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菊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悬念和意境、形式、教师人格魅力三方面去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关键词:语文;悬念;意境;情感;魅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可以提高他们对某一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才能使之乐于学习语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巧设悬念,意境再现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其实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比如,我在学习《狼和鹿》这篇文章时,在导入新课时就首先设疑——狼和鹿你喜欢谁?你觉得谁会是破坏森林的凶手?学生都说喜欢美丽可爱的梅花鹿,破坏森林的一定是凶残无比的狼,梅花鹿多可爱才不会破坏森林呢!接着老师进一步深入:那么究竟谁会破坏森林,同学们的答案对不对呢?就让课文来告诉我们吧!在课文结束时再次设置悬念——真正的“祸首”难道仅仅是梅花鹿吗?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梅花鹿、狼、森林三者之间的联系,再引发他们去联想生活中人们种种破坏生态平衡的恶习,最终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懂得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小就要做保护生态的小卫士,这样我们生活的地球才能更美好。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意境再现,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体味西湖风神韵味之美,就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听着配乐朗诵闭目想象西湖的美,其中有一位学生说他看见了西施姑娘,当时我就让他说说西施的美,这位学生很细致、很认真地描述了他看到的西施,最后他还调皮地说自己无法分清西湖和西施谁更美了。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讨论究竟什么是美?当时学生兴趣高涨,纷纷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美的认识和看法。整堂课结束,同学们虽然无一人去过西湖,可在脑海中却留下了西湖别样的美,并且说等长大了一定去西湖看看。就这样通过想象、联系,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
二、以情激学,形式多样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蔡元培先生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一个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就在于运用种种方法激发儿童的兴趣。从古至今一篇又一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久久传诵,就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自身浓浓的思想感情,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把一篇篇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用文章的美再现文章的情感,以情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记得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学,把课堂交给学生,首先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我接着用三种形式进行学习:一是课本剧表演;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写一首小诗;三是用歌曲唱出来,最后是全班汇报交流。由于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每个小组都在认真完成。当听了学生的学习汇报后,我很震惊,没想到学生做得那么好。至今还记得诗歌组这样写道:“英雄人物鲁滨孙,一人漂流到荒岛,心好救了星期五……”这节课后,总是穿插别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快速上升,语文成绩也逐步提高。
三、升华魅力,人格促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新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学科,老师的个人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哪门课,这就是常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心、优雅的行为、高度的责任去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吸引学生、去影响学生、去温暖学生、去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语文这门学科,积极主动、热情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终身
受益。
参考文献:
曹志刚.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J].学周刊,2014(28).
编辑 温雪莲