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明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镇江 212001)
在经典中寻找新闻的灵感
——以镇江报业集团新闻创新实践为例
□刘兰明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江苏镇江212001)
在新闻业务实践中,新闻策划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被各媒体广泛运用。既有重大主题的策划,又有专题性系列报道策划;既有专版专刊的版面策划,又有单篇新闻的创新策划。这些策划,或立意新颖,或角度独特,或版式精巧,不一而足,许多策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功的新闻策划,最重要的前提是创意,是灵感。而知易行难,那一个个精彩的创意灵感该到哪儿去寻觅?近年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不断鼓励记者编辑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一条有效的路径是——从经典中寻找新闻灵感。
在古代诗词中,有大量描写“三农”的作品。《诗经》里的《硕鼠》,李绅的《悯农》,于《辛苦吟》,白居易的《观刈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当然,大部分诗歌主基调都是反映百姓劳动艰苦、生活贫困的悲惨境况。其中,《观刈麦》这首诗,白居易在写了农民夏天劳碌与痛苦之后,联想到自己“不事农桑”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此诗尽管写的是夏收悲惨场景,事实上也是古代“三农”窘境的深刻写照。
在深入研究《观刈麦》的作品思想之后,新闻灵感油然而生。我们能不能策划在2015年麦收之际,跨越时空作一番“对比”呢?和唐朝相比,和历史上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形象相比,我们今天的农民,过上了怎样的幸福生活?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探索中,镇江在书写怎样的精彩画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和经验?
2015年6月初记者兵分4路,奔赴扬中、丹阳、丹徒、句容农村,与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基层官员进行交流探讨。每天以半个版面的篇幅,集中推出了4篇“老记重书《观刈麦》日记”系列报道。
记者通过深入调查思考,揭示出一个重大主题:在镇江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展得较好的地区,千百年来固有的中国“三农”形象已被打破——农民变富了,农村变美了,现代农业充满生机。在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带领下,当地曾经最贫困的乡村戴庄如今变富了,令人羡慕,叫人向往。通过戴庄的典型案例我们相信,农村全面小康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动用新闻资源,充分挖掘和表现传播内容的新闻价值,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为了确保策划实现最佳效果,在这组报道的版面编排上,《镇江日报》也进行了巧妙构思,整个报道以“诗歌+资料图片+现场图片+灵动文字”的组合形式呈现,形成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报道兼具真实的现场感、历史的厚重感、浓郁的乡土味和很强的可读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老记重书《观刈麦》日记”系列报道推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当年江苏省委宣传部第24期《舆情要报》专门刊发本组报道的阅评文章。省委宣传部阅评组认为:“老记重书《观刈麦》日记”系列报道,是《镇江日报》致力于探索“三农”报道最佳切入点和有效传播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整个系列报道贯穿了“深入走转改、践行三贴近”的原则,体现了党报的思想高度,同时也说明了“三农”报道大有可为。应该说,这组系列报道既是《镇江日报》创新“三农”报道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镇江日报》成功开展的一次重大主题创新策划,在2015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比中,该作品获系列报道类一等奖。客观而言,其创意的点睛之笔就是经典古诗《观刈麦》。
从古诗中捕捉新闻灵感,我们还成功地运用在副刊的专题策划中。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中国诗歌顶峰上的顶峰”。据江苏大学学者李金坤教授考证,张若虚当时的赏月地点,可能在北固山或焦山,而焦山的可能性则更大。由此,《春江花月夜》与镇江发生内在联系。《京江晚报》(同属镇江报业传媒集团)编辑从中获得灵感,于2012 年4月5日(阴历三月十五)策划推出副刊专版,约请当地有影响的作者,分别以春、江、花、月、夜为题写作文章,并配发编者按语。
本版创意独具匠心。文章见报后,引起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关注与好评,大家认为编辑构思巧妙,版面精美,文字中穿插镇江风光图片,视觉效果十分典雅,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令人称绝。该版面被评为2012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优秀版面一等奖,全国报纸副刊版面年赛二等奖。
作为一座有着3000年文字记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人文底蕴极其深厚,珍贵的物质遗存与文物流传不胜枚举。其中,在城区东部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宜侯簋,不仅成为这座城市迄今为止的“史记”之巅,更因其对研究中国西周分封制的独特史料价值被郭沫若奉为“国宝”。
由于该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对之已经淡忘或所知甚少。2014年初,《镇江日报》编辑在梳理镇江历史上重大事件时,发现当年恰是经典文物宜侯簋出土60周年。六十年,正好一个甲子,这必然是一次不错的时间切入由头。于是,沉寂多年的文物成为新闻报道的灵感源泉。由一件文物入手,探寻这座城市悠久浓厚的文化血脉,让历史照亮现实,让现实融入历史。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经过精心策划,《镇江日报》在此之际推出了三篇“国宝级文物宜侯簋出土60周年特别报道”,即《一觉三千年醒来惊世人》、《古城沧桑史留下遍地宝》、《名城忆风流 盛世话护遗》。
为了使这组报道更具有权威性和厚重感,记者不仅采访了当年亲历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大事情的聂金才(当地农民),还采访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当年已是81岁高龄的李学勤。李老还欣然应邀题词“敬祝镇江文化发扬光大”。
这组报道激活了那些早已植根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因子,引发读者强烈关注。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波,看到报道后给记者打电话,热心推介更多富有文史价值的相关报道素材。国家博物馆馆员田率博士读完3篇报道后,称“淋漓尽致的叙述深深吸引了我,甚有意犹未尽之觉。”,“(报道)让我领略了镇江深厚的古韵和昌隆的文脉……”
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不仅如此,报道中的当事人聂金才,时隔整整60年“再也没见过这个宝贝”,后在镇江市文广新局局长周文娟关心协调下,顺利实现了进京“看上一眼”的梦想。从经典文物中寻找灵感,再通过新闻报道帮文物有缘人实现心愿,算是成就了一件文化幸事。
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各级媒体纷纷强势报道。面对共性素材,各媒体还竭力寻求报道创新,尽可能挖出独家新闻。
新华社10月5日的通稿中,在提到“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这段文字时,《镇江日报》值班编辑灵感闪现,敏锐地意识到:该新闻与镇江有“接近性”,因为,葛洪是镇江历史上的经典人物,在2013年“镇江最著名的十位历史人物”推荐活动中名列第二。于是,编辑特意在新华社通稿《肘后备急方》文字后作了如下注释,“古代汉医方剂著作,东晋时期丹阳郡句容人葛洪著,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本报编辑注”,一下子拉近了该重要新闻与当地读者的情感距离。
随后,编辑部与有关记者联系,深入采访,写出《诺奖“青蒿素”幕后的“镇江元素”》一篇独家新闻。该稿获得江苏省报纸好新闻通讯三等奖。如果不是关注经典人物,这篇报道很可能就悄悄溜走,不免遗憾。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专家指出,灵感是不断积累经验和学识而突然产生的创作冲动或创造能力,是长时间的积累和瞬间的爆发。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不同思维方式来自大脑的不同区域,而灵感更爱惠顾那些准备进行创造的人。由此可见,灵感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经典中寻找新闻灵感只是激发创意的一种来源,更多的创意灵感,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并养成随时准备创造的习惯,才可能生产出更多原创新闻,从而彰显专业优势,赢得读者的真心点赞。
(本栏编辑:朱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