中看出,在缓慢下降阶段,产业集中度呈 “山峰型”曲线,即先缓慢上升,后缓慢连续下降.具体来说,除1991年外,其余年份产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CR3由1991年的30.8%下降到1994年的21.6%,但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低于快速下降阶段.在市场结构上,1990和1991的产业集中度均处在30%-35%这一区间,属于低集中寡占型.从1992年开始,中国旅行社的产业集

中度CR3开始低于30%,在1992-1994年这3年间,CR3始终维持在20%-30%之间,其市场结构属于原子型.总之,在缓慢下降阶段,市场结构经历了由低集中寡占型到原子型的转变.

表2 中国三大旅行社市场份客变化情况(1990-1994年)

图2 旅行社产业集中度演化过程图(1990-1994年)Fig.2 Evolution process of travel agency's industr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1990-1994)

3.1.3结构调整阶段(1995-2000)从表3和图3中发现,在结构调整阶段,产业集中度呈“波浪型”曲线,即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最后缓慢下降.这一时期的CR3始终维持在19%-22%之间波动,但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CR3由1995年的20.2%下降到2000年的19.5%,降幅远低于快速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这一时期的市场结构为原子型.

表3 中国三大旅行社市场份客变化情况(1995-2000年)

图3 旅行社产业集中度演化过程图(1995-2000年)Fig.3 Evolution process of travel agency's industr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1995-2000)

3.1.4全面开放阶段(2001-至今)从表4和图4中发现,在全面开放时期,产业集中度呈“海沟型”曲线,即先迅速下降,跌入谷底,后迅速恢复,最后缓慢下降.这一时期的产业集中度始终低于10%,但总体上依旧呈现下降趋势.除2003年遭遇非典,造成当年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首次出现负数外,其余年份产业集中度都为正数,CR3由2001年的8.29%下降到2013年的6.49%,其变化趋于平缓,降幅也远低于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阶段.除2003年外,这一时期的产业集中度CR3都低于10%,因此,其市场结构属于原子型.

表4 中国三大旅行社市场份额变化情况一览表(2001-2013年)

图4 旅行社产业集中度演化过程图(2001-2013)(1980-2013)Fig.4 Evolution process of travel agency's industr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2001-2013)

图5 旅行社集中度演化过程图Fig.5 Evolution process of travel agency's industr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1980-2013)

3.2结果分析

3.2.1快速下降阶段(1980-1989)——CR3呈“河谷型”曲线,市场结构由极高寡占型变为低集中寡占型1980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成立,中国旅行社行业寡头垄断局面开始形成[7],在1980-1984年间,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维持在50%-80%的高水平上.直到1984年,国家旅游局下放了旅游外联权,政府允许更多企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使得当年产业集中度下降到50.9%.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许多投资人纷纷进入旅行社行业,产业集中度下降至43%.1989年出现“6·4”风波,中国的旅行社行业遭受重创,入境旅游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导致了产业集中度下降至33.5%.总之,这一时期产业集中度总体上呈“河谷型”曲线,市场结构从极高寡占型变为低集中寡占型.

3.2.2缓慢下降阶段(1990-1994)——CR3呈“山峰型”曲线,市场结构由低集中寡占型变为原子型经历了1989年“6·4”风波后,旅行社经营者开始认识到旅行社行业的脆弱性和风险性,纷纷退出该行业,使产业集中度出现了明显上升.1992-1994年,随着中国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旅行社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出现了康辉旅行社、招商旅行社等,这些实力较强的新开设的旅行社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较快发展,使得这3年的产业集中度再次出现下降趋势.总之,这一时期产业集中度总体上呈“山峰型”曲线,市场结构由低集中寡占型变为原子型.

3.2.3结构调整阶段(1995—2000)——CR3呈“波浪型”曲线,市场结构为原子型在这一阶段,国家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1995和1996年,国家开始实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颁布《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和《旅行社管理条例》等法规,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使一些实力不强的旅行社退出市场,而实力较强但刚成立的康辉、铁旅旅行社等取得较快发展,这导致了1995年和1996年以传统三大社为代表的产业集中度下降到20.2%和19.1%.1997年香港回归促进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产业集中度上升到1998年的21.8%.1999年,国家颁布了《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暂行规定》,外资开始进入中国设立旅行社,导致产业集中度出现下降趋势.因此,这一时期产业集中度呈“波浪型”曲线,市场结构为原子型.

3.2.4全面开放阶段(2001-至今)——CR3呈“海沟型”曲线,市场结构为原子型2001年中国加入WTO,大大加快了旅行社行业的市场化进程.2001年政府修订了《旅行社管理条例》,放宽了对外商投资旅行社限制[13],许多外商纷纷在中国投资旅行社,使产业集中度从2000年的19.5%降至2001年的8.26%.对此,我国实力较强的本土旅行社采用兼并、重组和收购等方式,走集团化和品牌化的战略[14],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比如2002年,中国旅行社对国内多家旅行社完成重组并购,并在境外也收购了瑞典中国旅行社[15],使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日益呈现出再集聚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2003年非典爆发,使当年旅行社行业遭受重创,营业收入为-652.78亿元,营业利润为-0.2014亿元,导致了2003年产业集中度首次出现负数,创历史新低.2004和2005年,中国旅行社行业进入恢复期,产业集中度上升为8.66%和9.2%.2008年,中国旅游业先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创,导致了该年产业集中度降至7.82%.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旅行社条例》,降低了旅行社设立分社的门槛,当年旅行社数量实现了增长,导致了该年产业集中度的降低.近年,特别是2013年《旅游法》的实施,更加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淘汰了一些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差的小旅行社,造成该年产业集中度上升,这说明未来中国旅行社的产业集中度有望会上升.因此,这一时期CR3呈“海沟型”曲线,市场结构为原子型.

4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4.1影响因素

从3.2的分析来看,影响产业集中度的主要因素是政府规制、企业行为和社会环境.

4.1.1政府规制政府规制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对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和分类的影响.在1984年之前,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和中国青年旅行社垄断了中国旅行社行业.直至1984年,国家下放旅游外联权,打破了旅行社行业寡头垄断局面,旅行社在数量上第一次实现了增长,造成了产业集中度的下降.1996年,国家颁布《旅行社管理条例》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从调整旅行社分类及提高注册资本等方面,对旅行社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7].二是对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影响,主要通过实施质量保证金和规定注册资本等实现.如2013年国家实施《旅游法》,对旅行社设立,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使用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三是对旅行社市场化进程的影响.2001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加快旅行社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导致了产业集中度的下降.

4.1.2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绩效的影响.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各大旅行社纷纷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施一体化集团化战略,使旅行社行业呈现再聚集趋势.二是价格行为的影响.目前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旅行社纷纷通过恶性竞争,来维持自身市场份额,如“零低团费”现象层出不穷,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影响集中度.三是营销行为的影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的营销平台和方式不断涌现,对集中度产生深远影响.四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影响.旅游业具有脆弱性的特点,旅行社行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因此,企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直接影响集中度.如2003年非典爆发,旅行社行业遭到重创,利润率从2002年的1.68%降至2003年的-0.03%,许多抗风险能力差的旅行社纷纷倒闭,导致了该年产业集中度出现了自1980年以来的首个负数,影响巨大.

4.1.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旅游国家战略的实施,旅游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影响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二是旅游业新趋势的影响.近年来,旅游业出现了携程网、同程网、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网,美团网、百度糯米网等团购网,大众点评网等消费点评网,自由行、自驾游、家庭游等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以及乡村旅游、冰雪旅游以及房车旅游等新产品和新业态等,都对旅行社传统发展格局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着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4.2对策建议

贝恩提出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起决定性作用[16],产业集中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市场行为和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着重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来提高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对政府来说,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旅行社行业进入壁垒,降低旅行社行业退出壁垒;加快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提高旅行社行业抗风险能力.对企业来说,实施集团化和一体化发展战略,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开发个性化、专业化和品质化的旅游产品,走差异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战略;充分利用互联网,不断创新营销平台和方式;加强自身危机管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17].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本文分析了1980-2013年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演化情况及原因,得到的结论有:

(1)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水平较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放缓.在1980-2013年间,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在快速下降阶段、缓慢下降阶段、结构调整阶段和全面开放阶段分别呈现“河谷型”曲线、“山峰型”曲线、“波浪型”曲线和“海沟型”曲线的演化态势.从总体上看,产业集中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CR3从1980年的79.6%降至2013年的6.49%,降幅逐渐变缓,近几年一直维持在6%左右.

(2)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结构由极高集中寡占型逐渐发展为原子型.在1980-2013年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结构经历了极高寡占型-高度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下)集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原子型这6个类型的变化,且从1992年开始,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市场结构一直处于原子型,未来较长时间内,这一局面将难以改变.

(3)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呈现出再集聚的趋势,未来几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旅行社行业将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逐渐发展到成熟的中高级阶段.

(4)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政府规制、企业行为及社会环境.

5.2研究展望

受数据可得性限制,本文选取了中国旅行社行业排名前3的企业,来反映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它只反映最大几家企业的总体规模,却难以反映剩下企业的规模情况,未来可增加企业数量或选用其他指标来反映剩下企业的规模情况;其次,产业集中度这一指标无法反映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份额的变化,未来可选用其他指标加以改进;最后,样本选取具有一定主观性,选取样本不同,得到产业集中度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在未来需进一步研究样本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13].

参考文献:

[1]李伟.旅行社业集中度研究:理论、案例与对策[D].青岛:青岛大学,2007:1-2.

[2]喻书馨.我国旅行社企业成长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1-2.

[3]阎友兵,洪梅,王忠.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演化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8,23(8):74-79.

[4]FUENTES R. Efficiency of travel agencies: A case study of Alicante, Spain[J]. Tourism Management,2011,(32):75-87.

[5]TSAI Hsien Tang, HUANG Leo, LI Chung Gee. Emerging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del for Taiwanese travel agenci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787-796.

[6]ROMA P, ZAMBUTO F, PERRONE G. Price dispersion, competition, and the role of online travel agents: Evidence from business routes in the Italian airlin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14,(69):146-159.

[7]杜江.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旅游学刊,2003,18(6):31-39.

[8]洪梅.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分析[D].湘潭:湘潭大学,2006:1-2.

[9]李伟,马波.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变迁的初步研究[J].长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71-75.

[10]张亚晶.中国旅行社业集中度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23-32.

[11]董红霞.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相关性分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33-62.

[12]李孟刚.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3]张颖.新《旅行社条例》对旅行社管理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15-16.

[14]李亚兰.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型旅行社企业扩张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25-37.

[15]陈映璇,钮键军.中旅总社洗牌——连环施计鲸吞地方中旅新浪网[N].新浪网,2003-03-24.

[16]BAIN J 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1959.

[17]王宁.旅行社规范化经营与经营风险规避[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8):29-30.

DOI:10.14182/J.cnki.1001-2443.2016.04.016

收稿日期:2014-12-0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产业集团化发展研究(2009sk093).

作者简介:朱晓丽(1990-),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16)04-0394-06

An Evolutionary Study on the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Travel Agency Industry in China(1980-2013)

ZHU Xiao-li,WANG Chao-hui,PU Bai-ling

(College of Territor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Abstract:Using industr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to calculate the Chinese travel agency industry data from 1980 to 2013.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hina travel agency industry ’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e cau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centrative degree of Chinese travel agency industry. Finally, the relevant conclusion is obtained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1)At present, concentrative degree of China travel agency industry is lower and overall takes on decline trend,besides, the decline is slowing; (2)The travel agency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develops gradually from high concentration oligopoly-type into atom-type (competition-type); (3)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of China travel agency industry gradually appears to agglomerate and this trend will be more obvious in the next few years; (4)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of China travel agency industry, the main factor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enterprise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China travel agency industry; industrrial concentrative degree; evolutionary process

引用格式:朱晓丽,王朝辉,蒲白瓴.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演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4):394-399.

猜你喜欢
演化过程
模因论视角下韩语“먹다”表“喝”动作演化过程研究
时间非齐次二态量子游荡的演化过程分析
煤层群重复采动卸压瓦斯储运区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降雨循环条件下高切坡稳定性演化过程及预测方法
重庆万盛石林的形成时代及发育演化过程
知识建构社区中生成性角色的演变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过程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
基于耗散结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演化分析
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