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洁
拼音教学中童话元素的渗透,可以拉近学生与拼音字符的距离。当拼音教学借助了童话这个载体后,教学起来就变得轻松高效,也不那么费劲了。在富有童话色彩的课堂中必然焕发出拼音教学的生命光辉!然而,教师在教学生书写拼音字母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孩子书写的字母超格、偏格,还有写颠倒的现象。要让孩子将字母规范并能正确地书写在四线三格里面。可以利用童话元素来为拼音书写的教学出力。
一、给拼音安家
我是这么帮助孩子们克服书写声母时总存在着写着写着就跳出第四线与碰到第一线的问题的。我跟孩子们这么说:“拼音王国的国王为了保护每一位人民的生命安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每个拼音字母的家都一律建成三层楼的,而最高层的房顶和最底层的地板上都要装上带有一万伏高压的高压线。请所有的拼音人民,尽可能地住在二楼,个子长得再高也不可以去碰天线,脚长得再长也绝不能踩到地线。务必遵守这个规定!孩子们,国王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犯罪分子都不敢跑到拼音家里去干坏事了,这个国家越来越太平了。这些住在家里的拼音字母们一定更加不会也不敢去碰他们的,对吧?”
这样的故事让所有的孩子记忆深刻,一万伏高压真是可怕啊!自然他们都会很听话地遵守这个规则,在书写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了这些拼音字母。
二、巧编拼音书写要诀
这是在我教学书写声母的时候讲的故事,而后我将声母的读写方法结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更好地帮助学生记住了拼音的读写要领:“学声母,有秘密;读声母,要注意,又轻又短莫忘记;写声母,要牢记,不顶天,不踩地,工整端正多美丽。”要诀的呈现使学生把知识变为一首带的走的歌谣,时刻谨记于心。
三、启发儿童创编拼音儿歌
陶行知先生说过:“拿活的教育去教活的学生。”陶先生还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在不断创编歌诀的过程,也是在潜移默化着学生学习创编的过程。因此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开启他们的童话思维。果不其然,孩子们也能创作出让人赞叹、令人欣喜的儿歌,其中不少也是童话体歌诀。
在教拼音字母时,有些字母长得很像,学生容易混淆。这时候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共同创编生动有趣的儿歌和口诀。调动他们的童话思维,让他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寻找或者编创出带有童话人物的歌诀,或者还可以有情节的,如果很押韵的话就更好听了。他们积极性很高,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小组汇报时竟生成了不少不错的作品如:“9字带钩ggg,9字竖直qqq,拐棍带横fff,伞把带杠ttt。”这一类比较形象的,有的编的是带有童话人物和情节的如:“大头儿子ɑ ɑ ɑ,嘴巴圆圆o o o,看见白鹅e e e,淘气第一i i i,开起火车u u u,吹起笛子ü ü ü”……有的甚至编的能够有效帮助区分“dbqp”这四个最容易混淆的字母儿歌:“圆圈上面插小棍,嘚啵嘚啵嘚啵嘚;圈圈下面插小棍,漆泼漆泼漆泼漆”。还有的学生编的儿歌既有情节又很押韵如:“分清iu和ui并不难,iu的i前边走,ui的i跟后头”……听着孩子创作的一首首儿歌,不禁惊叹起孩子的创造力真是令老师都刮目相看了!当孩子们创作了这些优秀的作品,自己书写起来就更不会马虎了!
四、不留传统作业,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各种注音童话书籍
在高效的课堂上,学生已能完全掌握拼音的方法和规则,因此在课后我不留任何的书写作业给学生。根据学习进度由浅入深地布置学生阅读注音文本。待到孩子们的拼音程度较好时,就可以让孩子们大量阅读有趣的童话书籍。并安排固定的课时,让孩子们交流所读的童话书籍。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手段,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各类吸引孩子并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拼音规律和发音要领的动画课件,还可以让孩子借助拼音展开看图说话的训练等。孩子们在这样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拼音课堂中享受着求知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在拼音书写教学中注入了童话元素,拼音书写教学不再是让学生和教师都无所适从的一潭死水。孩子们交上来的书写本中的字母我再也看不到乌贼泼墨、串上跳下的状态,一本本作业都是规范工整而又整洁的。在童话王国里,孩子们不知疲倦!对拼音的热情好似一把燃烧的火,激发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当拼音教学邂逅了童话,不但走出了原先拼音教学枯燥、单调的死胡同,而且还展现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并帮助一年级新生踏上了语文学习的幸福之旅。
总之,我想只要在教学中巧用、妙用了童话元素,就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孩子更加快乐轻松地学习拼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并把“儿童立场”贯穿其中,每位教师都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相信有了童话元素的注入,拼音教学必能绽放出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莘乃珍.正确认识汉语拼音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小学语文教学,2002(3).
[2]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